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外80后博导新著《中国政治的细节》:用多数人能接受的方式说明中国政治丨新书推荐



北京外国语大学80后博导周鑫宇教授的新作《中国政治的细节:一个县的减贫治理》近日出版。作者基于对山西省岢岚县村庄的三次深入调查,通过解剖一个县的减贫实践,发掘“中国之治”背后的细节,揭示中国政治运行的逻辑。


有效的减贫治理是如何在中国政治中实现的?

贫困村庄是如何在中国的减贫治理中被唤醒的?

如何增强村庄的政治动员能力和集体行动能力?

县乡干部为什么能在脱贫攻坚中焕发出政治活力?

国家如何为减贫提供公共产品?

国家政策是如何制定、传导和落实的?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乡村基层政治中如何生长?


本书力求用多数人能接受的方式回答上述问题,说明中国政治。


书中既包含丰富生动的事实,又总结出崭新的理论框架。事实本身引人入胜,格外牵动读者的情感,也促发读者产生比作者更具创造力的思考。


书中始终用与世界对话的眼光观察中国政治,以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和深厚的学理,回应了西方政治学界提出的前沿问题,批评了西方某些学者僵化的政治思维。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书中主要讲了什么?书中有哪些耳目一新的观点?让我们看看作者怎么说。



周鑫宇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政治的细节》自序


周鑫宇(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我曾经写过一本书《中国故事怎么讲》,描述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以及中国应该如何向外界说明自己。在写那本书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写一本新的书,专门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政治。


众所周知,世界对中国政治的看法相当复杂,其中包含着尖锐的观点。因此要用多数人能接受的方式说明中国政治,就需要选择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题目来切入。减贫治理恰恰是观察中国政治的绝佳窗口。不管各国政治观点如何不同,减少贫困是一致的政治责任,也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第一项目标。在这样的议题上,人们更容易抛开政治观点的分歧。此外,减贫是一项综合性的治理工程,可以很好地展现中国政治多方面的样貌。


但即便是探讨减贫问题,我们也仍然面临政治观点的影响。许多西方国家把中国的政治制度判定为“威权主义”,因而中国就算实现了有效的治理,也是威权主义式的治理。就像在遏制新冠病毒传播问题上一样,中国的成功治理似乎总是带有某种政治“原罪”。


这种僵化的政治思维是有害的。在世界上那些被西方判定为威权主义制度的国家,有的实现了很好的治理,有的则治理失败。在被西方判定为民主制度的国家也是这样。与此同时,就连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贫困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困扰美国和一些国家的主要政治话题。


这证明政治制度和有效治理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因果联系。西方明智的理论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但还没有很好地解释这一点。


因而这本书的主题实际上指向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治理是如何在中国政治中实现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但和中国相关,也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但要回答它,我们需要从具体的案例入手。我选取了山西省岢岚县的减贫治理作为分析的样本。在各章中,我展示了5年间多次田野调查所观察到的事实。


岢岚县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岢岚县域减贫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产生贫困的根源,探寻了苛岚脱贫成功的原因。这些内容会让读者心生疑问:“减贫治理的普遍经验是如何在中国政治制度中得以实现的?”


在第二章中,我们开始进入村庄,观察减贫治理中的村庄政治,考察国家政策如何通过村民自治和本地组织行为转变成为村庄的集体政治行动。在村庄这个微观的政治舞台上,我们会发现中国政治不为人们所熟知的许多方面。


第三章聚焦于村庄减贫中的一股特殊力量,考察中国共产党派出的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如何融入村庄,从“外来精英”变成“内部精英”,并决定性地推动村庄政治的改造。这一章像其他章一样描述事实和客观分析,但格外牵动许多读者的情感。


第四章分析县域层面的治理活动,展现了县域党委和政府如何把本地干部调动起来,重塑县域经济结构,并向村庄和村民赋能。对县乡基层政府的了解可丰富我们对中国政府的认识。


第五章描述的事实发生在更广阔的国家舞台上,分析了国家政策是如何制定、传导和落实的,以及国家如何为减贫提供公共产品。这也给读者提供了一幅更宏观的图景。


第六章系统地总结全书的观点,并尝试以中国减贫治理为案例,提出新的理论框架。




本书主要的结论包括:


第一,政治治理需要在一种漏斗型结构中实现。


中国减贫治理是在那些深度贫困村庄中完成的。国家政治、县域政治和村庄内部政治等多方面共同发挥作用。每一个层次上的政治活动都不可或缺,又不尽相同、彼此联系。这证明治理是在复杂的政治系统中发生的。


