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锦彩播报】杨洁老师传授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网络媒介素养

与你分享的 锦彩文传 2023-01-17

掌握新媒传播特性,增强鉴别选择能力

杨洁老师传授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网络媒介素养



       12月15日晚7点,成都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21年秋季文心讲坛系列讲座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质”讲座在忠孝大楼207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四川大学硕士,资深传媒人,曾任四川日报评论员、编辑,现任教于成都锦城学院文传学院的杨洁老师,共有372名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杨洁老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首先,杨洁老师先引用案例“千万别说‘北京有点热’”,引入第一个主题“媒介素养的内涵”。接着讲到,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多种多样的媒介信息时,自身对于不同信息的选择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错误信息的质疑能力和评估能力以及对于信息的创造能力和思辨能力。简而言之,该定义包括三个层面,即获得信息的能力、解读信息能力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然后,杨洁老师对这三个能力层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说明,并提出了第二个主题“信息茧房的存在”。信息茧房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中,基因个体兴趣去关注对应话题,继而实现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资讯终端的定制,这种定制一旦成为习惯,就会使得对应行为主体关注的点成为“一潭死水”,继而使得个人信息触角难以生长起来,久而久之就会将自己禁锢在对应的信息茧房中。讲到这里,杨洁老师引出“抖音”和“今日头条”两个软件给同学们进行了形象的分析,她讲到:“无论是抖音,还是今日头条,人如果沉溺于此,就会掉入一个大数据推荐算法下的陷阱——信息茧房。”此外,杨洁老师还利用“对某社交网站上25万条关于美国政治的内容进行分析的结果”图,来说明根据意见不同,人群明显分成了两组,只有持相同意见的人之间才能有相同信息的交流。杨洁老师不仅解释了“信息茧房”的概念,提出了它的两个危害,还对这两个危害进行举例分析,并引用阿马蒂亚·森的话,“考察一个人的判断力,主要考察他消息来源的多样性……”来告诫同学们应“从信息茧房中挣脱出来,化蛹成蝶,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紧接着,杨洁老师讲解了网络暴力面面观。杨洁老师首先展示了一份研究调查报告:近八成的高校大学生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群人凑热闹所产生的非理性行为,近二成的认为自己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网络暴力事件的影响,包括情绪、说话方式等,近五成的认为自己会受到部分影响,例如影响对事件的判断。其次举出了某考生遭到网暴、鸿星尔克消费事件以及成都四十九中事件的实例,进一步阐明了网络暴力给社会大众的影响,并着重强调了网络暴力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暴力会影响大学生的思维认知、价值观念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讲座最后,杨洁老师讲到了碎片化思维习惯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碎片化的思维习惯本质是一种思维能力的退化,它的主要表现为精力集中难度大、注意力日渐衰减,长文阅读能力下降、阅读耐性趋低,深度思考能力弱化、思维惰性增大和认知负荷增加、认知能力削弱。除此之外,杨洁老师还列出了四个改正碎片化阅读习惯的方法,并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能够意识到碎片化弊端的群体,主动加强系统的学习和进行深入地思考。

在讲座提问环节,2021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6班的刘暄同学问到:“新媒体时代发展如此迅速,很多新媒体产业紧跟时代的潮流应运而生,那么您认为作为新媒体人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算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杨洁老师倾囊相授,欣然回答到:“我们应跟随新媒体的脚步,去掌握相关方面的新的思想、新的潮流、新的技术,但跟上始终不能改变,强调新闻的真实性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原则,因为新媒体时效性的增强可能会造成假新闻泛滥等问题。” 

晚上8点50分,本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质”主题讲座圆满落下帷幕。


往 期 推 荐


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锦彩文传


总编辑 | 特木热

执行总编辑 | 戴思琪

责任编辑 | 张钰 王彬雁 陈艾淇

图片来源丨张砾元 李竺蔓 谢妍芸

邮箱:wcnews@163.com

夸父网:http://lm.scujcc.edu.cn/

抖音号:61420594

文学与传媒学院全媒体中心


锦彩文传

全媒体中心抖音号

欢迎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