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当孩子说“我害怕”时,90%的家长第一句话都回应错了!
本文由亲宝宝原创首发
突然听到旁边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对他妈妈说:“我不敢,我有点害怕!”
然后他妈妈说道:“这有什么好怕的,勇敢点,你是男孩子,你看那上面还有比你小的孩子,还有女孩子。”
小男孩还是使劲摇摇头,更小声的说:“可我还是害怕!”
“算了,算了,你说你一个男孩子,整天怕这怕那的,那不要玩了,我们回家吧,以后你也不要再玩这个了。”说完就给孩子脱下身上的装备。
看着小男孩离去的背影,我有点心疼他,这么小的孩子害怕不是很正常嘛?
其实我身边很多妈妈都说过自己家的孩子也会害怕一些事物:
@兜兜妈:我家小家伙很怕黑,每天只要到天黑,他就形影不离的呆在我身边,还怕打雷,怕鞭炮声。
@小茉莉:我女儿很怕缝隙,只要看到有缝隙的地方,都觉得会有妖怪要冒出来。
@子君妈咪:不能看见动物,只要看见,不是躲就是哭。
怕陌生人、怕小动物、怕黑……其实这些害怕的情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塞尔玛·弗雷伯格曾说:“没有任何养育方法可以让孩子完全体验不到焦虑。人类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面临各式各样的伤害和危险。许多恐惧都无法避免,而且,也无须避免。”
也就是说,害怕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遗传进化的结果。
有研究发现:90%以上的儿童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在2~4岁的儿童中,有40%的人至少害怕一种东西,在6~12岁的儿童中有43%的人竟然有7种以上害怕的东西。
1、害怕本身可怕的事物
很多东西对于小孩子来说都是自带可怕性质的,比如黑暗、巨响、一些面具、蠕动的虫子、小动物、故事书里形容的怪兽、动画片里看到的可怕形象等等。
2、害怕想象中的事物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4-8岁的儿童处于主观世界与物质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缺乏必要的知识,对事物之间的物理因果关系和逻辑因果关系一无所知,所以思维常是泛灵论的,即看什么都是有生命或有意识的。
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想象力开始大爆发,他们会把生活中看到的一切东西结合起来进行想象,形成各种各样的事物,有可爱的,也有可怕的。
最近我家轩轩一到天黑就不停的问我,身边到底有没有大怪兽,它会不会在我睡觉的时候出现?
《妈妈是超人》节目中,贾静雯女儿咘咘害怕扫地机器人,每当它靠近时,咘咘都快速跑到沙发上,并叫着要妈妈抱。
贾静雯说,咘咘害怕这个扫地机器人,是因为它自己动来动去,可能会创造出来一些恐惧的东西。
3、曾经糟糕体验带来的害怕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轩轩刚出生的时候很喜欢洗澡,但是有一次我把她放进澡盆的时候,不小心手滑,她身体失重滑进澡盆。
在那之后好几次洗澡的时候她都开始哭,蹬脚,不肯进澡盆。
4、父母造成的害怕
“你再不好好吃饭,大灰狼就把你抓走。”“再不睡觉,大花猫就会把你叼走。”
“你再哭,警察就把你带走。”
……
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觉得这是哄孩子的手段,但其实对孩子来说,他们会认为这些可怕的东西就是真实存在的。
当他们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很害怕它们的出现,从而心里就留下了阴影。
还有一种就是父母吵架,生活在经常吵架的家庭,就像是身边埋了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孩子会变得恐惧,不安,紧张……
徐静蕾在一档访谈节目中透露自己父母从小就特别爱争吵,在那种经常充斥着争吵的环境中,她的内心经常是崩溃的。
有时候小孩子害怕的东西,在我们大人看来是很正常的东西,但他就是害怕了,就是没有办法接受。
所以,面对孩子的“我害怕”,我们应该怎么做?
