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文稿 | 【加密艺术与元宇宙】NO.2:链上,新的现场 (上)

数字化合物 服务器艺术 2023-08-24
直播预告 | 空间: 机器,脑和艺术



《加密艺术与元宇宙》系列讲座第二期,我们邀请到加密艺术年鉴主编、数字化合物联合创始人郭成作为主讲嘉宾,以“链上,新的现场”为题做主题分享,并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策展人郭春宁,艺术家佘璐芸作为讨论嘉宾,独立纪录片导演、艺术家、当代艺术摄影批评人袁园担任主持与三位嘉宾展开对话讨论。



本期推送,我们首先推出郭成老师的主题分享内容,后续将推出几位嘉宾的讨论内容。





郭成

郭成,加密艺术年鉴主编,数字化合物联合创始人。

郭成是一位生活在北京的加密艺术研究者。他曾于艺术管理、媒体、艺术品金融等领域工作,具有全行业视角。2021年联合创办“数字化合物”,进行加密艺术的研究和创作。由他主编的《加密艺术年鉴》已经发布两期,记录了NFT热潮以来的重要事件及中国加密艺术发展状况。由数字化合物出品的“加密艺术驱动器”入选2022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加密艺术专题展“The Time of Chimeras”。



大家好,我是郭成,很荣幸有机会在服务器艺术的平台上与大家分享“加密艺术与元宇宙”的话题。


在上一期“艺术与科技”的讲座中,主讲嘉宾费俊老师介绍了他的作品,并且在节目的最后将话题留给了“元宇宙”,今天我们将主要围绕着“现场”,来展开创作者、观众、社群等领域的讨论。与上次的内容专注于科技伦理和历史发展不同的是,今天我的分享将更多侧重于加密艺术的实践。



创作的现场


今天的时间来谈加密艺术非常特别,因为距离Beeple的天价拍卖刚好是一周年的时间。去年3月11日,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以将近7000万美元的价格震惊了艺术界。《每一天》这件作品被媒体反复引用,也许是NFT领域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了。在过去的一年时间中,市场和媒体的热度制造了一种紧张的情绪。但是直到今天,对于艺术领域的从业者来说,仍然很难理解NFT怎么就艺术了?但是持续不断的热度让这种怀疑很难发声,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美元的成交,当代艺术的秩序显然是被打乱了。
 
《每一天:前5000天》,于2021年2月16日创作


直到今年春节前,2022年1月,维基百科在收录NFT词条的时候通过编辑的投票最终拒绝了NFT Art的词条。现在搜索加密艺术相关的关键词大多会指向NFT的词条,理由是NFT“作为一种区块链技术本身并不存在艺术性。”在NFT词条页面介绍NFT是“是一个区块链账本上的数据单位”“数字资料可以作为虚拟商品所有权的电子认证或证书。”

这件事的起因是Pak的作品《Merge》在超过3万个数字地址的参与下,形成了9180万美元的销售额,引发了这场讨论。对于维基百科的这个结果出现了几种反对的声音。有人认为“忽视这么大的市场规模是不合适的”,也有人希望“真正懂NFT的人来编辑这个词条”,但是这些声音大多来自艺术市场和交易平台项目方的从业者。

Pak作品《Merge》中,买家购买的每个单独单位都可以被结合成为更大的单位
数字化合物在成立之初便开始以meetup小型论坛的形式进行加密艺术的讨论。维基百科的这个结果与我们的认知相似,但是可以更加细分和展开更开放的认知空间。

我们没有办法忽视Beeple在市场和媒体上带来的影响,区块链艺术的探索在2010年前后就在加密人群有所体现,而今天NFT的浪潮全因Beeple而起。它首先是今天时代文化的反馈。今天所谓的NFT“上链”给加密人群之外的创作者带来了一种版权化的可能性,所以很多数字艺术、影像艺术、AI作品的艺术家顺理成章将作品mint到区块链上,成为一种版权的确认。而以Pak为代表的(创作方),本身就是区块链领域的参与者,并且以智能合约的形式进行创作,这种“加密原生(crypto native)”的作品,也更有说服力。在这里我们用“加密艺术”,而非“NFT艺术”或者“区块链艺术”来描述这样的作品。

我们将今天将NFT分为几种类型:

