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6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三皇五帝的故事线,只有司马迁敢这么编|趣读史记

余少镭 现代聊斋 2019-03-30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君。这是说书艺人常用定场诗,出自明朝说唱词话《花关索出身传》,说的是中国历史的开篇。有史学家把历史分为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半信史时代、信史时代,这两句定场诗全包了。

 

官宣中国史,动不动就是上下五千年,也就是上溯到三皇五帝。三皇哪三位,司马迁说是天皇、地皇、泰皇;唐朝的司马贞说是天皇、地皇、人皇;还有C套餐:燧人+伏羲+神农;D套餐:伏羲+女娲+神农。不一样的组合,一样的神话风味,任拣唔嬲


看三皇的画风如此清奇|网络图片


五帝,是中国历史传说时代的开始。五帝的事迹,零星散见于《尚书》《国语》《春秋》等,更多的存在于民间传说之中,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才系统地进入史册。

 

五帝是谁?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你武侠上脑了。当然,五帝也有几个套餐,司马迁定的是:黄帝颛顼(zhuān xū)(kù)这个组合。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史记》开篇,太史公怎么编五帝的故事线。


说是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也没毛病|网络图片



黄帝:很黄很暴力

 

一说中华民族,还有一搭配:炎黄子孙。

 

炎黄,就是炎帝和黄帝,几千年前在黄河流域的两个部落头儿。几千年呢?司马迁也不知道,有历史学家推断,大概是在四千八百年前。现在我们能确定的是,这位历史学家的数学也是历史老师教的。

 

黄帝,是一个叫少典的部落的后代,据说少典又是有熊部族的分支,活动范围大概在今天河南新郑一带,所以黄帝也叫有熊氏。《史记》则说他“姓公孙,名轩辕”,姓公孙这个我想不通,咋不姓东方呢,不是更符合他的身份吗?至于名轩辕,据说因为黄帝发明了车,所以就把车上的部件给他做名字。

 

幸亏黄帝没发明船,否则我们现在称他,应该就是樯橹氏了。

 

司马迁说,黄帝出生不久就会说话,从小就表现得聪明能干,长大了又诚实、勤奋,有情怀,总之就是一出生就往一个伟人的方向狂奔,长大后理所当然的就成了部族的头领。

 

那时候,原来的三皇之一的神农氏后代已凉了,统治不了天下,各部落就开始互撕,就跟后来的春秋战国一样。这其中,最有实力、闹腾得最欢的,是炎帝和蚩尤。这一闹不要紧,老百姓就惨了,不管哪个生肖年,都猪狗不如。

 

黄帝说这不行,我要收拾这些龟孙子。于是他就开始生产农民,然后点他们去狩猎、伐木、采集、建粮仓、制造工具、军事训练等——对,你当年《帝国时代》怎么玩的,黄帝就是怎么干的。



更神奇的是,黄帝还玩魔兽,他亲自训练了熊、罴、貔、貅、貙、虎等,组成一支魔兽军团,等到他觉得装备各方面都可以的时候,他就率领着人兽大军,在阪泉这个地方,跟炎帝展开大决战。

 

阪泉在哪儿?今天河北省涿鹿县东南。关于这次大决战,传说很多,包括风伯、雨师在内的各路神仙都来玩,魔幻指数不亚于《封神演义》。因为太过离奇,所以司马迁说,我信你个鬼

 

总之,黄帝三战皆捷,炎帝见实在打不过,只好归顺了黄帝。据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现在问题就来了:既然这样,就算两帝并称,也应该叫黄炎黄炎子孙才对,怎么是炎黄炎黄子孙呢?没错,汉之前的典籍确实是称黄炎的,比如《国语·周语下》就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这样的说法(这些家族的衰亡难道是由于上天不眷宠他们吗?他们都是黄帝、炎帝的后裔)。后来又有人说神农氏就是炎帝,地位当然在黄帝之上,于是就称为炎黄了。

 

其实,黄炎也好炎黄也罢,都只是华夏族(后来的汉族)的祖先。秦汉以后两千年史籍中,这个词出现的次数极少,直到清末,民族危机空前,民族主义浮头,改良派和革命党都拿“炎黄子孙”说事,这才成为官宣。但这几年,官方和民间又重新审视这个词,觉得实在不符合民族大团结的价值观,慎用的呼声甚高。


黄帝为全军将士指明前进方向|网络图片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解决了炎帝之后,黄帝带领归顺他的各部落武装,跟蚩尤在涿鹿又展开大战。

 

