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人好事】万盛这个“80后”小伙为民捐送26万元

2018-01-26 万盛黑山论坛

“蓝戴乾回来了,还给我们带了好多东西。”1月5日,在关坝镇凉风村幼儿园前面的院坝里,村民们正排队依次领食用油、洗衣液等生活用品。

大家口中的蓝戴乾是关坝镇凉风村村民,经过20多年的打拼,如今的他已是一家集团公司华中运营总部的总经理。这次回乡,蓝戴乾不仅给村民们送来了价值6万元的生活用品,还为凉风村捐赠了20万元善款。

艰难求学 种下感恩心

“凉风村的变化简直翻天覆地!”万盛日报记者在采访蓝戴乾时,他发出了如此感叹。他说,以前的凉风村很贫困,大家的日子都很艰难,如今,家乡大变样了,他感到非常开心。


蓝戴乾1983年出生于关坝镇凉风村立梓林社的一个农民家庭。一家6口人,全靠务农勉强维持生计,生活十分艰苦。

“小时候,家里穷,拿出150元学费供我读书都很困难。”蓝戴乾告诉万盛日报记者,每次要上学的时候,家里经常需要向左邻右舍借钱才能勉强凑足学费。

提起那段求学经历,蓝戴乾颇有感触。他说,当时家里离学校很远,早上4点多就必须出门,打着火把,披星戴月艰难上学。为解决上课期间的吃饭问题,蓝戴乾常常在附近的村民家“蹭饭”,而村民们也很乐意为他添一副碗筷。

“村里人都很淳朴、善良,在我困难的时候,他们常常帮助我,现在有了一点小的成就,回报家乡是应当的。”蓝戴乾说,凉风村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的成长离不开家乡父老乡亲的帮助。

在外漂泊 思乡月更圆

1998年,16岁的蓝戴乾初中毕业。揣着150元,他毅然离开凉风村,开始闯荡“江湖”。“那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出去闯一闯,要看看外面的世界。”蓝戴乾说,经过20多个小时的辗转、颠簸,他终于到了广州。

“我记得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厂里做小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也就400多块钱。”回忆起那段漂泊在外的日子,蓝戴乾感慨万千。

之后的5年里,蓝戴乾没有回过一次家。踩人力三轮车、摆地摊、当服务员……这些蓝戴乾都做过,由于没有学历,没有人脉,他在举目无亲的广州吃尽苦头。

“在广州生活的5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吃苦。但每当我熬过艰辛的时候,就特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蓝戴乾告诉万盛日报记者,对很多离家游子而言,回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生于斯,长于斯,便钟情于斯。但想归家,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父母渐渐老去,在外漂泊的蓝戴乾心中挂念更甚。2002年,蓝戴乾回到重庆。此时,重庆发展势头迅猛,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重庆成为西南地区一颗强势升起的新星。看到这,蓝戴乾回乡发展的想法越发强烈。同年,他回到重庆。

2007年,机缘巧合下,蓝戴乾进入了重庆红瑞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从一名小小的员工,凭着自己积累的经验和吃苦耐劳精神,一步一步做到了该集团公司华中运营总部的总经理,事业如日中天。

“我今天的这些成就,得益于生我养我的凉风村。我很感谢这片土地,也希望自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馈乡民。”蓝戴乾说。

心怀故里 善举情谊长

2018年1月5日,蓝戴乾回到凉风村,这次回来,他给凉风村带来了一份“大礼”:20万元的善款和价值6万元的生活用品。其中,凉风村18户困难群众现场收获了共计4万余元的善款,村里的每户人家都领到了洗衣液、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我由于双腿残疾,常年行动不便,能收到这笔善款和生活用品,感觉心里暖暖的。”村民犹张华说道。

“剩下的16万余元,我们准备用来成立帮扶基金,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把钱用在更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身上。”凉风村村民委员会主任翁光福告诉万盛日报记者,蓝戴乾在外打拼不容易,每一分都是血汗钱,不能随便挥霍,要把这笔善款用在刀刃上。

翁光福说,这几年,蓝戴乾每次回家都要给周围邻居带点东西,不是防寒保暖物品,就是大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每次他都让自己的哥哥蓝戴洪出面,从不提自己的名字。

“我喝凉风水、吃凉风米长大,赚了点钱回报家乡是理所当然的。”蓝戴乾说,家乡将他养大,山山水水培育了他,无论走到哪,他都不会忘记这个温暖的故乡。

万盛新闻网高丽萍

猜您喜欢

 昨天晚上灯亮了

【 搞笑档】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

【音视频】我的上司是个gay-第二篇

身上有一宝穴,它是女性的抗癌穴、长寿穴、快乐穴,有时间就按一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