1、接纳孩子的害怕情绪
害怕就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不止孩子有,我们成人也会有,就像我,到现在还是很怕蜘蛛。
我们一定要接受孩子的这种情绪,不能用我们的认知去认为孩子不应该有害怕的情绪,或者直接忽视。
当他说出害怕的时候,说明他在寻求帮助,希望得到你的帮助,所以,我们接到求助信号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起来,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告诉你他的感受。
当然,我们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你最怕的东西,让孩子感受到这种害怕的情绪很正常,并不是丢人的事情,用平常心去面对它就可以了。
2、帮助孩子用适当的方法面对恐惧
美国儿科专家威廉·科尔曼曾指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直面让他害怕的事物,并且客观的进行处理。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所以,战胜恐惧的有效方法就是直面恐惧,这在心理学中也被称为“脱敏疗法”。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陪孩子慢慢去适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去帮助孩子。
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2》里,有一期让妈妈们带别人家的孩子,接受不同的挑战。
叶一茜带着何洁的儿子七宝去尝试攀岩,七宝的第一反应就是怕高,并且往后躲。
叶一茜用鼓励的语气说:“我们先试一下好不好?你要相信阿姨。”
当七宝到达第一个高度时,叶一茜表扬他:“哇,你已经超过那儿了,七宝,你好棒!”
就这样,叶一茜寸步不离给到帮助,还提醒他要注意的事情,七宝不仅勇敢的迈出第一步,而且也成功完成了任务。
3、千万别说“这有什么好怕的”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害怕”时,第一句话都是“这有什么好怕的”,即使是稍微温柔的家长也会忍不住说:“不用怕,没事的。”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提出“负强化”的概念,就是通过否定,间接地把恐惧这种情绪强化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否定,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可能会加剧孩子的害怕心理,甚至会让他产生自卑的心理,“自己连这个都害怕?”
把“不要怕”换成“我陪你”“告诉妈妈(爸爸),你在害怕什么?”这些更容易让孩子放轻松,哪怕你当下只做了一个抱抱他的动作。
想起之前演员任素汐在《幻乐之城》的一个表演——《时光机》,视频中小时候的她害怕打雷下雨,害怕床下有东西。
在学校参加舞台表演时,面对别人扮演的妖怪,因为害怕,她丢掉手里的武器,跑到后台跟爸爸说“我怕”。
有些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说:“这是演戏,大家都在,有什么好怕的,快回去,老师同学们都看着呢?”
可小女孩的爸爸却安慰抱抱她,并说:“没事,爸爸跟你一块。”就这样,女孩在爸爸的陪同下完成了舞台剧。
有了这次经历,她不再畏惧任何困难,因为她的爸爸和她一起找到了那个叫做“勇敢”的宝剑。
4、利用绘本帮孩子走出害怕的情绪
有些时候,绘本里的故事比我们说的一些“大道理”都管用,我们可以借助绘本,陪孩子玩一些小游戏。
轩妈推荐一些之前轩轩读过的绘本:《床底下的怪物》、《走开,绿色大怪物》、《吃掉黑暗的怪兽》、《我不怕黑了》、《一个黑黑、黑黑的故事》等。
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面对害怕或恐惧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稳稳地站在孩子身后。
千万不要忽视或嘲笑孩子的“害怕”,也不要逼迫他们成长,用积极的态度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让他们无所畏惧。
勇敢,是我们希望孩子具备的一种品质,在拥有之前,请陪孩子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接受,帮助他们战胜内心害怕的情绪。
没事多带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更多的自然现象和规律,随着他们认知的发展,知识越来越丰富,在面对一些事物时,内心也会多一份从容和安定。
当孩子说“我怕”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站在孩子身边,接纳他们的情绪,并给予积极、正向的回应。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克服恐惧,才会觉得安心,同时,我们才能真正走近孩子、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来来来,我们留言区说说你家孩子现阶段害怕什么,你都是怎么处理的?
-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 即可查看文章
- 亲宝宝今日福利 -
养肤气垫限时领券减10 只要69元 还有第二件半价
今日直播福利童鞋睡袋袜子 特惠包邮29元起
美妆护肤品 限时特惠低至25元
3D立体绘本包邮特惠15.9/本
薄柔箱装纸尿裤尺码齐全
先到抢完,抢完即止
直播间下单参与抽回血红包!感兴趣可以来我们亲宝宝直播间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