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dhaus&Romer喜提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上还有这些遗珠之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世说经语 Author 世说经语
2018年诺贝经济学奖已于10月8日17时45分公布,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和保罗·罗默(Paul M.Rmoer)共同成为本届诺奖得主。在庆祝两位大师喜提诺奖的同时,让我们盘点一下诺贝尔经济学奖遗珠之憾,纪念先贤,勉励后人。
当地时间10月8日,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公布。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该奖授予美国经济学教授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和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Paul M. Romer),以表彰二人在创新、气候和经济增长方面研究的杰出贡献。
威廉·诺德豪斯
研究领域:增长经济学、工资与价格、生态管理经济学、转型经济学
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1967年在麻省理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保罗·萨谬尔逊和罗伯特·索罗。
从1967年起,诺德豪斯一直在耶鲁大学任教,主讲经济学原理课程。1973年被聘为终身教授。 现任耶鲁大学惠特尼·格里斯伍尔德经济学教授和考尔斯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诺德豪斯是美国最有影响的50名经济学家之一,全球研究气候变化经济学的顶级分析师之一。
保罗·罗默
研究领域:经济增长,提出内生增长理论模型
保罗·罗默(Paul M.Romer),美国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他曾被《时代杂志》选为1997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
罗默是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建立者之一。他发表的《以由专业化引起的规模收益递增为基础的增长》、《内生技术变迁》等重要论文,在习惯了“规模受益递减”的经济学界引领了一场革命。
★《知识与国家财富》★
本书以保罗·罗默的文章作为中心,回顾了经济增长这个最古老的难题,得到了肯尼斯·阿罗、卢卡斯等诺奖得主的高度评价,可谓是了解罗默以及增长理论的最佳读物!
专家推荐
专家推荐
沃尔什在本书中报道罗默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故事时,完成了一件令人敬佩的工作。他对罗默的描述十分精确,令人欣赏。同时他深入描述了今天的理论经济学是以何种方式形成的,这种方式对200年以前亚当·斯密与李嘉图提出的问题的进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卢卡斯,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这是在解释经济增长的成败中,强调知识扮演的现代角色的浮现的一本生动活泼的记录。沃尔什的《知识与国家财富》在追溯过去200年间的历史观点时,有出色的表现。并非人人都同意他的观点,但是他们将会沉浸于回顾这段连绵往事时的欢乐中,甚至那些深深投入其中的人,也能从中学到一点新的东西。
——阿罗,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诺奖的遗珠之憾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本年度最后颁出的奖项,也是“最年轻”的奖项,比其他奖项的设立和颁发足足晚了半个多世纪。自1969年首次颁出以来,已有70余位经济学家摘取了该项桂冠。
诺贝尔经济学奖也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尽管获奖者都是经过层层严格评选最后胜出,但在群星璀璨的经济学界,难免有些学者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擦肩而过。由于诺贝尔奖只颁给在世者,所以一旦错过,就是永久的遗憾。
在庆祝两位大师喜提诺奖的同时,让我们盘点一下诺贝尔经济学奖遗珠之憾,纪念先贤,勉励后人。
Stephen A.Ros,斯蒂芬•罗斯,1944-2017,麻省理工学院弗朗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co Modigliani)金融学和经济学教授。他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学家之一,研究过经济与金融领域的多个重大课题。他是套利定价理论的创立者,风险中性定价和衍生品二叉树定价模型的共同发现者。在利率的期限结构、代理理论等方面均作出过突出贡献,发表了近百篇经济与金融方面的论文,出版了四部教材。他的关于风险和套利的思想已成为许多投资公司的基本投资理念。
代表作:《新古典金融学》Corporation Finance
Jean-Jacques Laffont,让•雅克•拉丰,1947—2004,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Institut d'Economie Industrielle,简称IDEI)创始人,新规制经济学创始人之一,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Wells奖得主。拉丰教授同时也是信息经济学和激励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激励理论、规制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代表作:《电信竞争》《激励与政治经济学》
Joan Robinson,琼•罗宾逊,1903-1983。英国著名女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琼•罗宾逊夫人是世界级经济学家当中的惟一女性,而且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女性经济学家。
罗宾逊夫人本来应该有三次理论上的突出贡献而被授予诺贝尔奖:(1)创立垄断竞争理论,(2)发展补充完善凯恩斯理论,(3)创立新资本积累理论。而当年把持诺贝尔委员会的林德贝克等人反对罗宾逊夫人的左倾和社会主义,一直不将奖项颁给罗宾逊夫人。
