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酒店的趋势是什么?【环球设计1316期】
未来酒店
近几年,互联网的分享经济正在快速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彻底颠覆了旅游业及酒店业的发展。未来Airbnb 是否会一家独大?未来酒店的设计趋势又是什么?未来酒店趋势又是什么?
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今天我们邀请了华住酒店集团创始人季琦与朱周空间设计创意总监周光明来对谈“未来”酒店,也许你能从两位的精彩对话得到想要的答案。
01 全球化的资讯
周:因全球化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资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速,刚结束被誉为美国春NFL(美式橄榄球联盟)超级碗(Super Bowl),开幕之夜Lady gaga 酷炫的演出马上在各大社交网站上铺天盖地被洗版,而前阵子王菲时隔多年复出的演唱“幻乐一场”会除了现场高画质直播,更用最热门的VR 技术让你如临现场的体验。“科技”、“未来感”,这些字眼跟技术越来越在我们生活中出现,除了便利更带来很多我们以往无法想像的体验。
王菲“幻乐一场”VR 直播 / LadyGaga 与300 台无人机共舞
02 酒店消失?Airbnb 独大?
季:9 年前创立的Airbnb 出来后,私募市场上的估值一飞冲天,超过了所有的酒店集团,而这些酒店集团都是经过好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发展才有今天的,一时洛阳纸贵,私募基金争相投资Airbnb,创业公司纷纷标榜自己是中国的Airbnb,媒体注意力倾泻到Airbnb,酒店业者在惊慌之余,在所有场合也言必提Airbnb。
周:Airbnb 出来后蔚为风潮,旅游好像不去住个别人的家就无法体验什么叫“生活”,酒店集团也是从一开始的嗤之以鼻到后来的如临大敌般,也想要较劲一般的推新产品,如凯悦近年推出了新品牌Centric、卡尔森推出的Radisson RED 以及希尔顿的 Canopy,但我觉得影响最大的还是因智慧型手机以及手机app 的普及跟风潮,Airbnb 的共享方式打破原本的订房体验,可以让你更快速的获取更多的选择,Uber 滴滴解决的高峰时期困难的打车现象,“方便”才是数字化的世界里面,大众趋之若鹜的原因。
季:万豪用他们的购并回答了这个问题,雅高用购并、投资和转型回答了这个问题,华住也用自己的方式在回答这个问题。未来我们出差、旅行,都住在别人家的客厅里?住在闲置的民居里?住在别人家的度假屋里?未来我们出差、旅行希望认识不同的人?希望结识不同的房东?未来我们出差、旅行,希望每一个夜晚都是一场尝鲜和冒险?我们愿意将自己裸露的身体托付给不确定的环境?也许80、90、00 后比较不一样,尤其是他们年轻的时候,开放、大胆、阳光、容易建立信任;也许中国的民居会进化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也许互联网能够筛选出品质好的客房(客厅),也许预算少的人群会愿意凑合在别人家的客厅里,⋯⋯。但是,我坚信:未来依然需要品质稳定、安全可靠、专业的酒店!
airbnb 主打提供无可复制的居住体验
Centric 主打年轻社交牌
03 星级不再是酒店评断标准
周:除却“数字化”,酒店未来要提供怎样的体验?会不会继续存在?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酒店在未来十年还会继续蓬勃发展,但转型是他的必然性,这转型并不是说业者需要提供更有主题或是话题性的产品,而是要更了解他的市场需要的是什么?现在的酒店标准,是从欧美开始然后沿用星级来评断,但这是否真的适合每个国家跟地域性以及文化?很显然并不适用,日本将“旅馆”的服务体验拉上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京都有着300 年传统的“俵屋”(被列为日本“有型文化财”)只有18 间房间,但77 位酒店员工超过一比一的客人侍者比例,馆内侍者们都是爷奶级的,经验老到的他们不但比年轻人更体贴细心,更各个身怀绝技,凭一眼就知道客人的衣鞋尺码,在客人享用晚饭时,已为客人铺好被铺,在浴槽调满一缸最适合泡浴的热水,供客人梳洗休息⋯⋯,种种贴心安排都令客人留下深刻印象。俵屋在服务上流露了传统日本人的细腻心思,建筑也无不体现出传统日本特有的美学触觉,这样的酒店也不是星级可以被评比,但却无一不体现其文化的内涵。
