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好吃饭,给你看动画片”,最管用的奖励方式,却是孩子成长的毒药!

点击右边蓝字关注 亲宝宝育儿 2021-09-01

别让孩子那么轻易

受到物质的迷惑

文 | 朵妈

来源 | 朵妈陪娃

(ID:duomapeiwa)


在家憋了一个多月的娃终于想起自己的寒假作业还没写完。


闺蜜昨天给我打电话,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地吐槽自家娃,这几天,从早上就盯着写作业,好像读书的不是娃是她自己,说完又忍不住感叹:


“我对他真没什么要求,他哪天不用我盯着、各种威逼利诱就能乖乖自己写作业就满足了。”

我把这件事说给表姐听的时候,她激动地拍桌子说“我也是啊!”

作为一个娃马上要上小学的人,我的内心瑟瑟发抖。

这届老母亲真是一个个为娃操碎了心,为了让娃干点称心如意的事,连哄带骗什么都干得出来。

很多家长最喜欢用的就是猛夸奖娃,或者给点儿奖励,因为这是最行之有效,也最不会发生亲子冲突的方法。


不过这种方法通常会越用越没有作用,甚至还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1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

1.养成孩子喜欢谈条件的习惯

表姐以前就总喜欢用


“你好好吃饭就可以多看一集动画片。”


“认真练琴明天去吃肯德基。”


这样的物质奖励让侄女听话,后来物质奖励已经进阶到“买公主裙”、“买芭比娃娃”等等。


娃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难满足。


最可怕的是,侄女做什么事都开始喜欢跟妈妈谈条件。


连好好写作业这种一个学生本该做的事,也变成跟妈妈谈条件的筹码。



2.孩子容易没有动力

不得不承认的是,给娃物质奖励在短时间内确实能够高效快速地解决问题,但从长远来看,会让娃对做什么事情都缺乏兴致,即使开始有兴趣也会很容易没有动力。


从行为心理学上来讲,就是娃容易把注意力从事情的内部价值转移到外部奖励上。


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就曾经做过一组著名的实验:


他把参与实验的学生分为AB两组:


第一阶段两组无差别分别答题。


到第二阶段,他告诉A组学生,每答对一题奖励1美元,果然大大激励了A组学生答题的兴趣。


实验第三阶段,在10分钟自由活动中,研究人员把休息时间是否还在答题作为实验判断的标准。


结果发现:可以获得奖励的A组学生在休息时继续解决问题的很少,相反不知道有奖励的B组学生反而还会在休息时间继续答题。



研究人员认为:没有奖励的B组学生,对解题的热爱程度大于A组。


这就是心理学上有名的——德西效应。


其实放在娃身上也是一样。


我们给予奖励的初衷是想让娃好好听话,但是对于娃来讲,他们会自动把“做好”和“获得奖励”链接在一起。


形成了“给奖励就做,不给奖励就不做”的恶性循环,从而忘记了吃饭其实是为自己长身体,学习是给自己长本领。


当我们试图用娃感兴趣的奖励,来让娃乖乖听话的时候,其实是在削弱他们对事情本身的动力,一旦没了奖励,也很容易没了兴趣和动力。



有宝妈说,那我以后是不是绝对不能给娃奖励了?


当然不是!


2

奖励也有
但要讲技巧

1.多用口头表扬代替物质奖励

娃自己动手做了纸花,献宝一样的送给你时,“宝宝做的花真好看,你怎么知道我喜欢红色的,妈妈太喜欢了”无疑是对他最大的鼓励和奖赏,因为你对他的付出和努力给予了肯定。


当然,如果咱们能够听听他们絮絮叨叨自己做这朵花多不容易,最后再表示自己被感动到了,相信效果会更加好。


娃的世界很单纯,你恰到好处的一次鼓励,往往能够让他们铭记于心。



爱德华·德西曾经说过“想要刺激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就要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往往能给给娃这样的自信心。因为我们的肯定带给娃的不是一时的激励,还让娃充分感受到你们的爱,知道自己做什么背后都有父母的支持。


当然,口头表扬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用“宝宝真棒”、“宝宝真厉害”这样单调无意义的夸奖。


尽量具体描述孩子正在做的事情的各种细节,夸孩子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展示出来的品质,如专心,自己独立完成等等,甚至还可以用疑问的方式来夸奖。



比如“宝宝这个星期已经能开始自己读绘本了,做得太好了”,又或者“你怎么想到要怎么画的?实在太好看了!”


不但会起到夸奖的作用,还会引起娃跟我们讨论的兴趣,从而强化他们对这件事的兴趣。


2.用庆祝代替奖励

有宝妈说,孩子做得实在超出我的意料,真的好想奖励一下他这次的进步,怎么办呢?


其实少用奖励并不是完全不给娃任何奖品,他做得好的时候可以偶尔给个小惊喜。


同时我也要建议你用庆祝来代替奖励。


比如前几天朵朵按计划完成了30天的读书打卡,昨天我就跟她说:


“你按时完成了自己的计划,读完了这本书,明天妈妈做蛋糕,我们一起好好庆祝下!”


把她乐得不行。


这样的目的是弱化“做好”和“获得奖励”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让娃明白只要努力就会被认可,被肯定。


对于娃来说,最开始他们做某件事从来就不是为了奖励,他们的世界很单纯,所以我们也用一些单纯的方式去肯定他们。


爱孩子从来就不是要让他们必须听话,而是去理解他,引导他们解决问题。


在事情的过程中帮助他,给他结果及时的反馈,这些才是呵护娃对事物保持长久兴趣最好的办法!




轩轩这段时间宅在家又不爱运动,我就鼓励她和她一起制作了运动计划表。这周末她顺利完成了运动打卡,我就告诉她,爸爸和妈妈很高兴她成功了,轩轩很棒,因此我们决定一起做一顿大餐来庆祝,轩轩可高兴了。
其实孩子的价值观和大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并不像我们常常需要金钱和物质的奖励作为回报,对孩子而言,爸爸妈妈的耐心、鼓励、肯定就是他们最想要的礼物。
分享文章,让更多的父母了解!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文章
本文转自公众号朵妈陪娃(ID:duomapeiwa),专注于0-7岁孩子的高质量陪娃,为1000万新手妈妈提供1500+以上干货游戏。

亲宝宝长期招募原创作者,征集优质情感育儿文。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投稿」查看详细规则。

自从微信改版之后,你是不是经常找不到我们了,按照下面的提示把亲宝宝育儿“设为星标”吧再也不会错过精彩文章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