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兴:艺术与区块链互相成就 | 《加密艺术与元宇宙》系列讲座第一期

王兴 服务器艺术 2023-08-24
直播预告 | 空间: 机器,脑和艺术




首期《加密艺术与元宇宙》系列讲座,我们邀请到加密艺术家、数字化合物发起人王兴作为主讲嘉宾,以“ 艺术与区块链互相成就”为题做主题分享,并邀请了中国-意大利当代艺术双年展创始人、威尼斯双年展加密艺术展联合发起人、在3画廊合伙人晓枫,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杨嘎作为讨论嘉宾,独立纪录片导演、艺术家、当代艺术摄影批评人袁园担任主持与三位嘉宾展开对话讨论。

(点击图片观看本期直播回放)

本期推送,我们首先推出王兴老师的主题分享内容,后续将推出几位嘉宾的讨论内容。




王兴

王兴,加密艺术家,数字化合物发起人。毕业于中央美院实验艺术。曾从事影视、游戏等领域概念美术工作,以概念艺术家或美术指导身份参与《封神三部曲》、《鬼吹灯系列》、《大宋宫词》、《上海堡垒》、《八佰》、《侍神令》等作品。主要加密艺术作品《数字巴别图书馆》。



摘要:

1. 艺术与区块链互相成就:

最近20年留给艺术语言的实验空间越来越小。科技方向的尝试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加密艺术更有获得群众基础的潜力。同时也已经有了从创作到销售的产业链闭环。因此加密艺术对艺术整体来看很可能不是一个单点突围式创新。很可能能创造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局面。

同时艺术领域也是区块链落地探索的重要阵地。


2. 当下加密艺术创作实践中的特征:

头部作品已经体现出一些共性:团队作业、产品逻辑、社群意识;

数字巴别图书馆;

加密艺术驱动器。


3. 2021年的中文加密艺术圈证实了什么?证伪了什么?

证实了:加密艺术的叙事在区块链和艺术行业都讲得通。

证伪了:当下想要大规模普及还不可能。易用性和市场教育的路还很长;

把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身份大规模合并不可能。


 

艺术与区块链互相成就
 

说起软件吞噬世界与当下的艺术

2011年华尔街日报发表网景创始人Marc Andreessen的文章,核心观点是软件正在吞噬世界。2011年,谷歌、亚马逊、微软在经济影响力方面已经呈现出明显超越实体经济的特征。
 
可今天回头一看,2011甚至只是软件吞噬世界的开始。
 
在准备演讲的时候,吞噬一词我自己玩味过很多次。我在想这个词背后的情绪是不是负面了点。尤其是面对艺术从业者沟通的时候,大家对科技和资本的话题有冲上去批判的肌肉记忆。这时候再用这样一个词会不会产生不恰当的价值观诱导。
 
我不想把“吞噬”里灌注太多负面的表达倾向,但是又不舍得换词,因为一时找不到一个替代词来传达软件影响世界时候的力量感和不可逆转的状态。
 
我们今天的当代艺术就生存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但有时候我自己会觉得别扭。如果说当代艺术是一种与当下社会生活强关联的艺术,那么当下最重要的社会趋势之一——软件吞噬世界,在艺术工作中是缺席的。
 
是当代艺术处于全盛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力,以至于允许自己忽略这一趋势吗?显然不是。当下并不是艺术的大时代。我认为创作新范式和更深度的参与当代生活是热爱艺术的人要严肃考虑的问题。

区块链刚好能给到一些解决具体问题的机会。

NFT能够在确权、流转、交易等方面帮助到数字形态的艺术,甚至是一切需要数字产权证明的艺术。
 
这一点不展开了,网上大量的内容是在讲这方面。我们今天聊一点更有实验性的部分。
 
区块链本身就是软件吞噬世界时候的一种子媒介,它属于web3的原生语言。就像墨是农耕时代的原生语言一样。这个原生语言可以用来记录交流,古人用墨写信,现在人们用区块链记账。当语言被艺术的使用以后,书信能变成书法和绘画。区块链能变成加密艺术。
 

区块链落地的试验田

就像艺术需要区块链一样,区块链也很需要艺术。区块链技术金融味道浓郁。这让它在落地结合产业的路上一直被限制。因为如果步子太大不谨慎,很可能触发金融风险。但是完全没有实验空间,技术也将一直飘在天上。
 
这时候艺术就是一个很优质的试验田。艺术行业既有它的包容性,有它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又不容易在公众层面引发风险。目前来看,国内监管对这个领域相对宽容。
 
