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妈,我毕业了,我这就回家。

2017-06-23 言槿 青年观察家


本文约 2000 字,阅读时间 5 分钟。




昨天,我拍完了毕业合影,这代表着我大学生活的结束。


后面清退宿舍、归还各种证件和我借阅的图书,都不再是大事,印在毕业季的时间轴上也显得格外平淡。


对于我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回家



每逢毕业季,就会有许多或伤感或动人的文字从朋友圈里生长出来,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刷屏。这些内容,你都经历过或看到过,因此大概也会十分熟悉。


我们和导师在最后一次出外业时喝着啤酒数星星,聊起论文的修改;


我们见证宿舍楼下的拥抱,那是情侣相约一起走下去的誓言,当然也有吵架和裂痕;


我们在毕业舞会的舞池中旋转,参与到各种庆祝活动中,和室友依依不舍;


我们接受部门里小孩们的送别,那是四年来从干事到主席团的情怀。


无论老师、情侣、同学、同事,那么多人出现在毕业季,让闷热的六月充满了回忆,让四年的大学生活收于一个无悔。


组织者想出一万个点子来和大学说声再见,网上有一万篇文章讨论毕业要不要分手……


但从未出现的是谁?


缺席了我的青春的是谁?


缺席了我的毕业季的人是谁?


这个夏天,不曾被我们感恩和想起的人是谁?


是爸妈。



在中国,很多学生的大学生活,是在远离家乡的城市中度过。就算在本地读书,从学校校区到家庭小区之间遥远的距离仍使人对“回家”望而却步。


完备的娱乐、丰盛的食堂、填满的课外活动和忙碌的课业日程,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小世界,围绕着漂泊在外的游子,把我们浸润其中。


一张校园卡,撑起一座象牙塔。我们甚至觉得,光是这些就已足够。


青春、乐观、活泼、自由、甜蜜……象牙塔里,满室贴金,走到哪里都萦绕着快乐的色彩。我们周围都是好动的年轻人和博学的老师,所有美好都在这里发生。


我们和身边人都聊得来,也可以和好看的男男女女谈个恋爱,青春画满了好看的图案,在大学之外的世界似乎与我们无关,更不用说远在天边的老家。


但是,这样的颜色下面是什么?青春的底色又是什么?



功利一点,我们从“钱”谈起。


维持我们大学生活的,有国家层面看不到的重金支持,也有最直观的每月打来的生活费。或许1500、或许2000、或许2500。无论是多是少,都是屏幕另一端的父母对我们唯一能给予的支持。


有些人已经忘了如何跟父母交流心事,因为父母早已成为他们的取款机。取款频率是没钱了就取,而取款密码就是和妈妈虚情假意地闲聊一会儿,说上句“我想家了”,然后趁机讨个红包。


父母何尝不懂,又何尝不明白这样的敷衍,却只能甘之若饴地享受这片刻的思念,用红包填补缺席已久的亲情。


现在人人有钱了,家庭生活也好了很多,几千块钱可能不算什么。但我忽然想起之前微博看到过的一个话题:“你为什么突然不去网吧打游戏了?”


一条热门回复是:“当我发现父亲来看我,为了省钱把宾馆退了,在门口蹲了一夜之后。”


台前歌舞升平,又怎知背后的夜雨江湖。



当然,金钱只是直观表现的一个方面,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为消费父母的心血而内疚。你大可继续开心撸串、高兴唱歌,但还有更深层的东西等着我们发现。


21世纪是属于“新新人类”的年代。


不想结婚就不结婚、不想生孩子就不生孩子,早已成为人生独立的象征;同性和异性之间的爱情得到愈发同等的包容;想北漂就北漂、想回家就回家,“未来”不再是什么需要反复规划的话题。


这些观点,我都支持——身在大学的我们从未如此独立,好像全世界都绕着自己转,一切产生牵绊的因素都可以被毫无顾虑地舍去。


“我是新时代的青年,和我价值观不一样的就是不对的,不对的就是陈旧保守的垃圾,垃圾就可以抛弃”,这是很多人心中潜藏的呼声。


喜欢的就留下,不喜欢的就算了。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一切,选择北京或者老家,选择IT或者文化,选择成家或者独身……


于是我们扔掉了太多,比如达不到预期工资的兼职、比如看不出你口红色的前任、比如絮絮叨叨并且喜欢在朋友圈转发谣言的爹妈。


我们可以删除很多东西,但无法斩断亲情的羁绊



人之所以为人,既因为我们思考自己想往哪里去,也因为我们记得自己从哪里来。


当毕业季的我们忙于和干事们碰杯,当我们挽着伴侣的手走完红毯,当我们把学士帽高高地抛向天空——也不要忘了正日渐老去的父母


大一开学时,我们还带着浓浓的乡音,和爸妈分享新取得的成绩;可到了大四,连找实习都不再与他们商量。


一堵无形的墙壁隔开了父母和自己,朋友圈的状态时常是屏蔽。


回望四年的生活,我们见到的只有暑假时来接站的爸爸,四处张望地站在机场“国内到达”的告示牌下;我们见到的只有春节时忙着包饺子的妈妈——大年三十春晚直播的那四个小时,家人才能好好跟你说说话。


尽管,他们面对的往往是我们略带不耐烦的回答,和“你们都落伍了”的不敢挑明的心里话。


父母陪你走过十二年的寒窗苦读,看着你鲤跃龙门地通过高考的考验,又花了四年时间等你继续成长。你挺直的脊梁,背对着父母衰老的腰肢。


他们期待着一个发光的、自立的,但最重要的是快乐而幸福的你——能回家看看。



以前很多人说:养儿防老。父母含辛茹苦送你上大学,你的后半辈子就得一直回报他们,端茶送水,养老送终。


现在青年人觉得:人生自主。哪里适合发展,你就该去哪里,独立思考、独立生活,不要把自己的一生都变成了“为父母而活”。


我想,或许这两者之间需要的,只是一种平衡。


我们不必把自己绑在父母身上,也不必与他们诀别。何不邀请他们共享你的快乐,见证你的成长,以一个体验者的身份参与你未来的生活,就像他们曾陪你长大时的那样。


无论你在自己想走的路上能够前进多远,无论你成绩好坏、工资多少,无论你保研成功或是考研折戟,你总是他们的骄傲,家里总有一盏灯为你而留。


北上广的夜景有辉煌的灯火,家乡的小河边是回忆的颜色。


奋斗终归未晚,亲情永不嫌迟。


妈,我毕业了,我这就回家。


---   END   ---



本期作者丨言槿

音乐丨请你慢一些变老好吗 - 好妹妹乐队


来源:明日公社

编辑:王晓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