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让所谓的“交情”绑架了你的生活

2017-12-05 瞿啸天 缪旭 青年观察家

“对不起,这一次我不会再顾及你的感受了!”



【“交情”绑架套路一:校园卡丢失事件】


“Homie!!!我校卡又掉了,帮我在朋友圈转发一下哈!”


打开微信,查看未读消息,消掉了同学小z头像上的红点。拇指向上滑动,翻了翻聊天记录,这是他在本月发给我的第三条寻卡求助消息。


再点开朋友圈,不出意料,为他找卡的内容再次刷屏,转发的言辞间也不免加几句调侃或嗔怪。


用餐、饮水、借书、进楼……校园卡可谓是我们大学生活中的亲密伴侣。而无意中的校园卡遗失,常令我们手足无措,甚至在校园中举步维艰。


或许是前人的点拨,或许是日常的习得,丢失校园卡后动动手指,发一条朋友圈,还不能忘记贴上(求帮转)的标签,已成为大多数失主们心照不宣的寻卡必做事宜。


看着朋友们的安抚留言和热心转发,心头的焦灼感也在一点点消融,仿佛校园卡不久便能飞回自己身边,这种没卡的艰难生活很快亦能挨过去。

可是呢,每天丢失的校园卡那么多,通过朋友圈转发的方式寻回来的又有多少?


强撑了几天后,或有人欣喜地发现校卡就藏在熟悉地方的某个角落里,大多数人只是怏怏地接受了现实转去补办,更悲惨地莫过于怏怏补办后又和旧卡来了场无意的重逢。


又双叒叕的丢卡遭遇,不过是大学的一瞬,却以这种方式被长久记录在他人的朋友圈中。


有同学认为,“一人丢卡,八方支援”,这种转发缩短了朋友间的距离,也让偌大的校园变得温馨。


可对于失主而言,转发带来的大多仅仅是于事无补的心理安慰,拖延挂失只会错失时机,乃至遭遇更大的损失。对于朋友们来说,不转发是“不够意思”,常转发又像将自己的朋友圈建设成了失物招领平台。


这种举手之劳的求助,已然置人于被友情“绑架”的境地。





【“交情”绑架套路二:宿舍开黑事件】


“一会咱们是不是要来一把惊险而刺激的王者荣耀了呢”


在宿舍里,每次伴随着这样的话题而展开的事情往往是我快乐并痛的经历。


明明痛定思痛后励志每天晚上要背100个单词,谁料输给了舍友的一句话。但倘若偶尔有意志力大于对于游戏的诱惑时候呢。


“我还要学习呢,今天不玩了….”他们就会换做一副面孔。


“哎呀,你怎么这样啊,五黑就缺你一个,没你怎么打啊。”

“兄弟都累了一天了,娱乐一会没事儿!”


在话语中无不是对你极尽的关心和俨然一副大家都是兄弟的口吻。

面对此番说辞,我只好乖乖就范。


然而当一局局游戏的结束,已经是很晚了,大家洗漱之后进入梦乡。而随波逐流的我与自己定下的目标一次次的擦肩而过


这样的事情我相信在任一个宿舍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只是当我们用尽全力克服了对于游戏的诱惑时,我们却往往逃不过兄弟们一双双期待的眼光。


害怕因为一次次错过游戏而失去舍友之间的那种默契与和谐,害怕因为缺席宿舍的活动而被伙伴孤立。


挣扎许久之后,我们还是选择了妥协。


但是,这样的我们只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到最后我们确实和舍友打成了一片,但是除此之外我们一无所有。


你我的努力往往折在所谓同学情谊的道德制高点上啊。

 




【“交情”绑架套路三:集体聚餐事件】


看了看清单上的待办事宜,又看了看聚餐的群公告和@群体,我还是选择了妥协。


见面会、庆功会、社团趴、换届聚……在学生组织的这一年,工作做了不少,聚餐也去了不少。


毕竟是即将或正在或曾经共同战斗的同事,毕竟占用不了多长时间,毕竟难得组织相聚,总有太多推脱不了的理由,仿佛张口拒绝就是对组织的背叛,顺遂地答应才是态度积极、同心同德。


