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谭山师说 | 光影定格人生,他让师院的历史“鲜活”起来

小山 信阳师范学院 2019-04-18



踱步于校史室、浏览过学校官网、百度相册,目睹一张张陈列的照片,从黑白到彩色,由花草至万物,都是师院发展的独家记忆,而仔细观察这每一个瞬间,则会发现它的记录者都是同一个人,他就是常常在校园里见到挂着照相机四处拍摄的王存选老师。却不知他背后的有着怎样传奇的故事,更想象不到他为师院付出了多少青春岁月……







情源军区光影点燃梦想





出身红色家庭的王存选老师,深受红色精神的影响。他的爷爷王伯鲁是中共信阳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于1929年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爷爷一生的传奇经历给王老师很大的触动,他始终记着自己的身上 流淌着革命的血液,在1974年高中毕业后,饱含着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往深情,带着对军队的向往,王老师光荣入伍,被分配到沈阳军区后勤部机关当兵。一开始王老师是在俱乐部工作,主要是写标语、放电影,后来王老师被机关里一位资深新闻摄影老前辈看中,跟他学摄影,开始是学习暗房技术,冲洗胶卷放大照片,其后跟着前辈一起下部队采访。王老师有生以来初次接触了摄影,从此也爱上了摄影,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存选摄)



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和前辈指导,王老师的新闻摄影水平提高很快,1978年,他的新闻摄影作品开始在《解放军报》、沈阳军区的《前进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当年,王老师拍摄的《军队奋力救火》新闻图片《辽宁日报》的头版刊登,还被评为《沈阳日报》年度好新闻摄影作品。王存选老师多次被选派拍摄采访党和国家领导人,他曾采访过李德生、洪学智、赵紫阳等,“当时我也就20多岁,很年轻啊,采访前既兴奋又紧张,但因为采访经验挺充足,所以采访时便也逐渐放松下来了。”回想当时的采访,王老师的眼睛带着光,慷慨激昂地说道。在军区10多年的军旅生活,王老师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和新闻摄影打交道,后为了提升学历,王老师参加了1985年的高考,成为了鲁迅美术学院的一名学生,继续深造摄影技术。王存选老师说:“这十几年在军队和学校的学习,给我未来在师院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我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大部分工作。”十几年的沉淀成就了王老师摄影技术的高度,几十年的工作也成就了王老师人生阅历的顶峰。






因为摄影技术出类拔萃,再加上红色背景,在军队中,王存选老师有许多机会可以近距离接触高级领导和国家领导人,他曾采访过国家副主席李德生、抗美援朝后勤部长洪学智、国家总书记赵紫阳,“当时我也就20多岁,很年轻啊,采访前既兴奋又紧张,但因为采访经验挺充足,所以采访时便也逐渐放松下来了。”回想当时的采访,王老师的眼睛带着光,慷慨激昂地说道。在军区11年的军旅生活,王老师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和新闻摄影打交道,后为了提升学历,王老师参加了1985年的高考,成为了鲁迅美术学院的一名学生,继续深造摄影技术。王存选老师说:“这十几年在军区和学校的学习,给我未来在师院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我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大部分工作。”十几年的沉淀成就了王老师摄影技术的高度,几十年的工作也成就了王老师人生阅历的顶峰。



(王存选摄)


(中国教育报 1999年7月22日 王存选摄)



走进师院情怀托起热血




(王存选摄)


1988年7月,王存选老师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也经历了人生中一个重大抉择。拥有部队经历的王老师,原本可以留在沈阳军区工作,但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家乡,进入当时并不那么有影响力的师院进行宣传工作。谈及如此选择的原因,王存选老师坦然的说:“一方面,我当然是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也许它可能无法与辽宁相比,但我的根在那里,那是我的父辈打拼出的一片热土。”另一方面,王老师则认为校园和部队一样,都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充满着活力,学校有着多元文化的地方。直到现在,他依然喜欢与青年相处的活力焕发的感觉。



(中国教育报 2000年4月 王存选摄)


“总体来说,我在师院的工作是十分顺利的。”王存选老师说。军队的多年实践经历,让他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宣传工作经验;专业艺术院校的三年学习,又使他具备了大量摄影方面的理论知识,于是,在进入学校工作后不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河南日报》等多个国家级报刊上就出现了“信阳师范学院”六个大字。当谈到第一次看到自己镜头下的师院发表时的感受,从王老师的语速中我们得知这件历历在目的事有多么令他骄傲。“那时,咱们还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它在《光明日报》上的出现,让整个学校都轰动了”。王老师说,当时的宣传部部长王巍把那期报纸拿到学校处级干部大会上互相传阅。从此以后,“信阳师范学院”与“王存选”这两个名字便在各大刊物上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河南日报 2002年7月2日 王存选摄)



