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1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爱与溺爱一字之差,很多爸妈都弄错了

2016-12-26 彤菲 亲宝宝育儿
亲姐姐说


你能分得清“爱”与“溺爱”吗?不要因为害怕溺爱而让正常的爱成为孩子世界里的奢侈,也不要让溺爱成为限制孩子成长的障碍。


文/彤菲(亲宝宝特约作者,码字9年广告人,80后妈妈。婚姻、情感、育儿,把我的感悟,和所有迷过的路,书与你知)


养娃路上,有一个关键字不能不提,那就是“爱”。为人父母,我们都深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在爱的路上,我们却经常遇到一些障碍。


比如,很多人羞于用言语表达对孩子的爱,担心被孩子以爱要挟;还有一些人害怕跟孩子过于亲近,尤其是孩子的父亲,认为距离感才能建立威严,自己必须作为制止孩子不良行为的震慑者存在;还有一些人,对孩子要求严厉,不愿轻易满足孩子的需求,生怕惯坏了孩子。


追根究底,这些爱的路上的障碍,都是在爱与溺爱之间界限不明、区分不清所造成的。我们太过于担心,自己的爱会成为害了孩子的溺爱,却往往造成了矫枉过正的后果。


爱与溺爱,都是出于爱的本心


事实上,这个问题,在我家里也曾经反复出现过,主要体现在隔代共同抚养孩子的教育分歧之上。


比如,每天我上班的时候,儿子小树都会一次一次的要求我抱抱他,再亲亲他,或者有时候撒泼不肯让我离开。此时,小树奶奶常会劝我悄悄离开,并告诉我下次走的时候别让小树知道。但我每次都会满足小树的各种要求,并和小树聊天,最终直到小树同意和我说再见。


在老人眼里,这样的行为,往往就是溺爱孩子,被孩子控制了自己行为,我却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必要的爱孩子的表现。


再比如,在小树吃饭的问题上,小树奶奶每天对着小树又是哄、又是劝,有时还会升级成追着喂饭。而此时,我觉得应当把吃饭的自由还给孩子。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探索。


在小树20个月时,我们彻底放手,由他自主吃饭,而且不论吃多少,只要他要求离桌,便抱他下来。而这探索的过程中小树免不了挨饿,奶奶极是心疼。庆幸的是,小树在两周之内学会了完全自主吃饭。


在我的眼里,奶奶追着孩子喂饭是一种溺爱,而奶奶眼中,我放任小树“挨饿”的“不爱”行为,恰恰也是我爱的一种方式。



爱的滋养,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须


溺爱常常是我们育儿路上闻之色变的“拦路虎”。可是为了防止溺爱,我们是否常常把正常的爱也划归到了溺爱之中呢?溺爱固然可怕,可是缺乏了正常的爱的滋养,对于孩子心灵成长的伤害,可能会更加严重。


尤其是对于幼儿而言,父母的爱,是孩子建立自我的必需品。当孩子初生到这个世界,他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和恐惧。他们的大脑是混沌的,他们既不了解这个世界,也不了解他们自己。


伴随着他们的逐渐长大,他们认知能力的逐渐提升,父母对于他们的需求是否及时回应,父母是否用充满爱意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呵护他们,形成了他们最初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也形成他们对自我的认知。


当他们认为“我是被爱的、受欢迎的、被呵护的”时候,更有利于他们建立自身的安全感,能够更加放心大胆的探索世界。


在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中甚至提到:“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年,与关爱并积极做出回应的父母和其他照料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对你的孩子是至关重要的。你影响着宝宝的大脑结构和回路;你影响着他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他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爱与溺爱,一念繁花,一念深渊


爱对于孩子如此重要,而溺爱却对孩子有害,爱与溺爱究竟应当如何区分呢?


1、爱是给予孩子平等的尊重,并懂得适当放手。

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认知局限,同时把他当做与自己平等的另一个人来对待。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在给予孩子恰当保护的基础上,尊重孩子渴望探索的自由意志,尊重孩子的隐私和尊严。


而放手的过程,则是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逐渐得体退出的过程,是孩子发展独立自我的必要条件。


2、相对而言,溺爱则更多是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包办替代和特殊待遇。

不准孩子碰这碰那,生怕孩子发生磕碰,虽然我们的目的是保护孩子安全,但父母及家人的过度反应同时也束缚了孩子的探索,不利于孩子创造力的产生和好奇心的满足。


还有不让已经具备能力的孩子学习吃饭、穿衣等生活技能,而都由他人代劳。这种溺爱行为会让孩子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不利于孩子的独立发展,更可能形成孩子过强的依赖性。


再有就是在家庭中给予孩子特殊待遇,凡是好吃的、好玩的都只给孩子,这样将容易形成孩子唯我独尊的个性,不利于孩子发展良性的人际关系,也不利于孩子形成尊重长辈的意识。


3、爱是给予孩子信任和接纳,同时温和而坚定的建立规则。

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他们需要父母坚定的同他们站在一起,当孩子被误解时,甚至当孩子犯错误时,他们都需要父母坚定不移的爱和共同的承担。给予孩子信任和接纳也是获得孩子信任的基础条件。


对于孩子的失当行为,对他人造成困扰的行为,甚至自身的危险行为,需要坚决制止的,我们必须坚守底线,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为孩子建立规则。


4、相对而言,溺爱则是过度袒护孩子和无原则的妥协。

袒护,是对孩子接纳和信任的过度延伸。袒护是不辨是非的包庇纵容,即使孩子错了也辩说成是对的,这样将会彻底打乱孩子的是非观念,仗着家人的支持,为所欲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不当的行为上面,对孩子无原则的妥协,同样不利于孩子建立自己的是非观念体系,让孩子在危险面前不懂止步。



爱,区区一字,重值千斤。在爱与溺爱之间,千丝万缕、层层纠缠。


不要因为害怕溺爱而让正常的爱成为孩子世界里的奢侈,也不要让溺爱成为限制孩子成长的障碍。


愿孩子的世界里,处处是因爱绽放的美景。


亲宝宝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授权



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分享+收藏喔~



精彩推荐


当妈以后,更要干点“不务正业”的事儿!

强悍妈和巨婴爸,终究是活在两个世界

9款儿童口罩和40款成人口罩中,防霾的仅4个

别再“宁可信其有”了!5种民间秘诀会坑惨娃

婚姻里,这样的男人比出轨男更难让人忍受

你以为在聊心,却不知不觉坑了孩子一辈子

产前王语嫣产后李莫愁!淑女老婆怎样消失的

遭遇“恶婆婆”,林依晨的回答绝了!

亲宝宝 微信号:qbaobao6

长按识别↑↑↑,看更多精彩内容

与千万宝爸宝妈 一起交流育儿心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