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代表委员热议“十四五”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让更多人“留得下”“过得好”

梁倩 经济参考报 2021-08-05


记者 潘悦 摄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之一,到202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多位代表委员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常住人口全覆盖,让更多人“留得下”“过得好”。


相融相生 “新市民”变市民


“若社会融合不足、城市接纳不够,则会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表示,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流动人口总量2.36亿,农民工2.91亿。目前我国处于人口城镇化中期阶段,未来二三十年,城镇化仍将快速发展,规模亿计的流动人口仍将保持常态,流动人口长期居留、举家迁徙趋势越来越突出。


因此,王培安建议,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以公平稳定的公共服务供给满足流动人口的融入需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已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流动人口落户;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破除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加快实现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推动劳动力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实现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长期支撑。


宜居宜业 首要是“住”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新市民”能够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特别是享受例如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等保障类住房是关键。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建议,结合城市更新,探索通过配建、结建、存量房改建、代理经租等方式扩大租赁住房供给,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解决好城市住房问题。加大中央财政专项补贴,安排城市更新专项债券支持地方政府,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相关金融产品,推动公募REITs试点,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互利互通 城市群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刘慕仁表示,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机制。在中央层面要建立推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健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打破行政壁垒,强化协作协同,释放市场活力。建立城市群金融、产权交易、人才、旅游等市场,发挥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人口服务同城化建设,推进各类职业资格、专业标准的统一认证,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刘慕仁建议,建立城市群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机制。鼓励开展多种跨城市的教育合作,支持优质学校跨城市共享教育资源。建立城市群标准统一、接口统一的医疗信息化平台,鼓励城市群内医疗机构通过远程诊疗、派驻专家、交流进修等方式加大交流合作。推进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一体化,实现城市群内社保一卡通,建立城市群跨市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建立城市群各种保险一站式结算机制,建立城市群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


同时,在城市协调方面,刘慕仁建议,建立城市群利益协调机制,激发各城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基金,加快城市群城际间的基础设施、流域生态环保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城市间产业转移的利益共享机制,加快飞地经济园区建设,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记者:梁倩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网


监制:陈东

编辑:王皓然


近期热门视频



近 期 热 点

➤  从“十四五”规划出炉看“中国之治”伟大实践

➤  减少工作群,为何有人不领情: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须量、质并举

➤  五大信披媒体要点集萃丨机构“放长线”布局新发基金;“创新”高频亮相两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引关注;让无视市场纪律者付出高昂代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