分析国家政治制度的方法——比如关于威权和民主的理论——大多聚焦于国家层面,因而并不能完整解释与治理相关的政治过程。中国在脱贫攻坚中成功构建了一套复杂的治理系统。我们有必要对此提出新的解释框架。


第二,无论在哪个层次上,治理都需要在复杂系统中推动集体政治行动。


在这些系统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了治理。如何把这样复杂的治理系统管理起来,是世界性的难题。


在中国减贫治理的各个层次上,我们发现了政府“看得见的手”如何推动复杂系统中“看不见的手”以形成政治秩序。也就是说,治理是“有意识的设计”和“自发解决”相结合的结果。全书各章展现出的许多事实都在印证这一点,而这些事实多多少少超出了外界对中国政治的一般想象。



第三,中国减贫治理背后有和其他国家不同的制度特点。


中国共产党在统合整个治理系统中发挥了特殊作用。要理解这种作用,就要超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刻板印象,包括其中一些态度中性的看法,比如认为中国共产党只是“掌握政府权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加强了政府的力量,也加强了社会的力量,并把政府和社会的治理力量统合起来。



这些观点试图回应全世界在治理中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并且希望以中国的案例形成一种学术对话。


这些观点是从中国一个县的减贫治理中提炼出来的,但对在更大范围内思考政治和治理的关系或有启发意义。


我在书的最后较为系统地阐释了相关的理论发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带着这些理论视角从头开始阅读。


研究常常如同盲人摸象,在一定的时间节点上总是难以令人满意。除了理论观点之外,这本书包含了许多生动的事实。事实本身引人入胜,也会促发读者产生比作者更具创造力的思考。


中国读者和其他国家读者一样,渴望知道我们这个国家是如何消除最后的赤贫的伤疤、走向更平等和美好的社会的,为什么我国拥有超出外界想象的治理能力,以及中国的治理可以给世界带来什么启示。这本书始终用与世界对话的眼光来讲述这些问题,但愿它能为读者带来一些与众不同的裨益。


2022年3月





INTRODUCTION作者简介
周鑫宇,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外交、政治沟通、全球治理等。已出版多本专著并发表论文数十篇。
INTRODUCTION内容简介有效的减贫治理是如何在中国政治中实现的?贫困村庄是如何在中国的减贫治理中被唤醒的?如何增强村庄的政治动员能力和集体行动能力?县乡干部为什么能在脱贫攻坚中焕发出政治活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乡村基层政治中如何生长?为什么我国拥有超出外界想象的治理能力?


本书以融通中外的话语方式,分析了中国县域减贫案例中体现出来的“中国之治”。作者基于对山西省岢岚县村庄的三次深入调研,以前沿政治学者的理论视角、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剖析了中国减贫治理在村庄、县域和国家层面所体现出来的政治过程,不但可以让中外读者深入理解中国治理背后的细节,也以雄辩的语言和深厚的学理回应了西方政治学界提出的前沿问题。这是一本少有的既具有大众传播力又能对外开展严肃学术对话的中国减贫研究著作。

INTRODUCTION专家推荐
这本书以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的方式描绘了中国式扶贫中的政治运行细节。中国式扶贫是一种以赋能为中心的扶贫模式,通过对贫困问题的综合施策、精准施策,统筹消除阻碍脱贫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再分配力度不足、机会匮乏、能力不足等因素,提升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脱贫。中国式扶贫既有宏大的战略,也有具体的细节,扶贫干部像种子一样撒播在中国广阔的乡村大地上,和贫困人口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把扶贫政策转化为切实的扶贫行动。
——鄢一龙(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INTRODUCTION本书目录

第一章 山县之谜

1.神奇五年

2.贫困的“基因”

3.寻找政治

第二章 村庄政治

1.唤醒村庄

2.民主的激活

3.组织的蜕变

第三章 驻村扶贫

1.扶贫者

2.群众路线

3.在数字中工作


第四章 县域治理

1.县乡干部

2.政府与市场

3.收入保障

第五章 国家网络

1.中央和地方

2.伟大工程

3.公共产品

第六章 治理之道

1.为什么中国总是被错判

2.复杂的治理系统

3.建立治理系统的政治秩序



INTRODUCTION购买链接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END

↓点点在看,支持好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