有型文化财「俵屋」,90000 日币/ 一晚起
季:传统星级酒店将会逐渐消亡、演变。这些星级酒店在空间、人力上的极大浪费、低效。传统酒店集团的蜕变随着星级酒店的消亡,不管回报、不管投资、不管效率的三不管管理合同方式将改变。
周:星级的评比方便提供消费者选择,最大的是来自价格上面直观的选择评断,最常被理解的就是“奢华酒店“,但却无法直接提供更细分的分众选择,未来“旅行”会有更多样貌出现,蜻蜓点水般的打卡行程、或是粗暴的购买团,只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是追求“体验”的价值,就好比我去非洲,最有价值的体验是住在一个树屋里面去观察野生动物,去瑞士或是奥地利,我可能就想体验一个顶级的spa 行程,但是如果只是短期差旅,不管去哪里,除了良好的基本住宿品质,我可能最关心的就是是否有免费的WIFI、方便的地点及快速住退房⋯⋯。这些越来越细分的需求,在设计上设计师需要更理解的是市场、是目标群众、必须更敏锐的感知到生活、文化面的东西,消费者对“好”的设计标准只会越高,这“好”不是用奢华或是酷炫的设计来堆砌,而是这个“好”已经变成一种基本设计需求,除了“好看”,消费更大评估的还要适合自己。
Victoria Jungfrau Grand Hotel & Spa(维多利亚少女峰温泉大酒店)首家顶级SENSAI SELECT SPA 便设在此
在非洲肯亚的 Treetops Hotel,为绝佳的观赏野生动物体验,也是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造访期间受封成为女王地点。
04 未来酒店的趋势
季:我试图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展望“未来酒店”:
建筑和立面
过去高档和豪华酒店的牛逼外立面不再是他们独有的标签,会在越来越多酒店应用,包括中档酒店、经济型酒店。就像我们在发达国家,从一个人的衣着很难判断出他的身份、地位一样。
公共区域
过去大部分酒店在空间上都极其夸张,尤以凯悦的超高挑空为典型。当首创者这么做时,是创新,但是,当所有的酒店照搬和抄袭的时候,就是俗套,而这个俗套是以建造成本和空间上极大的浪费为代价。所以,通常酒店都有一个非常空旷气派的大堂,配以豪华的水晶吊灯。在配套上也是求全不怕累。一个标准高星级酒店,往往有3-4 个餐厅(早餐厅、全日餐厅、中餐厅、西餐厅等),会议室若干,大宴会厅,健身房,桑拿房,SPA,游泳池,美发室,小卖部,酒吧,商务中心等。在材料上也是极尽铺张之能事,大理石、水晶灯具、实木家具等,怎么贵怎么来,什么高档买什么,能用进口就不用当地的材料。总之,两个字可以概括:浮夸。
未来的酒店公共区域同样也是“高大尚”,但不同于原先的范式。首先,公共区域要充分,还是要用高层高,奢侈的空间来演绎,比如东京的安曼,在地价如金的地段,生生挖出一个1000 平米*9 米的长方体出来,很震撼!大堂的接待功能退化,Check in counter 尽量小,因为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在移动端完成,比如选房、缴费等,前台最多是身份验证和服务那些不习惯用移动端的客户。
当前台退化成“盲肠”的时候,社交、审美、休闲等功能走上前台。用酒吧、茶室、户外休闲座椅等空间来构成社交功能,一起住店的朋友、不认识的住客邻居,甚至自己一个人发呆,都可以在这样的空间里完成。雕塑、绿化、设计家具、创意软装将会在这些空间里扮演重要角色,使得整个公共区域漂亮、气派、有格调,但不是昂贵材料的堆砌。
将社交功能做到极致的是Mama Shelter,阿姆斯特丹的M gallery 通过设计家具将整个一楼的空间装点得像豪宅的客厅,新加坡的oasis 则引入了大量的绿化和草坪,感觉就是在空中的绿洲。ACE 的大堂就像一个网吧,客人们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上网、咖啡,认识不认识地都会打个招呼,像个大家庭的客厅。全季的大堂虽然空间不大,但是用雕塑、书柜、迎客松营造出一点禅意、一点书香还有一些艺术的氛围,温馨但不夸张。
东京安缦在黄金地段用超高大堂来凸显出自己禅意的优雅态度
Mama Shelter 的的多功能时尚大堂
小客房