区块链通过与艺术的结合,孕育出一个全新领域之后,会非常有助于接下来的技术实践。能看到一个产业的落地姿势,对其他产业,即是启发,也是信心。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出圈”是区块链行业的一个高频词。能看到以A16Z为代表的全球顶级风投机构频繁投资NFT领域。
 
加密艺术最早期的受众是区块链理想主义者。这些人认同朋克文化,又在加密资产上赚到了钱,这批人是目前的中坚力量。外围是受资本推动闻风而来的加密资产投资者群体。这两拨人共同构成受众基础。再加上艺术家、交易平台,当前已经有从创作到销售的闭环。
 
当然这些进步主要发生在海外。中国加密艺术当前大约处于海外在2019年的阶段。属于早期行业建设期。2019年的时候,opensea日活用户一度是个位数。大约相当于我们数字化合物每天日常的交易用户数吧。后来的事大家看到了,两年间它就发展成现象级产品。

 数字化合物NFT发行数据

 
我最初看到海外加密艺术交易平台做起来的时候,挺感叹区块链和当代艺术这两个孤独的、边缘的人群是撞上了彼此。这里有明显的互相借力,互相成就的空间。

 

当下加密艺术创作实践中的特征

头部作品已经体现出一些共性:团队作业、产品逻辑、社群意识
 
团队作业的例子很多,PAK团队、PUNK团队、无聊猿团队。究其本质,最早介入这个领域的人是用做项目的思路来搞艺术。做项目是这个人群的惯性方式。
 
项目制的作品在当代艺术中也有不少例子。但是与加密艺术中项目制占统治比例相比,传统当代艺术还是以突出个人为主。
 
在另一个维度,由于加密艺术,尤其是将区块链视为表达语言的加密原生艺术,它牵扯到要使用复杂技能。要有艺术家来找到表达欲望的落脚点在哪,要有一个近似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角色来设计作品机制,要有开发者和设计师完成作品制作,要有对外沟通的BD和运营。
 
我不是指每个任务都要有个专门的人,但一个人通常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观察艺术创作的视角拉远。我们会发现纯艺术是一个很独特的工作状态。纯艺术创作者在今天还保持着与几百年前相似的工作方式。我有时候为此感到奇怪。当然,20世纪末期有独立游戏、独立电影两大新艺术,这两个领域除了较晚出现这个共同点以外,就是都有团队创作的特征。
 
从工作方式的脉络上,我们是否可以提出一种假设,即在各行各业高度专业化的今天,团队化是新艺术创作者的基本操作。我挺有好奇心看着一点被证实或证伪。
 
产品逻辑与团队作业一脉相承。因为技术难度大,牵扯到协作、沟通复杂,所以太任性的方式无法推动项目。想要把一个作品做出来,调动大家工作能力,达成价值共识,对参与者负责,那么创作的产品化是不得已的选择。
 
要正视产品化的过程会消磨主创的个人性格。但我并不敢于急着做价值判断。当代艺术中有一个创作脉络专门致力于消减个性。比如新刻度小组,比如天书。而在更纯粹的产品型艺术,比如电影这种形式,我们也能闻得到鲜明的导演风格。
 
社群意识在区块链圈子是有政治正确意味的。这个观念连接着去中心化。落地到艺术实践。我们明显能感受到加密艺术家是有沟通意愿和担当的。这点与传统艺术家差异明显。
 
社群意识会不会让一件作品过分产品化,或者说过分迎合,这是一个值得长期观察的点。每个创作团队的人设不同,这方面肯定会涌现出大量案例。
 
我个人和团队入围双年展的作品也体现了上边三点。我这里想再介绍一下更多作品内容。我觉得这两个作品还是非常有别于常见加密艺术,且带有我们非常看重,非常想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话。


数字巴别图书馆

作品想象了博尔赫斯《巴别图书馆》中的一扇小门。作品包含文本,是对原著的续写,也包含数字绘画,是对文学意向的可视化。

王兴,数字巴别图书馆:小门,2021


小门每20个区块作品会发生一次演变。这种无穷变化由链上图集和Nervos支持。这不是一件传统意义的数字作品或者生成作品。借助链上时间的概念,区块链成为数字巴别图书馆的计时系统,也因此,区块链技术成为艺术语言,而不只是艺术作品的权益证明。
 
关于区块链时间。我想说一些有趣的事情。在区块链领域,人们说一些重要仪式性事件的时候会用区块链时间而非现实时间。在链上,区块链时间往往更准确,更能锁定共识,进而方便协作。常见表达是这样的:以太坊将于XX区块高度发起柏林硬分叉。又或者:比特币将于XX区块高度开启减半。
 
