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集动能,艺术广东助力当代艺术繁荣

艺术广东
2024-09-02





聚集动能,艺术广东

助力当代艺术繁荣


文/武少宁



是变革,促使艺术广东高举起了当代艺术旗帜,并以鲜明的时代性主张,为广东新文化生态的再造,提供着不断的动能。


在广东,当代艺术犹如流星,不时在浩瀚的天空中划过。然而,这些不知去向的流星,虽然曾各自璀璨、各自美妙绝伦,却始终没能聚集成一股澎湃的能量,助力广东文化艺术生态像广东庞大的经济生态那样,走向时代的巅峰。


大尾象、阳江组、维他命……等等,这些名噪一时甚至是名噪于广东地域之外的、成就卓著的艺术产物,却曾静静矗立于广东本土文化生态的洼地里,少有被更广泛的人群关注,他们的能量被肢解、被分散、被顽固的地域文化现实所忽略。


需要阐明的是,当代艺术是有价值的艺术。而它的价值存在于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洪流中。存在于集人性、关爱、智慧、平等、快乐和严肃思考于一体的丰饶的精神内涵里。


但是,在当代艺术的价值还被普遍低估的情况下,需要有一种坚守的力量,持久地为当代艺术发声,持久地为当代艺术聚集能量,以唤起人们对具有普世价值的新审美主义观念的启蒙。虽然,在广东各个艺术院校,研究和普及当代艺术教育早已蔚然成风,研究者和学院派们认为,在广东,他们早已登临了当代艺术高地,并以一览众山小的傲视,沉静在自我娱乐和只供小部分人参与和研究的小文化圈子中。而更有甚者,他们在获得当代艺术的某种成就后,或是北上,前往更适合当代艺术生长的北京或上海,抑或是以镀金的心态跑往海外。试想,这样支离破碎的当代艺术现状,何堪广东艺术文明的进步。尽管,前有岭南画派元老们的世纪功劳,后有像方楚雄、陈永锵这样的后岭南画派的继承者的荣耀担当,但是,这些能够足以代表大时代下的广东文化艺术的整体面貌和繁荣需求吗?显然是不够的。一个时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必须是建立在多种艺术形式并存,并鼓励艺术差异化和丰富性基础之上的。


但是,并不乐观的现实,曾经告诫刚刚转型的艺术广东·当代艺术博览会,广东本土的当代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并不看好对于当代艺术而言算是不毛之地的广东艺术土壤。人们普遍有一种共识,只有典型意义上的岭南传统艺术,或具有后岭南画派特征的绘画艺术,才是最纯粹的审美,人们的观念不约而同,甚至认为只有岭南绘画可以沿着地面疯长,而任何优秀的当代艺术在广东这块地界上只能望其项背。


事实是这样吗?


在广东当代艺术参与者不作为的前提下,事实肯定如此。


一盘散沙的广东当代艺术像一个山头林立的江湖,他们各自为阵,虽然犹如繁茂的群星,但在各自闪耀后便又是一片寂静。造成这种结局的首要责任,是看似高高在上,但却缺乏个性的艺术理论家和批评家群体。大部分理论家和批评家们生活在与现实文化生态割裂的状态下,他们的视线和理论角度只局限于已然成为话题或正在发酵的艺术事件和现象中,并没有在更宏观的界面上,去关注广东整体文化艺术生态现状是否需要有人去纠偏,是否需要通过理论去阐释艺术的多样性和差异化对于一个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在疏于对当代艺术价值给予肯定和正确评价的同时,大多批评家和理论家并不敢拿起手中的笔杆子,对于已经失去时代意义甚至是卑劣的伪艺术现象进行批判,由于担心他们已经拥有的学术地位被动摇,所以他们在面对艺术的真伪、优劣、价值认定等话题时,总是唯唯诺诺,前怕狼后怕虎。由于他们造成的理论模糊和价值错位,令跟在其后的收藏家们只能沿着原有的羊肠小道蹒跚而行,艺术市场雾里看花的现象不仅对市场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会葬送广东当代艺术绝好的发展机遇。


