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凡尔赛行为艺术家相处,心理学划的重点 | 互动福利

请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2-04-13

这个本应略显疲惫的双十一

因“凡尔赛文学”的出现,平添许多欢乐


“凡尔赛人”の作品和表现
引起了群众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不过,凡尔赛行为艺术家的背后动机
在心理学家看来,并没有什么新鲜
来,先上结论:
和他们相处,读好这三本书足矣

(文末有福利)




01


“凡尔赛人”的文学观


一句话概括“凡尔赛人”的文学观,就是
“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


比如,在乎你的男友,
用“一在(= 15分钟)”的时间
出现在你和闺蜜的面前
比如,哭也要找闪耀又温暖的地方哭
要赚很多很多钱,
去巴黎哭,去纽约哭,去伦敦哭

一夜之间,“凡学”爱好者激增

豆瓣“凡尔赛学研习小组”已有
超过4万成员共同致力于“凡学”研究


02


“凡学”共识


“凡学”研究界已对凡尔赛三要素达成普遍共识

但仍有研习者无法把握其中的度
开帖请教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这是不是凡”
“这是什么程度的凡”
“***组的含凡量怎么样”
“《武林外传》里的韩娟是不是凡学家”

……

据新周刊总结,沉迷于玩梗的网友们,
已迅速将凡学发展出了“凡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见凡是凡。用反讽的形式戏仿凡尔赛文学,炫耀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财富、学识、颜值、伴侣、工作……



第二境界,见凡不是凡。面对这些凡尔赛行为艺术家,顺着他的话说,用装傻的方式噎死他们。



第三境界,见凡还是凡。看啥都像凡,万物皆可凡尔赛。





03


“凡尔赛人”の心路历程


大侠心理(微信号:xinlixinli2014)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凡尔赛人”の心路历程:


1.“凡尔赛人”属于做作,但是还不属于做作性障碍。(做作性障碍是一个心理学专有名词)


2.“凡尔赛人”的人格成分中可能有些表演型人格的成分在。


表演型人格障碍通过夸张的外表,不当的诱惑或者挑衅行为获得其他人的关注。他们需要不断的需求成为别人关注的中心,不然就会变得非常沮丧。


他们说话非常戏剧化,表达意见很激进,但是没有事实和细节来支撑他们的观点。


他们非常依赖伴侣,可能会通过诱惑或者情绪操纵对方。


3.“凡尔赛人”带有部分的自恋型人格成分。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成就。他们认为自己是卓越的,独特的或特殊的。他们的自我价值和成就的高估往往意味着贬低他人的价值和成就。


他们感动于自己杰出的智慧、容貌、声望和影响力,或正在经历惊天动地的爱情。


他们觉得应该只与其特殊才华相匹配的人交往,而不是和普通人。


与非凡的人交往更加支持和加强其自尊。


由于患者需要被崇拜,他们的自尊建立于别人的积极关注,因此通常是非常脆弱的。这些患者往往在意他人如何看待和评估自己。


他们对批评敏感,对困难心烦,并为此感到羞辱和挫败。他们可能会愤怒或蔑视回应对方,或者恶意反攻。为了保护其自尊(夸大),他们会随时撤退或突然接受外界情况。他们会避免可能的失败。


4.“凡尔赛人”并没有显得自己无所不能,可能并不是优越感作祟。


5.“凡尔赛文学”的定义明确表达了,它并非单纯的炫耀。


6.“凡尔赛人”可能有低自尊的自我评价。


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我们的自尊水平各不相同。


社交媒体本身带有「比较」的特质,我们在刷微博和朋友圈的时候,不自觉的将对方吃穿用度和自己进行比较。


与比自己条件好的人比较,叫「上行比较」,上行比较会伤害我们的自尊。


有证据表明,大多数人都会想维护我们的自尊,那么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会进行「社会补偿」来满足自己提升自尊的需求。


凡尔赛文学会将自己的信息不断的暴露出来,可以从侧面证明,他们可能有低自尊的自我评价,同时渴望用更多的、更好的自我暴露,来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对自己的补偿。




综上,凡尔赛文学背后的主要心理原因是:


自恋型人格特征

+表演型人格特征

+维护自尊的社会补偿




04


心理学划的重点


我们应该如何与凡尔赛行为艺术家相处呢?

以下几本书,就是文前开出的“药方”:


自恋的基因

如何识别和应对自恋型人格


[美]桑迪·霍奇基斯 著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被误解的复杂人格障碍,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自相矛盾的是,在这种自大之下,自恋者往往长期体验着一种脆弱的低自尊。其表现为:


◎ 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与赞美,稍不如意,他们就会感到异常受伤。

◎ 他们幻想自己很有成就,拥有权力、智慧和美貌,在他们眼里,自己是最优秀的。因此,遇到比他们更成功的人,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妒忌。

◎ 不能体察别人的情绪,缺乏同理心,因此人际关系常会出现问题。他们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希望别人能围着自己转,并认为自己有权得到这些,因为自己是那样优秀!


与那些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共事或者存在亲密关系的人,经常会被他们那令人讶异的行为上的矛盾搞得很困惑和迷茫,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其自恋需求潜在持久的一贯性。


本书旨在帮助你搞清楚自恋的表现及来源,并且当有人以损毁你自尊的方式利用你的时候,你能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存策略:◎ 认识自己;◎ 拥抱现实;◎ 设立界限;◎ 培养互惠的关系。


理解人性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理解人性》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代表作,以“自卑感”“社会情感”为核心概念,强调个体的多种心理现象,如知觉、记忆、情绪情感、思维和性格,都是以独特的、个性化的方式来表达,并服务于个体所追求的生活目标的。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人类行为的物质基础、内在驱力和发展规律,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性格特征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多种性格特征的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社会情感对个体性格特征的调节作用。


《理解人性》认为个体的行为模式起源于童年早期,自卑感是其行为的重要驱力,它为人们发展社会情感、识别并调整自己性格和行为中的缺陷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照。


自卑与超越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自卑与超越》作为阿德勒的后期作品,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其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论述了十二个主题,即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类与同伴以及爱情与婚姻等主题。他围绕这些主题着重阐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感的恰当追求以取得成就。



END



互动福利


你怎么看待“凡学”?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或段子?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就有机会获赠这三本心理学作品之一。




“在看”,分享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