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毕业生:“我为什么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 父母:“儿子的万字长信我看了,没有太多感受”

2018-02-01 青年观察家

文 / 在风   

来源 / 莫问大叔(id:mowends)


“爸,妈,我想对你说……”

“你作业做完了吗?”“你老板对你工作满意吗?”“你不小了,该结婚了”

为什么每次想真正对爸妈说些心里话时,总是失望?

看完本文也许就懂了背后的真相。这篇文章将不仅讲述北大生对父母的控诉,也揭开了北大生父母对儿子的想法。大家看看到底是谁的问题?

 01 


快过年了,有人在抢回家的车票,有人却打死也不愿回家。


近日爆出了一封北大毕业生的万字长文。里面写了自己“拉黑父母6年,12年不回家”的真相。


很多人都看哭了。


以下为红星记者采访北大毕业生原话:


“我为什么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


(一)“他们不是照顾我,他们只是想控制我”


从小,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记得小学一二年级时,班里要搞文艺演出,前一天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演出时却只有我没按要求着装。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没被准许。


在穿衣这件事上,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要按照他们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


五六年级时,我对奥数很有感觉,但一开始母亲不乐意让我去。


直到一次在外参加奥数考试回来后,我发现携带的文件夹不见了,找回后发现被人划坏并涂抹。


回到家后,母亲不但没有安慰我,反而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高中时,我曾强烈要求到外面的学校上学,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绝。此后多次争取也均遭到家人拒绝。


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所有的生活圈子,包括朋友,都是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跳出学校的几乎没有。


尽管后来考上北大,但是从小的封闭单纯的环境已经让我丧失了该有的社交能力,与一些同学的难以相处也让我对人际交往不再期盼。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


就在离开前,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而大姨果然像父母一样“照顾”我:不断给我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我同学了解我的情况。


可是他们不知道:这不是照顾,而是一种控制。


(二)

“我向父母求助,却从未得到支持”


成长过程中,我数次“救助”,都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


小学时,因为不会剥鸡蛋,我遭到同学的嘲笑,后来传到家里亲戚耳里,又一次遭到了亲戚的嘲笑,且不止一次。


为什么面对嘲笑,家人从来没有保护过我?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高中时,一次我向父母反映自己调座位后身边环境变得糟糕,希望能得到解决时,我的父亲却把我狠狠骂了一顿,“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


到了高二,我再向他们反映学校的处境,提出想跟校方谈谈时,父亲依然没有支持,而是说“你必须学会跟任何人相处”。


至今难以接受的是大学前的一次旅行,我“被迫”参加父母“邀请”的一次毕业旅行。


旅行团由单位里的几家人组成,带团的是一名年轻导游。一路上,母亲都在不停讲述我如何优秀和培养我的体验,让人很不舒服,尤其是她的表情却是愁眉苦脸。


最为突然的事情发生在当天晚上。导游在安排住宿时,当着全团二三十个人的面提出“这位北大的状元和两位小姑娘一起住,如何?”


我瞬间僵住,不知所措,但我什么也没有说。我的父母也没有搭话。


回到房间后,我问父母导游为什么这么说,却遭到了父亲的一阵教育责骂,“你马上要出去读书了,别人乱说话这类事会很常见的。”


但实际上,我需要的是他们的一个反应。只是,他们什么都没有做。


在我看来,家人所有的“爱”和“保护”不过是保证控制对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持续控制,至于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他们却从未考虑到。


(三)

“攒够失望后,我把他们拉黑了”


2005年春节是我在家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当时即将大学毕业,小时候取笑我不会剥鸡蛋的亲戚来到家里,她看我正在做一件塑料模型就瞟了我一眼,讪笑道,“原来你只有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