席间推杯换盏,可想起未完成的作业或工作,我只有空落落地摆弄着手机,愁眉不展


深夜归途,听着各位面红耳赤之辈的高谈阔论,我却在谋划着明天早起赶ddl的闹钟该定几点。


舍友小w同样深受此扰。大一参加了数个学生组织和社团,招新工作结束后,连续四个晚上和不同组织的同学聚餐。


每晚的朋友圈里有小w发出的不同的美食和不同的笑脸,可我知道,回到宿舍的小w是相同的疲惫。“我们感情确实很好,可连续几天聚餐到深夜,上周作业没完成,还伤身又费钱啊。”


聚餐不失为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方式,组织者劳心费神的策划也让我们不忍拒绝,更何况“只是一顿饭的时间,你都不能匀给我们?”的诘问,更让我们百口莫辩,只能束手就缚。


于是,餐桌上的我们心事重重,惦念着未完成的任务。回到宿舍,又要拖着疲惫的身躯,深夜赶工或早起补锅。


以集体为名的饭局邀约,无事者欣然往之,有锅者忧心不止。






【“交情”绑架套路四:生日送礼事件】

 

类似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我们一年中我们将面对无数的生日,在这些生日里我们不但要送出口头上的祝福,还要适当的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意……


明明这个月的生活费已经很吃紧了,但是当朋友过生日的时候看见别人都送出了礼物,为了让ta认为你是重视ta的还是会在当天百忙之中用自己那点寒酸的生活费去买一个像样的礼物。


然后在你接到你朋友那一句感谢之后,你会意识到,这个月你的伙食或许只有吃泡面了。


身边的好朋友小P是我见过对于生日应酬最为热衷的了,我曾经亲眼看见他用红色的记号笔将即将一个月来的朋友生日标注在日历上,当标完以后我看见那张并不大的日历已经是一片红色海洋了。


我问他:“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他的眼珠转了一下,有点得意的对我说:‘“这样我就知道一个月里应付这些生日的花销了啊,不用在他们生日即将来临时抱佛脚了。”


我又问:“可是,生日一定要送礼物吗?”


他有点诧异的看着我,说:“哥几个都送礼物,就你不送,人家肯定认为你不够兄弟啊。“


听完他的话我沉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日都是为了祝福我们诞辰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我们接受着大家送来的祝福,也会在别人的生日的时候送上我们真诚的祝福。


但是当这样的祝福成为一种被绑架了的负担时,我就开始患得患失,权衡着他人的想法和那份被金钱化的情谊,我们在样的枷锁中得到的只是一份程式化的笑脸和一份冷冰冰的礼物。


我们对于生日的期待也从朋友间真诚的祝福变为了单纯对于礼物价值的渴望。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相互送礼的意义真的是太可悲了。

 




当下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常常遭遇各种形式的“交情”绑架。


从社团聚餐、打游戏开黑、送生日礼物,到帮忙带饭、取快递、朋友圈寻校园卡,这些平凡琐碎的参与或举手之劳,正占用着我们的精力,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


明明很多事情是我根本不想做,但是在所谓的“友谊”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只好默默低头顺从。


我们把友谊第一放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我们以为这样就可以换来人们口中所谓的友情。


于是,学习和工作先搁置一下,养生的计划暂缓实施不迟,为了维稳社交圈的牺牲被当作理所应当,应付这些交情的附属品令我们疲惫不已。


每次我们面对这样的绑架,总是抱着“下次再拒绝”的想法,但是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旦我们深陷“友谊”绑架的漩涡,我们就很难再从这样循环之中挣脱。


后来我们习以为常,甚至成为了这类绑架的制造者。




所以我想对那个还被困于这样怪圈的你说:

选择拒绝,并非个人利益至上的寡义,念于交情的正常帮忙依旧是深化友谊的最终办法。


而解决“如何不被绑架? ”这样的问题时,我们不如先走下道德的制高点,解绑自己身边的朋友,再学会判断和拒绝,及时止损,不在“以交情为名”泥淖和漩涡中越陷越深。


毕竟少年时不重来,权衡交情与自我,别让所谓的道德,绑架了我们向往的大学生活。



作者 / 瞿啸天 缪旭

编辑 / 张浩祯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欢迎常来漫游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