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公里牺牲50人,祖孙扎根凉山接力“挖”隧道!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711fh8hh7&width=500&height=375&auto=0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登上海拔2244米的山顶,25岁的李恒站在一个山洞前,沉默许久。
这是老成昆铁路上最长的隧道沙木拉达,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这里时常发生,被西方国家喻为“修路禁区”。
沙木拉达隧道 杨奕钊摄
隧道正上方的字已经模糊,只留下两侧的对联: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攀枝花的钢铁得以运往全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依托它发展了起来。
入职两年来,李恒第一次贴近外公的青春。
对于成昆铁路,有些人不会陌生,小的时候,不少家庭都用过以成昆铁路为背景的年画等物品。
成昆铁路年画
时间冲刷着记忆,现在很少有年轻人知道这条铁路背后的故事了。
1096公里的成昆铁路,平均每前进一公里,就牺牲两个年轻人。
成昆沿线的每一个火车站,几乎都有一座烈士陵园。
在沙木拉达隧道旁,李恒缓缓走进陵园,脚步很轻。
外公说过,每一块墓碑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去年清明节,隧道人母永奇来到这里,意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这个年轻人从没见过外公,只知道他为了建设成昆铁路牺牲,遗体就地掩埋,家人根本不知道葬在哪。
母永奇“激动”又“悲痛”地向家人求证,85岁高龄的外婆连夜赶来,捧着丈夫留下的唯一照片,双手颤抖,把脸紧紧贴在墓碑上。
母永奇的外婆拿着丈夫的照片
当年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参加铁路建设,因为修铁路非常危险,几乎没人报名。
最后,梦想参加祖国建设的外公报名了。走的那天,外婆怀里抱着2岁的女儿,送他到村口。
外公在离家两年后去世。当家人得知噩耗,他已牺牲了半年。
年轻的外婆一人拉扯大两个孩子。
之后的50年,尽管多次搬家,母永奇外婆的房间,一直放着丈夫留下的一口木箱。
过去的艰辛,李恒也从外公那里了解过一些。
机器分解成零件背上高山 来源:成昆铁路纪录片
建设成昆铁路时,一支部队在高山宿营,白天,一场暴雨冲走了战士的被子,夜里,一场大雪又不期而至。
第二天早晨一看,帐篷不见了,战士们蜷曲的身子像一座座雪丘,军号一吹,雪丘里站起了一个个雪人。
有两座雪丘却静卧在雪原中,再也没能站起来……
李恒外公参建的沙木拉达隧道被比作“水帘洞”,没有雨衣,许多人患上了风湿病。
部队能给大家配发的“营养品”只有每天的50克奶粉、100克白糖。
这样他们还舍不得吃,都攒起来月底寄回家。
渗水严重的隧道 来源:成昆铁路纪录片
6.4公里长的沙木拉达隧道,在修建的6年,平均每修建一公里,就有50多名建设者献出生命。
遗憾的是,李恒外公从没坐过他亲手修建的成昆铁路,没等通车,就去了下一个战场。
50年后,在沙木拉达隧道30公里外,他们的后代将修建新成昆铁路最长的隧道。
看到下面的数据,我们或许就能理解,为何那时的年轻人会如此的义无反顾。
成昆铁路行驶在大凉山境内 杨奕钊摄
成昆铁路通车的时间,也是攀钢钢铁出“炉”的日子。
资料显示,成昆铁路和攀钢建设至少影响和改变了西南地区2000万人的命运,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
在大凉山,同样的旅途,坐汽车需要十多元,而火车票只需两元。
中国的“复兴号”高铁时速高达350公里,而成昆铁路时速30公里。成昆铁路穿过的大凉山,印上了深深的贫困烙印。
新成昆铁路的修建提上了日程。
大凉山的一座村庄 李冬摄
当地百姓用塑料布裹窗户。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孩子的身形比城里的同龄孩子小两三岁。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切,一条更快的新成昆铁路在2016年开建,预计2022年通车。
新铁路按时速160公里设计,从昆明到成都,将由现在的19个小时缩短为6个小时。
李恒正是为新铁路而来。
2016年,他不顾父母的反对辞掉大城市的工作,被一趟绿皮火车带到了偏僻山区。
有一个同来的姑娘在去项目地的途中哭了,“离城市越远越绝望”,请求在附近的镇子下车,辞职回家。
还有个小伙子仅入职一天,第二天一早未留下任何言语,离开了。
但更多的人留了下来。
未来的工作比李恒想象中艰巨的多,他和平均30岁出头的小伙伴准备征服的是新成昆铁路“最后21公里”的小相岭隧道。
这里每年有4个多月冰雪天气,150天以上狂风怒吼。
老成昆线绕过了地质最复杂的地区,新成昆线则走直线,“沉睡”半个世纪的难关扑面而来。
小相岭隧道 来源:《成昆青年说》
隧道里机器轰鸣,粉尘弥漫,大家靠击掌、拍肩这些肢体语言打招呼。
口罩不出三个小时就变黑。
“无水硬如钢,有水一滩泥”。工人只能像半个世纪前那样,用铲子一点点开凿,像雕刻工艺品。
有些地方像沙土一样绵软,盾构机、凿岩台车这样的大型现代化设备,很难派上用场。
一捏就碎的岩石 杨奕钊摄
“泡”在水里工作的项目总调度郑冬冬,是个90后。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和工友一干就是10个多小时,连午饭也在洞里解决。
“老成昆人脚底扎了钉子还接着干。”机械队长王定枝,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在洞里一干就是9天9夜。
付出总是有回报,小相岭隧道掘进的速度刷新了我国机械化钻爆施工的历史记录。
偶尔,工作遇到困难,有人喝完杯里的酒,低声说一句“还不如回大城市”。
“大家都不愿逆行,这个国家会好吗?”一旁伙伴说到。
第二天一早,这群年轻人接着劲头十足的出现在工地上。
这两代年轻的建设者太像了。
过去,李恒的外公和战友生活在隧道旁的席棚,30多人挤在石头上的大通铺,在他们看来“为了祖国修铁路,越是艰苦越幸福”。
如今,年轻人用一间空宿舍当“酒吧”,每当完成一段工程,就从园子里摘自己种的菜烧烤,喝几杯庆祝。
李恒在宿舍 杨奕钊摄
热爱健身的李恒还捡了两块砖当哑铃,像宝贝一样带回宿舍。
他羡慕这里的一对夫妇。
为了爱情,妻子周海瑞从城里一路陪伴丈夫郑冬冬来到大凉山。
他们15平方米的“家”里有电磁炉,俩人一起做家乡的烩面。
不宽敞的床上摆着一只半米长的玩具熊,这是“不懂浪漫”的丈夫在工地迎接妻子的礼物。
小相岭山脉 李恒摄
新成昆铁路将在2022年建成,到那时,这条铁路将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实现南下出川的重要通道。
他们祖孙两代修建的两条铁路,将共同拉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通车之日,李恒想带外公重返成昆。
这个愿望他想了半天。
他不确定,那时会不会也像外公一样,没能等到通车,就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扫描二维码阅读新老成昆铁路特稿
扫描二维码观看新老成昆铁路H5
作者 / 李玥 李冬
文稿编辑 / 崔丽
视频编导 / 杨奕钊 李冬
H5制作 / 中青融媒工作室
运营统筹 / 李想
微信编辑 / 张浩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