因为剥鸡蛋的事,多年来频繁遭到嘲笑,加上大学几年本就因为动手能力原因显得被动,这次我没有忍住,猛地站起来怒视相对。


这次,父母依然没保护我,也没对亲戚说不。之后,自然少不了一场争吵。


自那以后,我没在家过春节。今年2018,我没有回家的想法。


毕业后,我经历了几年不太顺利的工作,决定借着英语优势出国读研。


但父母的“关爱”如影随行,随后就给我找了一位“老朋友”照顾我。


其实我与这位“老朋友”并无共同话题,并且这位“老朋友”身上存在诸多问题,令人难以忍受。


所以我写了封4000多字的信回家,希望他们明白我跟这人的关系,不需要再“照顾”我了。


回信一天后就来了。


我的父亲认为我绝交未免太狭隘无理,要求我学会跟有问题的人交往。


那一刻,我绝望了,他们的反应仍然不以为然,并不顾我的感受。


在2012年前后,我写了一封长长的决裂信,接着,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家”彻底告别。


我不再主动联系家人,也几乎不回复任何信息。这一步,充满无奈,毕竟在这期间他们有太多的机会。但凡有一次他们抓住了,就不至于此。


(四)

“我想获得救赎”


北大毕业后,我进入一家专业对口的机构上班,但我却没有信心。


因为我的动手能力跟不上,交流也出现问题,加上自卑心理,导致很多事情跟不上。


不到一年我选择离开,此后的几个工作也都不顺利。


其实我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弱点”,这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也曾想过到心里咨询机构就诊,但当时国内心理学科以及心理咨询机构并不成熟,这也让他的心理问题无法提早得到解决。


为了解决这个心理问题,我决定转换专业,去攻读心理学,打算之后申请赴美读研。


我希望心理学能够帮我弄清楚自身遭遇的问题,与过去抗争,也希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个性的专业,搞清楚我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到了美国,我常常会不禁想起从前沮丧的事情,很难集中注意力。


逼不得已,我去找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和咨询师足足聊了6个多小时。


咨询师说我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而这些问题也印证了我之前对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猜想。


心理报告出来后,我给父母寄回一份,但他们依旧不以为然,认为是我的责任。


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回国,经历了几份不太顺利的工作,最终在一所高校做起了心理学研究。


比如唤醒一些孩子的记忆、情感、知识,让他们能够分析问题,解决自身遇到的一些问题。


至今我的父母也不知道我在哪。


直到2017年国庆,我收到了父亲的邮件,邮件中,感觉他的语气温和了,说希望和我聊一些我感兴趣的话题。


但我当时什么也说不出,这么多年了,可能真的回不去了……


 02 


面对儿子的控诉,北大毕业生的父母到底是怎么想的?


以下为红星记者采访中的父母原话:


(一)

“我们搞不懂,儿子为何老揪着过去不放?”


看到儿子发来的决裂信,一开始没觉得有啥特别,因为儿子类似的“抱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儿子把这封信称为对家人的“最后通牒”,但我觉得,这算是什么最后通牒啊?


既然是通牒,你总该提出条件吧,总该是不能达到什么条件才会怎么怎么吧!


但我真没想到,儿子与家竟敢真的不回家。我们搞不懂儿子为何会远离?为何不能“举重若轻”?为何老是揪着过去不放?


(二)

“一到过年,我只好撒谎说儿子在美国很忙”


这些年来,无论儿子能否收到,我都会在春节前给儿子发短信,问他回不回家过年?


但是大部分信息都没有回应。


之前我们还有不适应,但近几年,我们慢慢习惯了。


不然呢?我们除了被动的接受还能怎么办?他电话拉黑了,短信不回,也没有什么微信。


每年春节都有人问,你们儿子咋又没回来,我都说他在美国,忙,不方便也没多少时间。


我这样回答是在为儿子撑面子,不然说他和父母决裂了,不回来了?


儿子说我用怪异的情绪来炫耀他的种种经历,但我能怎么说,别人要问,我说什么,说儿子不行吗?