1983年当罗宾逊夫人去世时,就连她学术上的对手萨缪尔森写的悼念文章中还为她鸣不平。自此,在对罗宾逊夫人的追忆中,除了她天才的思辨、卓越的成绩、犀利的文风以及坚韧的性格之外,还多了两个前无古人的特征:一、她是迄今为止所有伟大经济学家中唯一的女性;二、她是伟大的经济学家中应该获得而没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
Aoki Masahiko,青木昌彦,1938-2015,出生于日本名古屋,日本东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原国际经济学会主席、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日本一桥大学大学院客座教授,1998年获得国际熊彼特学会熊彼特奖,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青木昌彦是“比较制度分析(CIA)”学派的代表。他采用组织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工具,对制度问题开展了深入分析。广为人知的“内部人控制”概念,就是由青木昌彦最早提出的。从2002年起开始系统发表关于“失落的十年”的系列评论,促成了后来的日本、中国乃至全世界重新认识日本的一场新运动。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界,青木昌彦还是最早关注中国经济变革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早在1976年,青木昌彦就到过中国做深入的学术考察。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之际,他更是多次来到中国,还曾受到王岐山同志的接见。
代表作:《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比较制度分析》
Mancur Olson,曼瑟•奥尔森,1932—1998,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他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奠基者,无疑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学术贡献远远超越经济学范围,对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都产生重大作用。
奥尔森于1998年2月19日在办公室门外心脏病突发去世。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罗伯特•梭罗(Robert Solow)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说:“我们大多数人都相当类似,认识其中一个就等于认识了全部。但曼瑟不同,他别具一格。这使我们更加怀念他。”
奥尔森最独特之处,在于他对研究集体行动问题的执著。他一生专门研究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奥尔森看到的是亚当•斯密所推崇的“看不见的手”的失灵。
《经济学家》杂志在其讣告中这样写道:“如果奥尔森没有去世,他的集体行动理论很可能会让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代表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和《权力与繁荣》
Frank Hyneman Knight,富兰克•奈特,1885-1972,芝加哥学派(经济)创始人、芝加哥大学教授,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也是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1930年获得美国著名的古根海姆奖。
他对于经济学发展和经济分析方法的创新做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作为一个古典自由主义者,他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作为一个批评家,他告诫公众,经济学家的知识是有限的,其预测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一名教师,他在芝加哥大学培养出了像弗里德曼、斯蒂格勒和詹姆斯•布坎南这些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代表作:《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
张培刚,1913-2011,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国经济学家,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1934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经济系,194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国立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及研究员、华中工学院建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兼基建办公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教授等职。
当萨缪尔森拿到哈佛大学最佳论文威尔士奖的时候,另外一位获奖人不久后却在大洋彼岸当着一个大学的基建“工头”;当刘易斯因为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更早涉足这一领域的他,迟暮之年才被人们重新发现。
哈佛大学经济学科最高荣誉奖“大卫•威尔士奖”获奖者中第一个亚洲人,与他同时获奖的人是后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他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被总编辑迈克尔•费希尔盛赞为丛书中最具影响力的巨著之一。他还曾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担任顾问。