精致方便但是空间不大的客房。公共区域大了,外立面气派了,恰恰客房不需要也没必要太大了。按照中国的传统,卧室不能太大。我们在故宫看牛逼的干隆帝的卧室也只是方寸之地。据说这样聚气,太大的卧室显得空旷、冷清,尤其是一个人出差在外,回到一个空落落的房间,更感寂寞和凄凉。把这个做到极致的是Citizen M,房间只有15 平米左右,床是2*2 米的。如果要显得豪华,倒反而要将淋浴间和卫生间做大,要将衣柜、吧台(茶桌)做舒服了。
小客房也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里,将空间切小,客房单价可以下来,好卖。但是,因为牛逼的外立面和公区弥补了不足,不显得寒碜、憋屈。星级标准里的客房标准要求已经过时、落伍。
高科技
IT 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酒店在高科技上的投入不仅容易,而且必须。每个人到了酒店,必须联上Wi-Fi,才感觉跟这个世界还连接着,亲人、朋友、同事好像在就近在咫尺了。半岛的自动化系统确实令一些人赞誉有加,这个系统包括灯光、窗帘、空调、呼叫服务、网络、音响、视频等整合在一个控制面板里。但是做得比较好的还是Citizen M,用一个MoodPad,控制所有的系统,下次入住连锁内的其它酒店,你的偏好都预存在系统里,很方便、体贴。
Citizen M 房间控制MoodPad 面板
艺术和人文
在物质缺乏的年代,人们追求向往的是纸迷金醉式的物质体验,名牌、黄金珠宝、富丽堂皇;而今天,人们更多地向内追求。昂贵的材料、铺张的空间已经不能彰显当代的审美和生活方式,反而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和艺术更能够体现一个酒店的审美和格调。
其实,不管是建筑外立面还是室内设计,都是艺术的范畴,都属于应用艺术。一个好的酒店设计,本身就是一件艺术作品。艺术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区思潮的综合和抽象,是比较高级的意识形态。跟酒店结合,可以很好地演绎、体现酒店的审美情调和价值取向。对于艺术不能做成简单的堆砌——也就是所谓的艺术酒店,那是本末倒置了,酒店的主体还是住宿,不是美术馆。艺术作品应该非常和谐、自然地融合在酒店里,不张扬、不抢风头,客人在前,艺术在后。
人文的事项比较抽象,最重要的是整个布局设计里的人文关怀,而不仅仅是冰冷规范的流程和条规。比如有些酒店前台改成像咖啡店、茶室一样的布局和氛围,就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对客人的人文精神。星巴克咖啡店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他们主张的人文精神。
瑜舍酒店Check in 大堂
周:因为多元、因为开放、千禧一代在近几年已经成为大家所努力讨好的消费族群,要我说全球化在他们身上看到是最明显的反映,因为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家乐于分享,乐于共享,而智慧型手机让大家已经不再满足单一,而是希望可以同时间更多工的完成各种事情,其实便利店崛起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all in one”变成是一种大家所追求的。但回到我前面所说的“地域性”、“文化性”,如果说全球化是让大众都往同一个趋势前进“标准化”,地域、文化性就是造成细分“差异性”最大的因素。
因此在未来酒店设计上我会从 “全球标准化”与“在地差异化”两点来探讨:
“全球标准化”有几的点我们必须要关注:潮流、科技、环保。
“在地差异化”有几的点我们必须要关注:地域、文化、资源。
Instagram、mobike 、wework 分享共享概念
全球标准化—潮流
时代的改变,酒店设计必须在功能上符合大多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所谓的潮流并不是时尚,而是一种与大众与时具进的功能变革。如同我们熟悉的无印良品(Muji)跟优衣裤(Uniqlo),一个用速白简约的设计来告诉你功能、好用是重点;一个则不断开发机能性面料,以穿着的舒适为卖点 ,但两者并非就不兼具美观,而是提供更多搭配的可能性。多功能的大堂,不再只有接待功能,更多是包含了咖啡厅、酒吧、更有活力的社交场所,占据酒店的面积比例会扩大,当喝咖啡这件事已经成为全球化的现象了,所以我们能说他不重要吗?