区块高度就是区块链上的时间。具有唯一性,确定性。
 
在区块链世界,人们纪念某个重要时刻也会用区块链时间。比如公链会纪念自己的第一万个,第一亿个区块等等。
 
通过表现时间,数字巴别图书馆有机会映射区块链世界的独立性。这也是区块链世界不同于在线游戏的地方。游戏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因为它不具有自己的主体性。
 
我又想到古代的历法象征着某种苍天与社会的关系。这个关系对内形成统御,对外则形成主权边界。拥有自己的历法,是一个文明拥有独立性的重要标记。因此当我们喜欢使用“区块链世界”一词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区块链时间具有的凝聚共识的力量。


加密艺术驱动器

《加密艺术驱动器》是数字化合物联合佘璐云和Nervina推出的加密原生艺术作品。我们做这个项目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就是探索团队创作方式。

不同稀缺度的加密艺术驱动器
 
作品由链上词库和10,000件NFT组成。每件NFT的持有者有权在Nervos公链上通过行权,为词库增加一个词汇。我们把加词的行为视作共建链上共同知识库。NFT持有者将根据打开作品的时间不同而多次获得驱动器屏幕显示的随机词组,并有1次机会将喜欢的词组固定在屏幕上,这个动作也将被区块链确认,无法更改。
 
《加密艺术驱动器》把链上行权、共建和博弈作为艺术语言。由创作者设置元规则并赋予参与者权力,以此形成共建链上的、去中心化的「共同知识库」的艺术社群。
 
NFT持有者在元规则下拥有充分的主权和自由,这也是用艺术的方式回应什么是「公链」、什么是「共同知识库」。
 
以上两个作品呈现了我们当下的表达冲动,同时也在实验我认为在底层逻辑上更经得起推敲的艺术理念。用一个词概括这个理念叫加密原生,展开讲就是用区块链技术作为语言,区块链技术对于这两件作品就如同油画颜料之于油画。然后作品表达的价值观也来自区块链世界的价值判断。
 
这两件作品没有结束。但目前我没什么信心和激情去发布一张路线图。
 
《数字巴别图书馆》的情况是我想给自己一个相对轻松的、自我的环境去寻找不吐不快的话表达出来。不想在产量和创作路线上给自己约束。我在社交媒体上说的那些有的没的就权当是思考进行中的状态展示吧。
 
《加密艺术驱动器》后续的创作实验集中在市场和呈现层面。比如二级市场上的回购有没有可能变成艺术语言;比如怎么在作品呈现上体现社群属性。这些实验需要展览契机去呈现。所以我们会对可能性保持敏感但不做对外承诺。
 
 
 


2021年的中文加密艺术圈证实了什么?
证伪了什么?
 

证实了:加密艺术的叙事在区块链和艺术行业都讲得通。

由于我们团队天然处于两个行业的中间位置。所以有机会与各类专家去沟通。本来我们对加密原生这样一个跨学科概念能不能很快被接受有所迟疑。结果沟通下来发现,多数人都是一拍即合。
 
这可能得益于艺术领域大家本就很喜欢讨论“语言”、“工具”这类命题,所以有很充分的认知储备;而区块链领域“Crypto native”一直处于价值判断中的优势地位。
 
这个叙事讲得通意味着在此基础上建构一整套创作、批评、展示、销售逻辑都将会有长期生命力。
 

证伪了:加密艺术在国内能够快速扩大受众范围到公众这个层面。

加密艺术当下想要大规模普及还为时尚早。易用性和市场教育的路还很长。国内有太多传销组织借着区块链的名义做坏事。这使得这个技术,这个行业承受着被污名化的困扰。公众因此也持有大量偏见,抵触心理很明显。
 
因此想要一下被公众接受很难。但同时我们看到在一些专业人士集中度高的领域,尤其是金融、科技、艺术领域,大家普遍意识到区块链将会改造自己行业。
 
所以站在数字化合物这样一个机构的角度来看。短期内我们把沟通重点放在这个人群。希望他们会是继区块链社群之后能够给到加密艺术支持的群体。
 
 

服务器艺术以服务人类的智慧与知识生产为宗旨,汇聚艺术与科学、哲学人文各学科领域的精英人脉,打造一个理性思想与感性经验交互碰撞、沟通和融合的跨界空间,以此探讨并追究艺术、科学、哲学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服务器艺术基金会将承载一个跨学科、多媒体的交流平台“呼吸公社”,定期举办跨领域的学术对话、讲座、论坛,以闭门与公开、线上与线下等各种交流传播形式,不断拓展并突破现代社会的知识视界和思想疆域。

同时服务器艺术立足于艺术的当代性、国际性和原创性,致力于探究全球语境下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并以收藏、研究优秀当代艺术作品的新型模式,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在人类知识基因、文化根性和历史文脉上的不断建构和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