代表作:《农业与工业化》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国内出版经济类教材、学术著作最为重要的出版社之一,长期关注国际经济学前沿理论著作与经典教材的引进出版。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本套丛书包括了数十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代表力作,至今已经出版70余种。堪称国内最权威、全面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丛书系列。
书名 | 作者 | 定价 |
经济分析基础 | 保罗·A·萨缪尔森 | 59 |
货币稳定方案(第十版) | 米尔顿·弗里德曼 | 32 |
持久和平的经济基础 | 詹姆斯·E·米德 | 32 |
报酬递增的源泉 | 西奥多·W·舒尔茨 | 48 |
经济增长与农业 | 西奥多·W·舒尔茨 | 45 |
货币、信贷与资本 | 詹姆斯·托宾等 | 21 |
养老金改革反思 | 佛朗哥·莫迪利亚尼等 | 46 |
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第四版) | 佛朗哥·莫迪利亚尼等 | 96 |
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和个人选择 | 詹姆斯·M·布坎南 | 75 |
通货膨胀、失业与货币政策 | 罗伯特·M·索洛等 | 22 |
默顿·米勒论金融衍生工具 | 默顿·米勒 | 42 |
投资学(第五版)上下册 | 威廉·F·夏普 等 | 105 |
移民的挑战:一个经济学的视角 | 加里·S·贝克尔 | 19 |
公共问题经济学(第十七版) | 道格拉斯·C·诺思等 | 39 |
交易费用政治学 | 道格拉斯·C·诺思等 | 78 |
理解经济变迁过程 | 道格拉斯·C·诺思 | 35 |
博弈论经典 | 约翰·F·纳什 等 | 65 |
为什么资本不从富国流向穷国? | 小罗伯特·E·卢卡斯 | 42 |
经济周期模型 | 小罗伯特·E·卢卡斯 | 23 |
经济动态的递归方法 | 小罗伯特·E·卢卡斯等 | 68 |
福利、政府激励与税收 | 詹姆斯·A·莫里斯 | 76 |
金融学(第二版) | 罗伯特·C·默顿 等 | 65 |
连续时间金融(修订版)(上下册) | 罗伯特·C·默顿 | 88 |
正义的理念 | 阿马蒂亚·森 | 69 |
理性与自由 | 阿马蒂亚·森 | 78 |
以自由看待发展 | 阿马蒂亚·森 | 55 |
再论不平等 | 阿马蒂亚·森 | 56 |
不确定的荣耀 | 阿马蒂亚·森 | 68 |
惯于争鸣的印度人 | 阿马蒂亚·森 | 58 |
城镇化与增长:城市是发展中国家繁荣和发展的永动机吗? | 迈克尔·斯彭斯等 | 48 |
全球化与增长:后危机时代的含义 | 迈克尔·斯彭斯等 | 48 |
劳动市场规制与就业 | 詹姆斯·J·赫克曼 | 120 |
我们学到了什么?次贷危机后的宏观经济政策 | 乔治·A·阿克洛夫等 | 46 |
现实主义经济学之路 | 乔治·A·阿克洛夫 | 79 |
国际间的权衡交易——贸易如何促进发展 |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 49.8 |
私有化:成功与失败 |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 38 |
东亚奇迹的反思 |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 68 |
让全球化造福全球 |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 54 |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上下册) |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 88 |
三万亿美元的战争: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成本 |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 38 |
经济学(第四版)(上下册) |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 108 |
经济学中的理性 | 弗农·L·史密斯 | 59 |
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 | 丹尼尔·卡尼曼 等 | 85 |
经济学中的经验建模——设定与评价 | 克莱夫·W·J·格兰杰 | 22 |
通向富有的屏障 | 爱德华·C·普雷斯科特等 | 26 |
博弈论讲义 | 罗伯特·J·奥曼 | 32 |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 托马斯·C·谢林 | 38 |
自由企业繁荣之路:重振劳动参与及供给 | 埃蒙德·S·费尔普斯 | 48 |
金融、研究、教育与增长 | 埃蒙德·S·费尔普斯等 | 39 |
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 | 罗杰·B·迈尔森 | 68 |
地理与贸易 | 保罗·R·克鲁格曼 | 48 |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 | 保罗·R·克鲁格曼等 | 59 |
微观经济学(第二版) | 保罗·R·克鲁格曼等 | 79.8 |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 | 保罗·R·克鲁格曼等 | 55 |
克鲁格曼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 保罗·R·克鲁格曼等 | 78 |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八版)上下册 | 保罗·R·克鲁格曼等 | 96 |
公共资源的未来:超越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 19 |
共同合作——集体行为、公共资源与实践中的多元方法 |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等 | 49 |
行为经济学及其应用 | 彼得·戴蒙德 等 | 49 |
递归宏观经济理论(第二版) | 托马斯·J·萨金特等 | 78 |
公共政策中的宏观经济学 | 托马斯·J·萨金特等 | 36 |
经济学中的实验室实验——六种观点 | 阿尔文·E·罗思 | 32 |
理性预期计量经济学 | 拉尔斯·P·汉森等 | 42 |
非理性繁荣(第三版) | 罗伯特·J·希勒 | 58 |
市场波动 | 罗伯特·J·希勒 | 69 |
公司金融理论 | 让·梯若尔 | 128 |
产业组织理论 | 让·梯若尔 | 120 |
金融危机、流动性和国际货币体制 | 让·梯若尔 | 28 |
电信竞争 | 让·梯若尔 等 | 48 |
博弈论 | 让·梯若尔等 |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