历经磨砺,在一批有时代担当的理论家和批评家们的鼎力支持下,艺术广东站了出来。


从艺术广东于2017年正式改版,并高高举起当代艺术大旗的那一刻开始,实际上已经预示着,广东的艺术生态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当代艺术的冲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博士生导师、著名艺术批评家王春辰教授,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教育家皮道坚一道,曾于艺术广东·当代艺术博览会元年,共同为当代艺术站台,为广东的当代艺术土壤播种。次年,更大范围的学术界人士出现在了艺术广东·当代艺术博览会舞台上。除王春辰、皮道坚外,在中国艺术评论界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物,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艺术理论家杨小彦教授也站在了当年的艺术广东·当代艺术博览会舞台上。无论是他们的开幕致辞,或是高峰论坛的发言,犀利的言辞都直戳了广东艺术生态的时弊。而到了2019年,艺术广东的理论舞台,出现了更大规模的理论界人士,除王春辰、杨小彦外,中国批评家年会秘书长、著名艺术批评家杨卫,中国批评家年会重要成员、著名批评家刘淳,著名艺术家邓箭今教授,著名艺术家叶向明等都整齐划一地出现在了开幕式舞台上。这种现象的形成,被认为是一种能量的集结,是艺术理论界集体为当代艺术发出的一次强有力的呐喊。


更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广东的磁场效应从2017年就已经开始显现。旅法日裔雕塑家原田哲男的现代雕塑,恰恰是通过艺术广东的桥梁作用,成为了阳江某地产项目的公共环境艺术。


而由陈丹青和栗宪庭作为学术主持,由贾廷峰和武少宁作为策展人的信王军《民国人物》主题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那届展会的最大亮点。紧接着,以中国新野性艺术群成员江海、王黎明等为首的艺术群体的作品,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鲜明的主观表现,为习惯于在花鸟、山水画中寻找意境的观众,制造了一起骇人心魄的观画体验。


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六十多位艺术家,成为了艺术广东·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常客,他们以真实的经历,感受到了中国艺术市场的火热。在国内艺术家中,已被西方艺术机构强烈认同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魏立刚,曾两次参与艺术广东·当代艺术博览会,并以其应有的市场价值,得到了市场界人士追捧。


几年来,除广东之外的知名艺术家和画廊频频出现在艺术广东展会上外,广东本土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著名艺术家,也参与到了致力于打造广东本土艺术品牌的行列中。广东美术馆馆长、著名艺术家王绍强以《后山》为题,打造了一场以当代水墨经典为突出特征的主题展,成为了2019年艺术广东令人关注的焦点。而广东本土漆画艺术家张温帙博士的《大漆为媒》主题展,在买、买、买的一片声浪下,大获成功。


也是在这届展会上,著名艺术家叶向明以及江山等一众广东艺术家的积极参与,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广东当代艺术生态的改善,代表了更多优秀艺术家的集体意志,是当代艺术巨大能量的聚集,是当代艺术超越地域局限意义的深刻阐释。无论是广州金刚道艺术机构或是广州高加艺术机构,他们连续数届的参与,使艺术广东的风格更具有长久性,其连续性聚能效益使更多的人看到了广东当代艺术的广阔前景。由这些机构代理的艺术家,如戚雅峰或陈昭和余洪斌,每届都能为艺术广东带来无穷的艺术想象和巨大的期待空间。


戚雅峰的观念性雕塑为什么会在展会期间一举以百万计金额售罄,恰恰是当代艺术的观念性思考给他带来的艺术结果有出奇制胜的意义。


观念,观念,还是观念。


当代艺术的观念性意义,使过去一切如常的、似乎不可动摇的艺术现实,被瓦解、被摧毁、被重构,广东的艺术生态,被艺术广东四年来不断聚集的新能量而熔炼和改变。在包括已然落幕的《艺术广东·国际艺术交流展》在内的艺术广东各届展会上,艺术市场对当代艺术的态度,已经由惶恐、抵触、漠然向好奇、开窍、关注、接受甚至是推崇的方面转变。前面提到,大批对当代艺术缺乏了解和知之甚少的藏家们,受艺术广东密集而多层次的推广的熏陶,他们在认知上解除了对当代艺术“洪水猛兽”般的恐惧,并在丰富知识积累的同时,逐渐被当代艺术向往人性和真理的思考,以及为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呐喊而产生的魅力所吸引。


连续四届,艺术广东·当代艺术博览会,已然为广东当代艺术的整体发展聚集了巨大的上升动力。它的意义,有现实的,但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它为广东文化艺术的生态园,开拓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未来。


艺术广东创始人鲁晓昆


往届精彩回顾


2020


2019



2018


2017




艺术广东·当代艺术博览会

Art Canton Contemporary Art Fair


展览日期 / Exhibition Dates

二期:2020年11月25日——11月29日


展览场馆 / Exhibition Venue

二期:广州流花展贸中心5号馆(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17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术广东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