我们想他回家,希望可以和他重新建立起亲密联系。只是主动权不在我们手上啊,是在儿子那边啊。


我们能做的,只有给足儿子时间。


(三)

“我们一直认为他很正常,搞不懂他到底咋回事”


我们都搞不懂他是啥原因。


在我们看来,儿子从小到大,到上大学都是正常的。


有什么问题想法都会给我们说,有一次还主动用别人的电话给我们打电话,回家也会说学校里的情况,甚至还会做几个新菜。


即便是他没有回家过春节的前几年,2008年家里地震,他拿到去往美国的offer,还是从家里启程的,到那边还主动给家里说自己的情况。


对了!自从他在美国做了心理咨询后,加上和“老朋友”的相处不愉快,他就开始不和家里联系了。


这是一个转折事件,总认为我们给他推荐的人不行,是要控制他,也总认为先前的一些其他人比如他的大姨二姨等都是不能交往了,但你不交往就不交往吧,礼节还是要一些吧,他们反正也不会完全进入你的生活。


国内就不说了,国外是完全陌生的环境,我们介绍一个朋友,在必要时候也好有个照管,我们错了吗?这是要控制他吗?


同时,我们也不了解你的学科,也不了解对方是不是专业的人,你不认同,觉得对方在帮助你的过程中有错,你自己改过来不就好了吗?


所以我们真的没搞懂儿子到底怎么了!


(四)

“他说我们控制他,但我反而觉得是控制得不够!”


他说我们控制他,但是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了。


现在他34岁,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控制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控制不够。


我们的确对孩子说了很多“不”,但这些也都是原则上的不。


我们单位是讲政治的,那时候就有一个警示片,里面讲一个儿子犯错后,在生命最后时刻都在埋怨他父母为什么不能多告诉他一些‘不’字,哪些是不能做的。我可能也更多的是在这些方面给他说了一些不,收得紧了些。


对于上学问题,以及个人喜好,我觉得这对他是一种保护。


(五)

“儿子的万字长信我看了,没有太多感受”


我觉得主要问题出在,他是状元,到了北大肯定会有比他更好的人,在大学的后期出现情绪异常。


之后毕业工作,一开始是很用力的,但后续遭遇不顺,又一次出现了情绪问题。


再往后,到美国上研究生,出国时还有很高的目标,前期也还觉得语言很顺利,但后续在专业上出现了无法集中精力、学业出现困难时,也就开始认为是周边的人有问题。


特别是他在看了心理医生后,把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了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上,迁怒于我们。


他的万字长信我看了,其实没有太多感受,他写的还是以前那些事,儿子太放不下了。


毕竟儿子远离这么多年,我其实也有反思。


抛开儿子本身性格中的内向,抗挫折能力不强外,我也在找自身的问题:说不上太多,但我承认,在儿子每次的“求助”上,我忽略了儿子的心理感受。


在过去,我在任何事情中都一律以大原则来要求他,要求他对任何人都应与人为善,却忽略了凡事都有不同。


这些年,我们搬了四次家,惟独没有丢弃的是,儿子从小到大的所有物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手工,都在家里放着。


不管怎么样,我们爱儿子,希望能跟他重新联系起来。


 03 


总结一下:


北大生12年不回家是因为:

  • 从小就感到被父母事无巨细地控制

  • 从小在心灵上就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 为此留下心理创伤,下半生只好自救


而他的父母却认为:

  • 儿子太揪着往事不放

  • 我们觉得儿子很正常

  • 不认为控制了儿子

  • 他去看了心理医生,才把问题迁怒于我们


他和他父母恰恰形成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对比:


  • 他父母认为他所做的: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通俗地说就是“我做的都是为你好,你以后就知道了!


  • 而他认为父母所做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通俗地说就是“为什么你们做什么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不顾及我的感受?


只是,很遗憾的是:孩子在等待父母道歉,而父母在等待孩子说谢谢,最终他们都会失望。


 04 


为什么好好的家庭会演变成这样?


不少父母问:难道为孩子好也有错?


为孩子好,没错,但是过度为孩子好,就有错。


这也是中国式家庭教育最重要的问题:过度关爱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一定程度的担心如果饱含爱意的话,那么过度的担心就等于诅咒。


北大毕业生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父母为他一手包办各种事情,但事前从来不问他是怎么想的,从来没有有效的沟通,从来都认为他的问题都只是他自己的问题,从来都是否定和指责。


很多人特别理解也是因为:


我不是机器啊。不可能什么都按照父母的想法来,不可能什么都做到父母眼中的不出错,更不可能什么事都要经过父母的同意。


我是有血有肉的人啊。有人的感情,有人的做事思维,有人的共通小毛病。我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但是很多时候,父母只是希望我去做他们的兴趣,爱好,包括要表达的情绪也是他们心里想要的情绪才行。



而当有人向父母反抗,就会被套上“不懂感恩”“不孝顺”的帽子。


可是不妨反问一句:生孩子是为了让他感恩?为了让他孝顺你?你生孩子的时候有问过他愿意被你生下来吗?


