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胞胎被富人、中产、穷人家庭收养,20年后的变化:改变孩子命运的,从来不是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树妈妈 Author 小树妈妈

孩子未来的路

与父母的教育脱不开干系

来源 | 小树妈妈

(ID:tree2050)


周末没事,我重新刷了一遍纪录片《孪生陌生人》,还是特别感慨。

 

这个纪录片说的是英国有位妈妈生了三胞胎男孩,但无力抚养。3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了领养机构。

 

而这家机构,为了进行一个养育实验,分别把这三个男孩,给了蓝领、中产、富裕三个家庭领养。

 
三个孩子,在不同的家庭里成长,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接受“成长回访”,进行智商、个性、手眼协调测试等。
 十几年后,三个孩子迥异的性格慢慢显露;几十年后,三个孩子的人生和命运,也拉开了分水岭。 


虽然这个只有领养机构知道“秘密实验”十分不人道,可三个男孩性格命运的不同,也为我们判断一个孩子的命运,到底是先天养成还是后天决定,侧面提供了参考。

1

决定孩子命运的,并不是基因
 在这个秘密实验中,三个“受试”男孩的很多数据,都被经过了精密计算。 
比如:三个男孩家里,都是父母双全,家里分别有一个大他们2岁的姐姐。 也就是说,三个男孩,基因相同,领养家庭成员结构类似。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父母职业和家庭条件的不同。 三个男孩中,鲍比被富裕家庭领养,他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律师,父母都受过良好而正统的教育,他们也生活在英国最负盛名的地区之一。 艾迪被一个中产家庭领养,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师,一家人生活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 大卫被一个蓝领家庭领养,他的父母都是移民,经营着一家小商店,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家庭受教育程度最低。 

19岁那年,鲍比因考入艾迪所在的大学,找到了自己的孪生兄弟,他们的事情得以见报,另一个兄弟大卫也被找到了。 三胞胎在19年后以离奇的方式团聚,真是让人激动又兴奋。
最令人惊讶的是,虽然没有任何共同生活经历,三兄弟却表现了出奇一致的兴趣和生活习惯。 比如,他们坐姿神态相同,抽同样牌子的香烟,都曾练过摔跤,甚至喜欢同一类型的女孩。 
这似乎印证了:基因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要远大于后天环境。 可随着时间流逝,抛开这些浅显的表面,人们又发现,三兄弟在深层次上,其实非常的不同: 鲍比个性保守,最有主见,后来也生活得最好;
艾迪很可爱,可也特别情绪化,他后来患了躁郁症,开枪自杀了……
而个性居中的大卫,生活的也不错,最关键的是,无论何时,他都保有乐观的气质。 
站在三胞胎56岁的人生节点回看,人们终于发现: 先天性的基因因素,只是孩子人格和命运的起点,而真正决定人生的,是家庭环境以及教养方式。 

2

家庭条件,对孩子的人生
并没有决定性作用 我们常说,家庭决定命运。 可影响孩子最深的,并不是家庭条件,而是父母的养育方式。 在记录片中,家庭最富裕的鲍比,父亲是医生,母亲做律师,父母都非常忙。 虽然没那么多时间陪伴孩子,他们却很重视孩子教育,并用正向、温暖的方式,教育指导孩子成长。 在父母温暖的关爱下,加上家庭无形的经济及社会资源,鲍比无论是个性发展,还是日后生活,都很好。 
而家庭条件最差的大卫,虽然父母受教育程度最低。可成年后的他,凭着良好的个性品质,也一直生活的不错。 这还要归功于大卫的父亲,他的父亲慷慨又温暖,非常有魅力。被人们称为“巴布拉”,表示爱、拥抱和亲吻。  “巴布拉”十分喜欢孩子,无论大卫做什么,他都会感到非常骄傲,他身上洋溢着一股无形的温暖,孩子们都十分愿意亲近他。 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大卫,虽然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资源也没那么多,但他天性乐观开朗,周身散发着和父亲一样的亲和魅力,人生似乎也没什么能难倒他。 
相比之下,比较不幸的,是艾迪。 艾迪虽然被中产家庭抱养,家庭条件居中,他的父亲也是老师,可他接受的教育,却很传统。 艾迪的父亲很严格,他总是制定军事化的规矩,严格要求孩子遵守。 在严苛残酷的家庭教育下,本性活泼的艾迪变得特别情绪化。 父亲的高压教育,又让艾迪养成了低自尊的个性。遇到事情找到不到归因,他就会自责。 艾迪后来得了躁郁症,最后开枪自杀,人生在中年戛然而止。 


三个孩子,同样的基因,爱好也相同,可不同的养育环境,让他们有了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这让我们很清晰地看到:孩子是家庭的产物。 一个孩子,将来是否出色,生活的是否幸福快乐,跟家庭条件没有必然联系。 

3

父母的教育方式
决定孩子未来的路 这部纪录片中,有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三胞胎相聚之后,曾经一起开过一家餐厅。

 

当时他们三个的故事,被很多媒体报道,人们对三胞胎很好奇,自然也愿意光顾,餐厅生意一度爆满。

 

可是在不同环境下成长的三兄弟,性格迥异,又缺少成长中的磨合,一起合作开餐厅,产生了很多理念分歧。



一次激烈争吵之后,鲍比退出了生意,决定重新寻找方向。 大卫认为,理念不同分开是正常的,继续自己的生活。 而艾迪却自责很久,认为是他和大卫挤走了鲍比,情绪渐渐走向崩溃。 从这件事,其实侧面反映了,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深远影响。 一个孩子,如果能在家庭中得到足够的温暖和快乐,他就会学会乐观的面对生活,哪怕遇到困境,也会理性看待。 而如果他成长过程中背负了太多严厉的指责,缺少家庭的温暖,他会很容易把自己逼到一个小角落。面对困境,也不容易走出来。


想起之前看过郑渊洁写一本书,里面有个故事是一个小女孩被同学栽赃,冤枉她偷东西。 小女孩很委屈,大声说自己没有偷东西,并且对逼她认错的老师和同学说:“我要告诉我妈妈”。
当时老师很吃惊,本来老师的想法是,如果女孩不承认偷东西,就用告诉她父母的方式来威胁她“招供”的。 后来女孩父母听到消息,急忙忙来到学校,两个人都无条件的选择相信自己的女儿,因为他们了解女儿的品行,愿意做女儿的后盾。 无用多说,成长在这样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即使遇到再多的风雨,也知道家就是自己的港湾,有底气面对一切困难。 我们要承认,孩子之间的差距,跟基因、跟金钱、跟所接触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有关。 但是回望过去,也会发现: 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个性品质,这些都是在家庭里养成的,而正是这些,决定了孩子能力大小和命运好坏。 



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有迹可循的。父母的关注点和目标在哪里,孩子的未来,就在哪里。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我们成为了最好的父母,而我们的孩子,也终将成为最让我们自豪的那个孩子。
出生在富裕家庭还是普通家庭,是每个孩子的命,很难改变,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却是父母可以改变的。
-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 即可查看文章


- 推荐好物 -
成长必备 好而不贵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小树妈妈(ID:tree2050),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