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快乐成长,留点儿空间 | 儿童节特辑


今天是儿童节,孩子们都在欢度这个久违令人兴奋的假日。

家长们喜忧参半:这群小神兽刚刚回笼咋又放出来了......不过能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好像也不错以至于小红今天饭点出门时看到茫茫多的家长遛娃,唯有“避其锋芒”。

饿着肚子的小红决定整点活儿,来聊聊两个和孩子相关的事情。一个好的,一个坏的。

先来一套组合动作,大点儿的孩子应该能看懂:

Ctrl ↑↓←→QEQE右键。

说人话,那就是:安静、靠近、探头、瞄。

比如:

    
教室小窗口里,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寂寥身影,是某些同学不太愉快的回忆,甚至被称为“童年阴影”,说自己失去了个人空间,但事实上,那多半源于他们不太老实的曾经——好好上课,根本就不会留意、更不会在乎谁扒着窗户在看自己。反倒是老师在自己课余的个人时间,因担心孩子们没有认真听讲而“暗中观察”,小红相信更多是出于责任心。
另一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有些公众人物(特别是明星)对他们的孩子的保护做得非常好,尽可能不让外人打扰。但也总有部分媒体“长枪短炮”围追堵截,希望能拍到一些独家爆料。这种取材方式且不谈是否“敬业”,但却实实在在影响到他人的正常生活,挤压了其个人空间。小红认为不大妥。
这种空间被挤压甚至被剥夺,在小红熟悉的领域——生物界,变得更加可怕。



前些日子,小红在微博收到这样的提问:
这里小红就统一回复大家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野生动物拍摄的圈子内,长期存在一些诱拍、圈养摆拍,甚至为拍出“完美”作品而伤害动物的现象——和我们懂得用言语、甚至诉诸法律去保护孩子不同,动物们不会说话,也不如人类那般“聪明”。部分具有“侵略性”的拍摄行为,比如近距离拍摄动物巢穴,可能会导致动物受惊应激而作出异常反应,如放弃巢穴等,直接或间接地致幼崽死亡,这一点在鸟类中尤为明显
2015年,人民摄影微信公众号发的一条《如此拍鸟 令人发指》当日点击率破万,引起社会各界热烈讨论。到如今,有很多观鸟爱好者摄影社群,摄影师们彼此都立下不成文的约定:不拍、或尽量少拍雏鸟
关于这一点,红树林基金会(MCF)也非常慎重,我们在野外进行专业的物种调研工作,或带领公众活动时,首先会做好个人防护,其次在着装上也尽量选择对动物刺激较低的颜色,避免惊扰。在记录雏鸟状态时我们会选择在远距离进行拍摄和记录,或在发现动物及它们可能出现的位置安放红外摄像头,减少人为的影响。
希望大家也不近摄动物,为它们保留一定的空间,尽可能让它们有一个不被打扰的愉快童年。
那么鸟儿们有没有需要我们打破距离、伸出援手的时候?当然有——那就是科学救助。在繁殖季,可能会遇到晚成雏鸟不慎离巢的情况,这种时候要怎么处理呢?请看我们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和深圳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一起绘制的图解:
可以保存下来噢!
下面听听我们公园伙伴的解析:
首先观察鸟类的生长阶段。我们把他简单区分为雏鸟,幼鸟和成鸟。刚刚孵化出壳至离开巢之前我们称之为雏鸟,这个时候它们需要亲鸟的照顾和喂食,身体虚弱。当小鸟开始学飞,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时我们称之为幼鸟,当小鸟把羽毛梳成大人模样,能够自由飞行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之为成鸟。区分判断鸟类的不同生长阶段是学习如何处理鸟类落巢和受伤的重要基本知识。
观察鸟类周边的环境能够帮助我们判断鸟类需不需要我们救助。当我们发现雏鸟掉落在鸟巢附近的地面,我们可以尝试送回巢中。如果雏鸟的巢已经被破坏,则可以尝试联系救护中心进行救护。幼鸟常常会在学飞过程中不小心掉落,这种情况我们大可不用担心,因为小鸟的妈妈很可能就在小鸟身边,可以将它们移到安全的地方。如果遇到受伤的成鸟或者幼鸟,则需要联系救护中心进行救护。
鸟类很容易因为人类干扰而产生应激,当我们完成了这些步骤后,在救护中心工作人员来之前,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初步工作的操作,为鸟类提供一个安静的场所。

希望大家培养对自然万物的爱护之心,为它们保留成长和生存的空间。
最后,祝大小朋友儿童节快乐!


【瞰点】是一档新栏目
希望带大家在更高(也可能更奇特)的角度
看到更多人和自然的趣事和热点
欢迎多给小红提建议噢

推荐阅读

答案在自然,也在我们心中(结尾彩蛋)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这个春天,我们“云相聚” | MCF双月简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