Ovolo Hotel
全球标准化—科技
科技带给大家更多的方便性,酒店否可以有更多智能的设备,给消费者便利,让业主方可以更利于管理,这是我所谓的科技,而不是说是否要全机器人化的经营。(当然这也可能是另一种体验,但并非大众),如季先生提到Citizen M 的自助check in、模组化的房间、整体合一的MoodPad 控制面板。app 办入住手续、推送优惠券和折扣、移动支付⋯⋯这些只会越来越普遍。
全球标准化—环保
我们居住的地球只有一个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好的设计要更多考虑与环境的保护,酒店设计上是否可以永续,材料的选择是否可以更减少环境伤害,并非不断的替换改造,这是酒店设计必须面对以及重视的责任。
左:新加坡 Oasia Hotel Downtown 的环保建筑
右:伦敦The Athenaeum Hotel 的植物立面墙
在地差异化—地域
酒店的地点所影响的目标客群会更精确,在城市之中我们要提供的是度假体验?还是商务便利?在景点里面我要创造的是怎样的酒店体验?地点影响着要吸引怎样的人、我要提供怎样的产品这特质,W Hotel 很明显在地域上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W HOTEL 广州 , W HOTEL 峇里島
在地差异化—文化
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文化的基础来自于人的生活习惯,在东方喝茶是生活习惯也是文化,但喝茶这件事即便在东方,在中国、日本、韩国就有不同的喝茶方式,在英国午茶文化又来自于贵族与工人的差别,日本的入浴文化则普及到从便宜的胶囊酒店到高级的旅馆都可以享受,文化不仅仅是风格、将文化放进酒店更可以表达出酒店的个性、强调我来自哪里?我是谁?我可以提供怎样不同的体验。
东京安缦充满日式禅意的房间并配备泡汤体验
日本高级旅馆的温泉汤&胶囊酒店的大浴池
在地差异化—资源
酒店是否也可以成为在当地的一个中心,提供与地区性较紧密连结的一个点,是否可以为地区带来更多的消费力,或是其他正面意义。目前最常看到的便是成为大型商业地产配套的一部份,成为当地社区交流的中心(健身、SPA),或又是精神面上的如同ACE HOTEL 与当地艺术家合作,不定期举办各式活动,未来酒店应该要更紧密与当地资源合作,成为区域生活型态的一分子。
安达仕酒店于东京虎之门开发项目配套酒店
季:过去的酒店,在最基本的点上,提供了标准可靠的住宿产品;在高阶位上,代表了一种奢华的生活方式;未来的酒店依然如此,所有类型酒店都要满足“旅人途中的可靠休憩站”这个最基本条件,在高阶位上,要体现最先进生活方式。
我的结论是未来酒店应该是:既有家一样的可靠和踏实,又有家里无法体验的生活和生活方式。
05 未来酒店集团和星级酒店
季:就如同我之前說的传统星级酒店将会逐渐式微、演變,IT 技术投入不再是OTA 的秘诀,也是优秀酒店集团的必须之选;正像万豪购并喜达屋一样,酒店集团要追求更大规模,以拿回(平衡)OTA 的渠道控制权。通常我们认为一万家酒店,100 万间客房将会是一个可以自洽的自循环系统规模。OTA 将会成为一个强势的销售品牌和平台,从酒店管理公司那里蚕食/瓜分利润和话语权;不思进取,坐吃老本的酒店管理集团将会丧失在客户忠诚计划、预订渠道、定价权等传统优势。
OTA (Online Travel Agent 在线旅游平台)
因此,未来能够存续的酒店集团官渠的建立非常重要!在便利性、库存控制、深度服务、价格优势、预订即时确认、支付等方面建立起足够的差异化优势。否则,丧失的不仅是经济利益,而是对于酒店的掌控能力,酒店品牌依然会发挥大的作用,同一个品牌,迭代更新周期变短;新品牌,尤其是生活方式的品牌将会更多地涌现,消费者选择将会更加多元,出现更多小众细分品牌。
华住订房app
周:当“有限成本”是业主最大的考量,而“有限预算”的品质的提升则是消费者的最大的期待,设计师在回应这样的限制时,需要更紧密了解酒店的运营,当面向的族群越大!设计师必须更往后退,对于“使用者”在住宿的体验、功能的配置、运营的考量、是否可以永续,远比凸显“设计”这件事来的重要。我们在设计全季酒店时,“标准化”是我们的目标,可大量复制并且保持质量的稳定度是基本诉求,但“差异化”是我们在设计上的创造出来的体验价值。
我们很荣幸一起完成了3 次产品迭代,除了繼續依循「五德思想─温、良、恭、简(俭)、让」酒店设计的中心思想外,用减法强调了空间的静谧,用加法提升了空间“五感”的住宿体验。
全季上海吴中路店 3.5 版本
06 酒店业的未来
季:Airbnb 其实就是非标住宿的平台,因为成本低、潜在库存巨大,而想象空间大,深得投资者的喜欢。他将会高举共享经济的大旗,乘风拉高估值,占领资本高地。在收割完非标市场后,借助巨大流量,涉足标准酒店市场也是必然。甚至上市后收购传统酒店集团,涉足个人金融、保险、航空等,全方位开展业务,甚至跨界......。其实OTA 也是借互联网的浪潮,拿到风险投资,一点点做大的,我自己就亲身经历其中的。酒店业未来将会是优秀酒店集团、大型OTA、大型非标住宿三分天下,目前的世界前十酒店集团大概会剩下一半。
周:“设计design”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并且过程是建构在大量的情报与分析之下进行,设计是因为人的需求产生,因此人的行为模式、人的习惯,才会有设计的结果。在酒店上的设计更是,一切并非凭空想像,我认为如果设计师只用虚空的条件去创造完成,去炫技,设计出来的酒店最终要面临的就是“人”为主的市场考验,不管业主或是设计师如没有意识到需要呼应“人”与“市场”,而只是一味任性的强制给予自己的想像,这样的酒店就只是昙花一现,最终只会面临淘汰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原创文章,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环球设计
传播全球艺术文化|传承中华民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