第一,缘起于加密人群的形式探索。

从早期的纸质画作中封装私钥纸条,到悲伤蛙、彩虹猫等网络迷因元素在加密人群中的传播,将代码与形式联系起来是很自然的文化现象。到2019年Larva Labs发布CryptoPunks,在技术上都不是今天我们所谓的NFT(Non-Fungible Token),它其实是一种被修改的FT(Fungible Token)合约。这个修改也直接启发了今天我们熟知的ERC721协议的出现,第一个应用ERC721的项目就是CryptoKitties(加密猫)。所以我们把今天CryptoPunks的高价的原因归结为它是一种“数字文物”,其意义相当于《日出印象》之于印象派。很多人会好奇加密猫为什么没有受到关注,因为它的游戏规则是猫的配对,无限繁衍,到现在为止应生成了200万只猫。不具有稀缺性的加密猫也很难在市场上形成有效的叙事。


CryptoKitties在2017年顶峰的日活超过1.4万,然后刺激了区块链游戏赛道的发展

第二,NFT的兴起开启了图像上链的热潮。

Jpg是区块链领域对NFT的称呼,一张图片加上一串代码就成了NFT。这除了前面提到的加密人群的探索之外,艺术背景的创作者也参与进来,特别是插画师、设计师,包括平面、3D、CG动画创作者等等之前不被认为是艺术的创作者涌入到这个领域,王兴把这个现象称之为“设计师的平权运动”。

对于一个平面设计、3D模型、生成艺术,甚至是观念艺术创作的图像来说,在“上链”之前就已经完成了。NFT对于这些作品来说除了数字证书并不在作品的叙事中扮演角色。这也是维基百科拒绝将NFT纳入艺术范畴的原因之一。当然,数字收藏经济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客观的规模,但是这基本上可以被视为一种早期加密群体对文化的宣言——他们通过购买来表达这个群体的文化诉求。Beeple是最典型的一个,因为这张图是5000天作品的集合,在天价拍卖之后对买家MetaKovan的采访中,他用“工作量证明”来介绍对Beeple价值的判断。而当技术变得亲民,观念铺开之后,后来的艺术家很难挤进主流加密人群的视野。毕竟杜尚在100年前就讨论过“视网膜艺术”的单薄,伴随海量图像的涌入也摊薄了它的稀缺性。

那么,这也引发我们的思考,艺术的发展伴随着技术的改变。在讨论艺术与科技的话题时,经常会谈到几个例子:锡管的发明促成了印象派走出画室,走向户外。摄影术开启了新的艺术门类,“新媒体”从灯光、影像,到今天高清投影、算法生成、人机互动已经被创作者熟练掌握。那么,区块链是否能成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媒介?

第三,“加密原生”,区块链作为媒介。

Pak是更受加密人群青睐的创作者,不管是早期极简形式的组合,还是后来名声大噪的Merge、Censored等作品的发布,每一次动作都引起加密领域的关注。与图片上链最大的不同是,Pak的作品利用智能合约编程,实现它的组合吞并、文字生成等,虽然最后交付给收藏者的形式还是一张图片,但是背后生成的过程完全不同。兼顾形式感和区块链技术的作品笼络起艺术和技术两个人群。

这个方向上的探索不得不提及“生成艺术”这个领域。2019年,Larva Labs发布了一套由抽象符号组合而成的黑白图案作品AutoGlyph,程序生成的极简主义作品受到原生加密人群的追捧,并且价格远超其他加密艺术项目。这个项目用编程语言读取用户哈希数据生成,独一无二的形式也就成为这种风格中的重要体现。紧接着在2020年,Eric Carlderon发布了ArtBlocks生成艺术平台,创作者以编程的方式上传“作品”,并且在观众(同时也是收藏者)mint NFT的时候才能呈现出来。这给创作者和参与者同时提供了不确定性,程序员可以用他们的技能生成图像了,ArtBlock也更多受到技术人群的青睐。


生成艺术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如何用计算机程序模拟生命的实验早就开始了。而今天越来越多参与者有能力通过编程的写作进行艺术的创作,生成艺术受到追捧则是区块链技术民主化的体现。另外,在对这个领域的描述上,ArtBlocks的主页使用了“Generative Design”的字样,而在德国ZKM新媒体艺术中心的展览上,则用CryptoArt的标题进行了包括AB内容的展示。这说明首先设计和艺术的边界变得模糊,其次,这个领域正处在发展的早期,还有大量的空间值得我们介入和进行探索。



创作的现场,生产方式的转变


Pak与中国的艺术家、平台有很多合作,在我的视野当中,ta从来没有以确定身份露面。有人说ta是web3的Banksy,甚至有传闻Pak是Banksy在web3世界中的虚拟身份。从工作量上来说,很显然Pak不是一个单独的人,ta很可能是一个团队。


