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峰范易武,诉说一个茶叶国度的繁盛



易武正山,葱郁而苍茫,每一片叶子都透着自然的韵味,每一阵风都散着茶叶的清香。


从海拔 656 米到 2023 米,空气、温度、湿度、土壤……造就了云南茶叶生长的秘境,瑶族、彝族、傣族、布朗族、汉族……茶,是他们共同的信仰。散落的浮雕、石碑、石路、茶庄,诉说着一个茶叶国度的繁盛。



“易武正山”就是易武山,过去称慢撒山(八十年代,慢撒山的北山定名曼洒山,南山为易武山)。1958年末,易武、勐腊两县合作为易武县,县府设勐腊,1961年易武县更名为勐腊县,沿用迄今。易武,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东北部,易武是傣语的译音,“易”意为“美女”,“武”意为“蛇”,“易武”全意为“美女蛇所在地”。



据《普洱府志》记载:“云南迤南之利,首在茶。而茶之产易武较多,茶味易好”。清道光十八年(1839年),道光皇帝御赐给贡茶的进士车顺来“瑞贡天朝”匾额。历史上,云南茶被澜沧江分为江内,江外两个茶区。易武等六大茶山为江内。所产的茶为“山茶”。勐海,南峰为江外,所产的茶为“坝茶”,“坝”为傣语,平坝丘陵盆地原野之意。



易武人,终生都以茶为伴。出门,村寨周围就是茶树;上山,更是满山茶园、茶歌……他们,天生就过着一种回归自然的隐居生活。



峰范易武,自然有度。山林,粗犷、豁达和繁茂;湖泉,轻盈、透彻和温润;村寨,宁静、祥瑞和质朴。



易武种茶、制茶历史悠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集茶叶种植、采收、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易武曾有过200多年茶业的辉煌。



尤其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以易武为核心的部分茶山得到了较快发展,并于道光至民国年间达到“入山作茶者已十数万人”的鼎盛时期。当时易武和倚邦年产茶量逾十万担,被朝廷指定为贡茶生产区,每年向京城进贡茶。



1845年,普洱府为了方便贡茶,用官银修了一条宽六尺、长240公里的石板道,从易武经倚邦一直铺到普洱,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茶马古道”。一时间易武地区商贾云集,马帮塞途,成为普洱府六大茶山中最大的制茶中心和贸易集散中心。



龙润茶制茶大师们,遵循自然,传承匠法。以专注、笃定,精益求精的制茶之心,承袭了时间、自然与茶叶的本真,从而蕴化出麻黑至香、高山至润、弯弓至柔、落水洞至韵、刮风寨至甜的韵味。



峰范易武,自然风味。一茶,品五山!

以上内容为广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