中国有多少这样的父母,从生下来就把子女当成自己的玩偶和炫耀的工具,却唯独忘了把他当个正常人来看,当成一个独立的人。


父母们,请正视对孩子的教育吧,不然即使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也可能会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05 


那么,什么才是父母最需要做的?


  • 比起质疑孩子,一句“我相信你”更有力量


去年有部非常火的电影《摔跤吧!爸爸》,看哭无数人。


电影说的是一位摔跤冠军的父亲,偶然发现了女儿的闪光点:摔跤。


在重男轻女的社会,他顶住万众非议,让女儿学摔跤。


最终在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女儿站在了世界最高的奖台上。


这部电影令无数人感动的,不是拍得有多好,而无非是它背后传递的关于信任的价值观。


北大生从小连穿衣都不能自己选择,是因为他的父母不信他有挑选的能力。


北大生渴望走出去读高中,却被父母拒绝,是因为他们不信他有独立的能力。


北大生无论走到哪,父母都要安排一个熟人照顾他,也是因为他们不信他有独立的能力。


试问,如果北大生的父母那时候仅仅说一句“我相信你能做好”——现在还会12年不回家吗?



  • 比起力求完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更可贵


我特别记得《爸爸去哪儿》里,有一幕是爸爸们要做饭,让孩子们投票。

 

厨师出身的张亮原以为自己得票最高,结果孩子们都把票投给了林志颖。


就在这时,张亮儿子天天突然跑开了。


张亮以为他闹脾气,很生气地追出去指责他。

 

但很快他发现儿子跑出去是为了寻找狗尾巴草。


因为孩子们的投票就是把狗尾巴草投给谁,谁的多谁就赢了。


而在儿子心里,爸爸张亮就是最好的最棒的,他只是想找很多的狗尾巴草来安慰爸爸。


虽然爸爸错怪他了。


是啊,当孩子的,从来没嫌弃过父母什么,为什么父母总是非要孩子完美不可?总要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去刺激孩子?


请相信,你自己生养出来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 比起物质满足,孩子的内心更需要关爱


北大生不会剥鸡蛋被嘲笑,父母也跟着笑,他们从未意识到其实孩子心里极度抵触这种感觉。


北大生多次写了内心感受向父母控诉,却换来父母的一句“为什么你老是揪着过去不放?”


他们和大多父母一样,关心的是孩子的外在条件,成绩好不好,吃得好不好……却很少关心孩子心里真正在想什么。


在此,我特别想分享一位爸爸的话,有次他的女儿生气时,他轻抚女儿的头发,劝解她:


“亲爱的女儿,你不必非得要开心,也不必总是装傻或是搞笑,你不必强迫自己,好吗?


但重要的是,每一次你感到生气的时候,不要沉浸在愤怒的心情里,好吗?


你要接受它,你要尊重它,你要承认你生气了,然后慢慢放下,之后你的心情就会好一点。


就算你还是不开心,还是做不到,那就顺其自然。


我们依旧爱你,你也不会受影响,你的世界依旧一片光明。


生气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可以生气,你可以生我的气,生妈妈的气,甚至是生自己的气。


只是不要让这种心情支配你太久,因为时间太久的话就会出问题。慢慢放下,克服它,有时候可以直接停下来。大喊发泄,或直接拿枕头出气。


你把它说开,我才知道你的底线在哪。我会尊重你的底线,绝不会越过。但是你得先告诉我,好不好?


—THE END—


 在风,莫问大叔原创专栏作者,个人签名:聪明是最靠不住的东西。


编辑 / 高立茜

来源 / 莫问大叔 ( IID:mowends)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欢迎常来漫游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