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医”而生 为“医”终身丨让我们向每一位医者致敬!

神秀天台 2022-05-10


为“医”而生、为“医”终身

有这么一群人

一生做一事


在他们的一袭白衣之下

仁爱济世的初心始终跳动


今天,中国医师节

我们来听听

几位普通卫健工作者的故事



汤义平:“好的,我随时待命!”

病友眼中,他是一位温柔和煦相当有水平的“好医生”“好听众”;朋友眼中,他是一位喜好遨游于医学知识海洋的“书呆子”;同事眼中,他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医学“教科书”。——他,就是台州市重点学科带头人,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身科主任汤义平。



作为心身科主任,汤义平的时间就几乎没有空缺,每天都在坐诊和巡讲间忙碌。但忙碌的工作并没有改变汤义平的初心,凡是来找他看过病的,病友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多亏了汤医生啊,不然难受得我过不下去了!”在汤义平和团队的努力下,很多病人都能从焦虑、抑郁中走出来,心平气和地直面疾病的苦痛和生活的压力。


 

作为台州市红十字心理应急救援队核心专家成员,汤义平随时待命参与公众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只要是有任务,汤义平永远是这句话:“好的,我随时待命!”汤义平说,医生就要服务于这个社会,服务于整个社会的民众,哪里有需要,我们就要往那里奔。


裘晟:身着“铅衣”   托起“心”希望

3000余台冠脉造影,500余台冠脉支架植入手术,350余台急性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最快D2W时间仅为14分钟……这一个又一个优秀数字的背后无不凝聚着天医心内科主任——裘晟的付出。



导管室内,厚重的铅衣是他的战袍,跑赢死神、挽救一颗又一颗患者的心脏是他的目标。曾连续三年风雨无阻地赶往台州医院学习心脏介入,是他广为人知的故事。而不为人知的是,在天医DSA已经顺利运行了4年的今天,裘晟依旧坚持每周三去台州医院学习。他说:“在那里能够遇见更高难度的病例,我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才能够逐步地在天台开展慢性病变类的高难度手术,让天台百姓足不出县就能治好心血管疾病。”



他以名医工作室为平台,重点培养和带教中青年专业骨干,为天医心内科未来的发展储备了梯队分明的后备人才队伍,为心脏介入手术的开展、进步打造了强有力的后盾。


他心里装的全是患者。一位大姐来自山区,身体不好,家庭贫困,裘晟不仅尽心为她看病,还给她孩子买学习用品,一晃就是十几年;一位阿婆瘫痪在床,他每月定期上门看病,长达5年;一位小伙子突发心梗,装上临时起搏器,血管被开通,康复后在诊室门口对他深深鞠躬……但他总说,作为一名医生,我做的都是一些小事。



在这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救“心”行动中,裘晟书写了作为一名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刘丽华:“我想我会继续坚守”

她是天台县白鹤镇万年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基层医生,服务站地理位置偏远,距离最近的白鹤镇都要行车20余公里,而刘丽华没有犹豫,自从2001年毕业于台州卫校参加工作后,就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万年山社区工作,选择了与曾为“赤脚医生”的父亲扎根于此,选择了守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乡亲的健康。时间一晃过去了20个春秋,万年山的一草一木都见证着、陪伴着。



她常常在深夜休憩接到村民的电话找她去出诊,她二话不说,背起就诊箱、骑上小毛驴就上户了,遇上山路无法骑行到达,她就徒步赶到村民家,这些年她不论寒暑、不分昼夜,只要村民有需要她就立即出诊。二十余年的默默奉献让她在2019年获得了第二届中国医师节优秀医护工作者称号,就是这样一位几十年如一日的基层医生坚守在风雨中、行走在村里人家,为万年山社区的村民筑起了一道健康墙。


她说:“从家里到服务站一共有77步,这77步走了20年,20年如一日,只希望新的服务站能早点建好,方便村民就医。山与鸟可同路,一眼看万年,万年见我心。”



他们,岗位不同
对仁心仁术的追求相同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往期 · 推荐

 杨玲玲:压紧压实四方责任 持续巩固扩大疫情防控成果

● 崔波在督查文旅项目建设工作时强调: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描绘全域旅游新景象

 人民日报关注 | 天台:“数智网格”擦亮平安底色

● 打擂比拼  跨越赶超丨天台谋划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效

 天台掀起学习贯彻县委十四届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热潮②




天台发布官方号


 编辑:陈夏婷

✄ 审核:许群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