黄帝大战蚩尤,传说更精彩,CG特效更多。最恐怖的,就是说蚩尤能造雾霾,而他的士兵能在雾霾中作战,黄帝的士兵一头雾水,晕头转向,自相残杀。黄帝一看说,这不是逼我放大招吗。啥大招,号召全军一人一把扇子把霾扇跑?不是,这是现代高科技驱霾法,黄帝只是发明了指南车,为全军将士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打败了雾霾,把蚩尤团灭。最后,蚩尤骨头硬不肯归顺,黄帝也不客气,就砍了他。

 

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就是胜利者的历史。四五千年前,野蛮时代,各族群之间为了生存,争夺资源的战争是经常发生的,跟后来的春秋战国一样一样的,很难说谁正义谁邪恶。总之,黄帝最后把各部落打服了,成了天下共主——其实也就是部落联盟的首领。

 

黄帝的一生,东征西讨,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今甘肃平凉),登上了鸡头山(宁夏泾源)。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湖南)。往北驱逐了一个叫荤粥(xūn yù)的部族(即后来的匈奴),来到釜山(不是韩国,河北怀来境内),向各部落宣示了霸权。

 

我们看黄帝的足迹,在东亚大陆画了一个圈,当时所谓的天下,基本就是后来称为中原、华夏的地方,也是今天中国的腹地所在。

 

最后,黄帝到了涿鹿山脚下,建起了都城,这才算有了一个固定的安身之处。到这时候,他才被称为黄帝。为什么是黄帝,而不是红帝或蓝帝?据说,这是因为他立足天下,就像土地一样源源不断造福百姓,土的颜色是黄的,黄土黄土嘛,所以就号称黄帝。注意,这可是高级黄

 

黄帝在长征路上戎马倥偬,繁殖后代的事业却一刻也没落下。《史记》中说,黄帝生了二十五个儿子,但没说他有多少个妃子。民间传说很多,有的真的很黄,不信你搜一下黄帝御女三千。司马迁只写了一个嫘祖,是黄帝的正妃,传说养蚕吐丝来织衣服就是她发明的。

 

嫘祖为黄帝生了俩儿子,玄嚣和昌意。昌意后来娶了蜀山氏的女儿为妻,生下了高阳。高阳有圣人之德,所以,黄帝死后,没有把天下给哪一个儿子,而是隔代给了孙子高阳。

 

颛顼和喾:我们都是龙套帝

 

高阳就是帝颛顼,司马迁只用了一百字左右概括他的光辉形象,说他为人沉稳,有涵养,智商高,明事理,注重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又制定礼仪,教化万民。一句话,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很硬。

 

值得一提的是,帝颛顼这孙子的活动范围比他爷爷大多了,东到今天日本,西到内蒙西部大沙漠,北到今天的北京一带,南到今天的越南河内,跟蛮夷领袖谈笑风生,为蛮夷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帝颛顼生了个儿子,名字有点怪,叫穷蝉。但颛顼死后,并没有把位子给他,而是由他堂侄子高辛来继位。前面说过,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跟玄嚣是兄弟俩,而高辛就是玄嚣的孙子。

 

高辛即位,成了帝喾,就是五帝中的第三帝。

 

帝喾又是个怎么样的领导人?很简单,把描写帝颛顼的话复制粘贴一下就行,形象方面,可脑补唐国强。



五帝中的二帝和三帝,因为能参考的史料少,司马迁都是一条微博带过。重点是四帝和五帝,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几乎成了伟大领袖代名词的尧和舜。

 

尧是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尧是帝喾的儿子,名放勋,在位时间长达九十年,司马迁说他有“四如”,即“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就是说,他的仁德比天高,又有神一样的智商。老百姓接近他,会感觉到太阳般的温暖;仰望他,就像云彩一样光芒四射(各朝鲜百姓也是这么看他们的领导人的)

 

尧在位超过六十年的时候,觉得自己老了,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有一次他问众臣说:“我死后,谁能接我的位?”一个大臣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当然是您的长子丹朱啊!”尧撇了撇嘴说:“丹朱?算了吧,从小就是个熊孩子,书都没怎么读,让他上位,我们还要不要这个天下了。”

 

又有人推荐共工,尧说共工这个人只会说好听话,心术不正,不能用。这么一说,大家都沉默了。尧急了,说你们啊,现在天下到处都在闹水灾,百姓太受折腾了,要是有谁能治水,应该也就能治国了。

 

听尧这么一说,一大臣又说,那就鲧(gǔn)吧。尧一听,摇头说不行不行,鲧这个人我知道,他干过脏事,不行。大臣说不对啊,我认识的鲧不是这样的,要不您试试吧,先让他治水,成了就把天下给他,不行咱再想办法。尧说,也只好如此了。

 

事实证明尧是对的,鲧治了九年水,结果被水给治了。这时候,尧在位都七十年了,真急了,又对众大臣说:“上天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谁能接我的位,也甭客气,赶紧站出来吧。”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是没人敢站出来,都说不是我们不想,德不配位啊!尧说,实在不行,就不管同姓异姓,不管有没有当官,只要有能耐就行。