面对“去中心化”的加密艺术,不仅仅中国艺术家感到疲惫,对于西方艺术家来说也是一样,那就是没有个人能在艺术、技术、推广、社交媒体等等领域同时工作。它必然是一个团队的工作成果,整合创意、编程、媒体宣发等各个环节。当代艺术领域曾经面对着工业化生产的署名权的问题,有的艺术家拥有自己的大型工作室,雇佣大量助手,有的装置艺术家委托给制作公司,那么这些参与者是否有必要参与到最后的署名中来。在《加密艺术年鉴》中我写过一篇《三头六臂的艺术家》,就讨论了今天加密艺术领域创作者面对的身份转型的问题。

成熟的电影工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制片人、导演、演员、摄影师共同完成了电影的制作,同时,剧务、灯光、声音、美术,甚至茶水师傅也将在演职人员表中一一列出,这是对参与者的尊重,也是对创作过程的全景呈现。加密艺术作为一个出现在21世纪高度合作情境中的艺术形式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境,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个现象视为是web3技术推动的民主生态。这也正是数字化合物名字的由来。



展示的现场


当我们提及“数字收藏品”的时候会快速对应到收藏品的“版权”,前面我们在维基百科的介绍当中也提到这个维度的应用。而在具体展示的现场来说,PFP(Profile Pictures社交头像)比“艺术”应用的场景更加频繁也更加日常。


PFP

从CryptoPunks开始,限量10,000件的规模在后来形成一种模式,去年还被称为10K项目,现在这个说法已经基本被PFP社交头像代替了。这种类型的“项目”或者“作品”被所有者用作社交媒体头像,来表标榜自己的身份和他所在的圈层、社群。最有名的CryptoPunks、BAYC、Azuki这些明星项目,分别代表着加密圈OG(老玩家)、时尚人士和加密新贵。拥有某一个很贵的头像象征财富,一个很新的头像代表NFT弄潮儿,也有专门的文化诉求,比如Azuki被形容为东方画风,一些女性主题的作品也被标榜为女性主义。Twitter支持使用NFT作为社交媒体头像助力了一把NFT的热潮,而在艺术领域,我们遇到一些新问题。



钱包作为美术馆

在NFT火爆的2021年,我参与了一个投资NFT的DAO组织,在DAO成员追逐市场热门项目的时候,我从当代艺术的收藏经验出发,建议专门开设一个钱包,进行有美学价值诉求,并且有线索的收藏。

如果观众朋友有参与NFT的收藏经历,你会知道自己的资产和收藏都是公开的,是可以被所有人看到的。区块链去中心化和匿名的特质在用户享有其诸多便利特质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这个特质所带来的暴露和风险。所以有很多大户的钱包都被网友盯着,大规模的转账将成为影响行业动态的新闻。NFT的收藏是透明的,所以在《加密艺术年鉴》的第一期,我写过一段“钱包就是美术馆”的内容。确切地说,钱包是一个美术馆的仓库。从一个当代艺术领域的从业者来说,我更希望自己的收藏是系统的和有价值判断的,那么一些元宇宙资产、地块、wearables等等这些内容就不太适合与收藏艺术品的钱包放在一起。当有人翻看我的艺术收藏,我希望他得到的是一个insider(完全沉浸式)的体验。这个思路甚至被纳入到一些钱包项目开发的过程当中,因为NFT市场热门,有一些钱包开发团队试图在这个领域进行探索,但是后来毕竟不是重要的社交场景并没有成为主流。

拍卖行

艺术品收藏在传统金融中扮演着一个很特别的角色,因为其估价的专业性和交易市场的圈层化,一直被理解为“另类投资”。对于很多艺术品的收藏者来说,也都是匿名的,很简单一点,拍卖行的客户信息是保密的。然而在区块链上,哪一件作品在哪个数字钱包都是可见的,也就不存在匿名性。匿名在于数字钱包和背后的持有者之间并不产生关联。这个属性就牵扯到今天非常底层问题的争论:用户认证(Know Your Customer)和区块链区中心化之间的关系。

2021年3月11日,佳士得纽约拍卖Beeple的一件NFT作品,这对与受到疫情影响以来持续低迷的市场来说是一个开创性的探索,这场拍卖将调动区块链人群的科技新贵,当然最后的结果没有让大家失望,整个NFT市场因为传统拍卖行的介入而成功出圈。据传闻说这场拍卖由将近3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客户进行竞拍登记,在佳士得拍卖行进行了客户身份认证。

