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a在学界大咖陈尚君口中“媲美仙山”,一起来解密这座神秘的名山吧~

神秀天台 2022-05-11


问我今何适  天台访石桥


近日,“和合文化百场讲坛”走进上海,被学界称为“大唐神探”的陈尚君教授,以诗为线索,为大家带来了“会入天台里,看余渡石桥——唐诗之路与天台山”专题演讲。
快搬好小板凳,跟小编一起来听听“大唐神探”如何解密唐诗与天台山的故事
有视频有真相小编还帮你整理了陈教授演讲的部分内容↓↓↓

《会入天台里,看余渡石桥

——唐诗之路与天台山》


唐诗是活生生的,唐诗是行走的,唐诗表达了中国文化最鼎盛时期的辉煌成就。唐诗之路的研究是唐代文学、唐诗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天台山在唐诗文化中地位特别重要。“会入天台里,看余渡石桥”是宋之问诗句,这首诗是题杭州灵隐寺的,其中“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唐诗之中的名句,但是到了最后,是说我要去台州,我要去天台山,我要去走石梁飞瀑。这两句诗说明了浙东唐诗之路的基本路线是从杭州到天台山,这是一条经典路线,古人把这条路叫剡溪,现在叫浙东唐诗之路。


天台山在中国文化,特别是在晋、唐文化之中,地位非常突出。天台从东晋开始,处于一种很特殊的位置,它不仅是浙东的名山,山水秀丽,还在于它有神话般的传说。我们读孙绰的《天台山赋》,他特别说明了天台山连接海上三山——方丈、蓬莱、瀛州。因此,天台山在早期就出现了很多动人的故事,例如阮肇、刘晨入天台山的传说,还有其他很多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在南北朝到唐代,天台山是佛教的名山,是道教的名山,也是诗歌的名山
本段内容整理于陈尚君教授演讲视频陈尚君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顾问

▲陈尚君教授现场论说浙东唐诗、尤其是天台唐诗的独特性,以及浙东唐诗在整个唐代文学中的地位。


跟着小编走进陈教授口中

“媲美仙山”的天台山吧



“浙东唐诗之路”是文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也是传承千年的活态文化遗产和民族记忆。这条诗路从古城绍兴出发,最后至天台山,全长约200公里。


如果把浙东唐诗之路比作一幅幅锦绣屏风,天台是最奇丽的一幅;如果把它比作一曲完整的交响乐,台岳则是其中最华彩的乐章。


唐朝诗人对天台山十分地“厚爱”对琼台、国清、桃源、桐柏等地总计写了1200多首诗歌小编下面摘抄了几首↓↓↓


寻天台山(孟浩然)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



天台晓望

(李白)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

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

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

安得生羽翰,千春卧蓬阙。



送霄韵上人游天台

(刘禹锡)

曲江僧向松江见,

又到天台看石桥。

鹤恋故巢云恋岫,

比君犹自不逍遥。



部分内容来源 无限台州APP


往期 · 推荐

 神秀山水间闯富民发展路 丨杨玲玲在浙大开讲“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

● 诗画浙江 神秀天台丨第十五届浙江山水旅游节暨第三届唐诗之路文化旅游节在天台开幕

 崔波:优化服务解难题   助力发展高质量

● 从书法看天台文化丨与“云”观展来一次约会,大波作品等你欣赏!

 奥利给!天台267个村首次领到集体分红1225万元




天台发布官方号

   

✄ 编辑:戴慧蜜✄ 审核:范晶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