在挂有“摄影工作室”标牌的办公室里,整整齐齐的码放着王存选老师收集的资料,两台照相机静静地躺在那里,诉说着它们与主人的缘分,这里就是王老师办公的地方。在他为记者展示自己的作品时,我们被学校师生的风采所打动,为学校一处处美景所倾倒,这时,他的电脑显示屏上的文件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王老师说这是他在师院工作30年的心血,是师院自1989年至2019年所有的图片资料,单单师院校门变迁的照片就多达二十余张。“当时想到自己退休就要离开岗位了,心中很是舍不得,就动手整理了这些,这么做是对自己工作的见证,是对学校负责,也能够让年轻人充分了解师院的历史”。王存选老师的这番话令在场的人都十分感动。作为勤勤恳恳致力于师院发展30年的工作者,王存选老师不仅见证了师院的成长,更用自己的双手使岁月在这里凝固,让时代风采在这里传承。




(王存选老师电脑桌面的文件夹)


(人民日报 1995年6月28日 王存选摄)


重归校园育人延续责任





热忱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心怀对新闻摄影宣传工作的热忱,王存选老师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了30年,本该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的他,一方面为传承摄影技术,再为学校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摄影水平无人能及,受校领导之托,便继续留校任职,同时为学生授课。王老师不仅仅在宣传工作上一丝不苟,在教书育人上也鞠躬尽瘁,作为教师,他严格要求自己,亲手制作每一份课件,思路清晰、图文并茂,用心程度可见一斑,他带过的学生说:“有许多晦涩难懂的长篇大论,听了王老师的讲解,就豁然开朗了”。对此,王老师认为,摄影作品可以更为形象直观地诠释文字,增加文字的表现力,同时也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从而对读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通过摄影作品来讲解专业知识,学生也更易于接受。



(光明日报 1994年7月23日 王存选摄)


退休后仍奋斗在岗位上的王老师,为传媒学院、美术设计学院、卓越教师班、学生社团的学生上摄影方面的课程,他通过自己的摄影作品和系统性课件,为学生讲解摄影构图、摄影用光、新闻摄影等知识,努力把自己所掌握的摄影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学校这么多年,的确有感情了,想要为学校继续奉献,更想把摄影技术传承下去”。王老师朴实的话语带着力量。同时,在宣传工作上颇有成就的他,也给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新闻的重点在于‘新’”。王老师说,新闻工作者要时刻注意在身边发现有新闻价值的闪光点,哪怕是在细枝末节处。第二,王老师认为我们作为年轻人要充分学习相关知识,只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把才能发挥到需要的地方。退休不褪色,继续发余热。不可计数的照片承载着老师几十年的心血,对摄影知识的传承寄托着他对学生的期望。





(王存选摄)


兢兢业业,勤勉认真,是王存选老师在工作上的最佳写照。30年来,他把所有的赤诚和热血奉献给了信阳师范学院,捧着一颗心而来,不带半根草而去。他观察的师院的每个细节,悉心记录的一点一滴,成为了这个美丽校园的宝贵记忆,而他镜头中的师院,会和他一样,在时代的洪流中挥斥方遒、大步向前!




王存选摄)



     记者手记:采访王存选老师的过程,更多的是在倾听,因为他的内涵和经历是我们远远无法想象的。在讲述过程中,他用自己的动作为我们演绎如何放大照片、如何为学生们传经授教……与此种种,他是一个纯粹的人,心中装着的是带有温情的校园。希望王老师身体健康,希望我们的师院如他所愿,永远灿烂!





(王存选老师拍摄双选会照片)


仔细严谨成就非凡成绩

谦虚慎行铸成卓越品行

老师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去敬重

也是我们应学习的榜样

王老师亦师亦友

 让我们同老师一起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吧






王存选,男,1955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港乡的一个红色革命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入伍,分配到沈阳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俱乐部工作。1985年9月考入鲁迅美术学院艺术摄影专业学习并毕业。1989年6月转业,一直在信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工作。


有任何疑问,欢迎添加小山微信咨询



精彩链接

(点击图片查看)




信阳师范学院新媒体运营团队

文案 / 吴奕璇 周凡琪

图片 / 王存选老师提供

编辑 /  王梦凡

审核 / 刘迪男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