 

条件一放宽,众大臣纷纷推举同一个人,叫虞舜,小老百姓一个,三十岁了,还单身未成家,但贤名远播。尧说巧了,这人我也听过,论起来跟我有亲,也是黄帝的后代呢。

 

书中暗表,虞舜的名字叫重华,是帝颛顼的儿子穷蝉的第五代孙。穷蝉没有继承帝位,子孙就渐渐成了平民百姓。据说,舜的父亲是个又坏又蠢的盲人,继母也好不到哪儿去,还有一弟弟,纯粹是个街头混混。一家子除了舜,没一个好人。但舜却能够跟全家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些情况,尧都了解到,就说那这样,我先试试他吧。

 

怎么试?说出来,会让所有单身狗羡慕嫉妒恨,因为尧试舜的办法,就是先把女儿嫁给他,而且还不是一个,是一对——你没听错,尧把自己两个女儿打包给了舜。

 

先别急着嫌弃这狗粮。你想,现在的单身狗恋爱结婚最怕遇上什么?公主病。两个公主同时给你当老婆,要是能治得住,治理天下,咁就湿湿碎

 

过了一段时间,尧发现,可以哦舜,把两个老婆都治得服服帖帖的,一点公主病都没有,既守妇道,又孝顺公婆。于是,尧再给舜一个司徒的职位,让他参与治理国家。

 

三年后,尧就对舜说,我考察了你三年,各方面都很满意,现在我老了,天下你来整吧。舜赶紧摆手说,那哪行,我还差得远呢。尧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要不这样,我实在太累了,你就暂时代理吧。

 

《史记》中的原文,提到尧把天下给舜而不给儿子的时候,有一金句: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给舜,不利于丹朱,但有利于天下;给丹朱,他倒是好了,但会害惨了天下。所以尧说:“我不能把儿子的快乐建立在天下人的痛苦之上。”

 

这就是后世儒家津津乐道的禅让。尧是否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得而知,至少,可以把这话看成是司马迁的思想。也就是说,两千多年前的皇权时代,史家就有天下为公的价值观了。

 

舜是企业管理祖师爷

 

舜执政的亮点,就是能用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禹了。大禹,就是那个治水失败的鲧的儿子,舜并没有因为他父亲的失败而不用他,反而任命他主抓水利。果然,禹得到舜的信任,比他父亲能干多了,大禹治水,大家都熟,先不讲。

 

除了禹,还有皋陶(gāo yáo)、契(xiè)、后稷(jì)、共工、伯夷等能人,都在舜的重用下各显其能,安邦治国,也成就了各自的功业。舜还发明了绩效考核制度,每三年考核一次,经过三次考核,按照成绩升迁或降职,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懒政、渎职的出现。所以,舜应该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祖师爷

 

舜被尧任命时已三十岁了,直到五十岁才代理,六十一岁才正式登上天子之位。他也长命,在位三十九年,刚好一百岁,还南巡,一直到今天广西梧州地界才病死,最后葬在九嶷山。据说,舜死后,他的两个老婆,就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哭成泪人,眼睛都哭出血来,血泪溅在洞庭湖君山的翠竹上,最后都化成了湘妃竹。


娥皇女英|网络图片


舜死了,他的接班人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巧了,舜的儿子也不成材,所以舜在世时也没打算把天下给他,而是给了治水有功、看起来各方面都很能干的大禹。

 

如果这些史书的记载属实,尧舜时代,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太平盛世。这种盛世的出现,除了尧舜这两位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外,也得益于“家天下”这种制度还没根深蒂固,“天下有德者居之”成为主流价值观,才有尧传舜、舜传禹这种禅让制度的出现,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为争权夺位而发生的战乱。

 

但历史是否如此,因为典籍稀缺,考古证据为零,只能等穿越技术成熟才能知道真相了,因为这里面匪夷所思的事情太多,神话跟现实也混淆不清,只能先存疑。从后面几千年的历史来看,我们也很难相信,曾经有过如此胸怀的统治者,怎么突然就消失了,然后,就一代不如一代起来。



-END-



注① 任拣唔嬲,粤语口语,商家用语,怎么挑货都不会生气之意。

注② 湿湿碎嘞,粤语口语,指小意思,小事一桩。





以上,是我给路上读书写的大型音频节目《趣读史记》之本纪开篇,节目除了路读app外,已在喜马拉雅、微信读书、网易公开课全面上线。这是浓缩过、修改过的文字,想全部收听的朋友,可点下面图片链接。全文由著名80后播音主持人刘学播讲,五帝之后更精彩,欢迎免费试听▼▼




按住孙悟空,识别二维码,关注现代聊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