查看原文
其他

71年,一直在寻找,从没忘记你……

金山网 2023-04-23


71年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刘俊清牺牲在朝鲜战场,他临终前的心愿是把一张浸透鲜血的朝鲜纸币交给自己的亲人;71年后,战友费晓成的子女遵从父亲遗愿,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找到刘俊清烈士的亲人,完成父辈们的约定。

10月25日上午,一场迟到了71年的祭奠在贵州贵阳、辽宁丹东同时进行。连日来,镇报集团派出记者辗转镇江丹徒、贵州贵阳,并联动吉林通化与辽宁丹东的当地媒体,摄制完成微纪录片《71年,从没忘记你》,用镜头记录下这个浸润着血与火的故事。

1

“等着你!”


“从我有记忆开始,我们家就搬过好多次。但是不管搬多少次,我们家始终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老火车站这一片。”家住吉林省通化市的闫秀珍一直想不通,小时候为什么母亲刘素兰如此“固执”地守着这个早已不复存在的“老火车站”不愿搬离。

“后来才知道,我有个从没见过面的二舅,他叫刘俊清,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来去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通过视频连线,远在通化的闫秀珍告诉记者,虽然二舅一张照片都没给家里留下,但是妈妈一直很想念他。

想念时,刘素兰时不时会和子女提起他们的二舅。“你们二舅长着一张圆圆的脸,特别开朗、爱说话,小时候最疼我了。1950年,我才18岁,那一天,看到他领着一个穿军装的高个子哥哥回家吃饭,饭后他拿着行李要走,我哭着喊着不让,他拍拍我的肩膀说‘哥哥去执行任务了,你乖乖在家,等着哥哥回来’,但是他再也没回来过……”闫秀珍动情地说,每次提起这段往事,母亲眼中总是噙满泪花。

时光倏忽而过,悄然间,已是一个甲子。刘素兰的家人陆续搬到其他城市生活,但她却始终留在通化。“妈妈说,她要在这里,等哥哥回来!”闫秀珍告诉记者,二舅和妈妈出生在河北老家,1950年1月初,他们才搬到通化老火车站附近的一间茅草屋里居住,“这么多年里,妈妈为了打听二舅的下落,陆陆续续回了好多次老家,却始终没盼到二舅的消息。虽然她知道二舅应该是牺牲了,但仍然抱着一丝希望。”

2

“牵挂你!”


刘俊清这个名字,不仅是刘素兰老人的一生惦念,也是他的战友费晓成的一生牵挂。

费晓成是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王家渡村人,17岁参军入伍,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费晓成被抽调到吉林通化集训,准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集训过程中,他和战友刘俊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爸爸跟我们说过,在奔赴朝鲜战场前,他去刘叔叔家吃了一顿饭,还见到了刘叔叔的爸爸妈妈和两个妹妹,他们家就住在吉林通化火车站附近。”在贵州贵阳采访时,费晓成的二女儿费粤博告诉记者,爸爸和刘叔叔是好朋友、好战友、好兄弟,他们一起上过战场,是真正的生死之交。

“爸爸有只皮夹子,里面都是他最珍贵的宝贝。”费晓成的三儿子费黔遵告诉记者,自打他有记忆以来,他们家就常常搬家,“爸爸先后在遵义市、六盘水市、独山县等地工作过,每次工作变动都会搬家。”他说,搬家的时候爸爸会单独拎着这只皮夹子,从不假他人之手,平时会将皮夹放在抽屉的最里面。“一次,我们出于好奇,偷偷打开皮夹,只见里面放着一本笔记本。笔记本里夹着一张看起来年代已久、带着血渍的朝鲜纸币。”正是在那一天,费黔遵等四个子女第一次从爸爸口中听说“刘俊清”的名字,从那以后,找到刘俊清的家人,让英雄魂归故里成为费晓成一家两代人的心愿。

回忆起父亲晚年的点点滴滴,费粤博数度哽咽。“爸爸有时候会在发呆时突然大哭起来,九十多岁的人哭得像个孩子,问他怎么了,他说他太想念他的战友们……”费粤博说,爸爸对战友的感情是刻在骨血里的,“那么多年轻鲜活的生命,有的连名字都没留下,有的人连家人都找不到,爸爸每次说起这些都忍不住落泪。”

“对爸爸来说,找到刘叔叔的家人,是一个一定要完成的任务,他是带着使命感的。”费粤博说。

这是两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家庭。除了刘俊清,当年刘俊清的哥哥刘俊锁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同样壮烈牺牲。费晓成复员后,投身新中国建设的火热浪潮之中,先后搬家30多次,无怨无悔地辗转于大江南北的不同工作岗位上,直至晚年才定居贵阳。

3

“找到你!”


“爸爸一直很挂念刘叔叔的家人,这些年我们也一直不断在寻找。”费粤博说,从前只要爸爸到吉林通化周边出差,都会到老火车站附近,寻机会向当地人打听是否有刘俊清家人的消息,但每次都一无所获。

2018年,费晓成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依然惦念着寻找刘俊清的家人。“怀着最后一线希望,身边志愿者帮我们向央视《等着我》栏目报名,栏目组请爸爸赴京录制节目,但那时他已病重无法成行。”费粤博说。2019年8月,92岁高龄的费晓成带着遗憾走了,没有亲手把那张朝鲜纸币交给刘俊清的家人,成了他最大的遗憾。带着父亲的遗愿,费粤博走进央视《等着我》栏目发出寻人求助。

“找了这么多年一点消息都没有,这次能行吗?如果找到了,刘叔叔的家人会是什么样子呢?是当初爸爸见过的那两个妹妹,还是故人早已不在……”费粤博回忆当时参加《等着我》节目录制的心情,“又激动又忐忑,那扇代表着寻人最终结果的大门缓缓开启的时候,我的心紧张得在发抖。”大门缓缓开启,门后空空如也。寻人期待再次落空,费粤博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夺眶而出。

寻人之路漫漫。这场跨越了七十余年、历经两代人的寻人故事感动了许多人。《等着我》节目播出后,在通化市委统战部、通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通化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6月终于传来刘俊清烈士家人的消息。

2022年8月16日,费粤博姐弟四人与刘俊清烈士的外甥女闫秀珍见面,共同完成父辈们的约定,这场超越一个甲子的寻人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2022年10月25日,又是一年抗美援朝纪念日。时值深秋,山风簌簌,清风为石碑拂去风尘。“爸爸,我们来看您了。”费晓成的四个儿女肃立在墓碑前,轻声低语:“我们把刘叔叔送回家了,您可以放心了。”随后,他们又来到为刘俊清所立的衣冠冢前,轻轻擦拭墓碑,献上洁白花束,深深地鞠上一躬。

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闫秀珍没能按照原定的计划,亲赴丹东,祭奠二舅刘俊清的英灵。所幸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讲解员、志愿者以及丹东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为她弥补了这个遗憾。

此时此刻,山风低吟,清泉呜咽,共同见证这场迟到了71年的跨越时空的祭奠!抗美援朝纪念馆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关寒在采访中表示:“这个故事深深感动着我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这是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的强大动能!”丹东广播电视台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个故事实在太感人了,微纪录片《71年,从没忘记你》将会在丹东电视台安排播出。

出征少年身,归来英雄魂。我们谨以这部微纪录片向英雄致敬!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何冰

审核:曾海蓉

精华推荐

▪ 镇江的秋,藏在七彩的画面里......

▪ 南京新诊断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17人,活动轨迹公布

▪ 关于扬中市新增一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的通告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