佳士得纽约拍卖现场

NFT在传统拍卖行的成功一方面开启了一种新的销售模式,佳士得、苏富比都已经成立专门的NFT部门进行作品的征集和拍卖专场的策划。而对于区块链原教旨主义者来说,暴露的身份信息是违背区块链精神的。但是这种奏效的方式一直推动着市场在这个方向上的探索,在中心化的信息管理和区块链的技术属性之间,今天的从业者用web2.5来形容这种中间状态。

线下展览

NFT声称为艺术,那么我们就从现有的艺术系统中寻求经验,看以现有的机制去驯服这个新的事物。从另一边看,作为新生力量的NFT在市场上表现出如此的活力,也试图通过经典艺术史的叙事分得一块蛋糕。在视觉的美学和创作理念的诉求上几乎是两个平行世界,而实体展览成了这两个平行世界汇合的焦点。

怎么展,展什么?我想大多数人会迅速反应一个满屋子电视屏幕的展览。很直接,但是经不起推敲,如果你有一块Retina屏幕,在家里,在咖啡厅,在高铁上,飞机上“欣赏”(如果NFT值得欣赏的话)你的NFT jpg,为什么要到展厅里来看一块并不那么优质的屏幕呢?所以线下的展览尽量试着拓展感官其他的可能性。

BCA在北京798 UCCA Lab发起了第一个加密艺术展览“虚拟生境”,红蓝配色在空间感受上做文章。同时现场展示了矿机、潮玩以及互动装置。

“虚拟生境——镜中迷因可曾见”展览现场

“刘嘉颖:一个小目标”,在作品的体量和空间关系上拉大观众的现场感,到场的观众都用“震撼”来形容作品。Cryptoart.ai主办的“确实中的冲击”展览用大型的搭建和脚手架等实体的形式加强现场的物质感,圆顶上的灯光装置也强调现场的感受。雷电所策划的“不准停电”在风语筑的支持下达到了非常理想的现场效果,从观念、装置艺术等线索延伸到对NFT的讨论。在威尼斯双年展的展陈方案中,我们希望通过回收加密艺术驱动器的形式来收集NFT,用数字资产的集合表达共同知识,我们希望它用单个手机的显示表达一个这样的文化诉求。



「一个小目标」展览现场

“加密艺术”本身的数字特性很难支撑线下的展览空间。如果过分强调材料、工艺、空间这些装置艺术的因素,则会削弱“加密原生”的诉求。所以现在的线下展览很多是承袭着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装置作品而来,或者穿插其中同时展示,所以在展览现场如果不看展签的话很难分辨哪个是加密艺术作品。这同时也给创作者、策展人带来机会,可能是一些可以拓展和发掘的方向。

元宇宙

这个困扰几乎在2021年下半年被解决。元宇宙的概念在10月成为行业热点,11月Facebook改名Meta把这个热度带上了顶峰。艺术品在空间的展示途径得到了基本的解决,这些NFT艺术终于从钱包可以展示在一个虚拟现场中了。

我们的经验从实体空间转移到元宇宙,元宇宙地产一度被炒作甚至人民日报发文批评。但是基于数字世界根本不受物理的影响,avatar通过瞬间移动(teleport)跳到另外的空间,所以实体经验中的地段、核心在元宇宙中都少有约束。

同样对于艺术展览来说,数字图像,或者数字资产不需要仓储、运输,搭建和布展变成一种用键盘和鼠标操作的游戏。对于观众来说,数字图像,特别是被压缩过的数字图像更不存在一种凝视(gaze)的观看。那展览就变成一个社交场景,一个avatar的社交场景。“艺术”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费了。


 
 

服务器艺术以服务人类的智慧与知识生产为宗旨,汇聚艺术与科学、哲学人文各学科领域的精英人脉,打造一个理性思想与感性经验交互碰撞、沟通和融合的跨界空间,以此探讨并追究艺术、科学、哲学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服务器艺术基金会将承载一个跨学科、多媒体的交流平台“呼吸公社”,定期举办跨领域的学术对话、讲座、论坛,以闭门与公开、线上与线下等各种交流传播形式,不断拓展并突破现代社会的知识视界和思想疆域。

同时服务器艺术立足于艺术的当代性、国际性和原创性,致力于探究全球语境下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并以收藏、研究优秀当代艺术作品的新型模式,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在人类知识基因、文化根性和历史文脉上的不断建构和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