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访大陈岛老兵⑧丨陈顺梅:大陈岛教会我 ,在平凡岗位上发光

神秀天台 2022-05-10



人物名片

陈顺梅,共产党员,1945年出生于天台县。1965年12月应征入伍,在大陈岛上接受新兵训练后成为一名步兵;1967年6月调到炊事班当炊事员;1969年3月担任给养员;1970年7月,被提干担任司务长;1976年成为营部助理员,分管会计工作;1984年转业到天台县检察院,先后从事会计、出纳工作,直至2005年退休。


应征入伍之前,和那个年代生长在广袤大地的多数农村青年一样,陈顺梅的生活平淡得几乎没有色彩。


1965年12月29日,是他头20年人生里最光荣的一天。四名大队干部敲锣打鼓送他去参军。12月31日中午,这群新兵上了岛。来到新兵连驻地五虎山,炊事班已经备好了香喷喷的白米饭……温暖的部队大家庭,成了改变陈顺梅人生的地方。


76岁的陈顺梅回忆在大陈岛上的训练和生活。

心底藏着军旅梦

家中兄弟姐妹共六人,陈顺梅排行老三。“父母都是务农的,家里很穷,困难时饭也吃不饱。”


他十来岁便没有再继续求学,跟随父母从事农业生产,成为能够补贴家用的劳动力。在日复一日的劳作生活中,陈顺梅心底一直埋藏着一个军旅梦。



为什么想当兵?陈老摸摸下巴,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看到村里有退伍回来的军人,被安排了工作,很羡慕。我也想出去闯荡一下,改变命运。”


1965年,他参加征兵体检,顺利通过,也因此没再负责生产队的工作。当时他不曾想到,会计后来成为他此生从事最久的一项工作。


入伍以后,每次面对调动和新的工作安排,他都没有二话。


每天最后一个走的炊事员

农民出身的陈顺梅从小吃苦耐劳,新兵训练时没喊过一声累。三个月训练后,他被分配至7连4排9班,成为一名步兵。


“我们驻扎在下大陈大小浦,离甲午岩不远。白天参加队列训练、学习射击,晚上荷枪实弹轮流站岗,一班岗要站两小时。”陈老回忆,“卫哨在海边,深夜我一个人站岗,听到海水‘哗哗’地拍打海岸,心里毛毛的,经常胡思乱想,要是敌人来了怎么办,我一个人抵挡得住吗?”过了几个月,陈顺梅才克服了这种恐惧。


陈顺梅(右一)和家人、战友在大陈岛。

1967年6月,副连长王国山找陈顺梅谈话,想调他去炊事班工作。陈顺梅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我在家从没烧过饭,刚到炊事班什么都不会,只能跟着老兵抓紧学习。”陈顺梅记得。


炊事班共5人,要服务11个班90多名战士。“做一顿饭要用40多斤大米。做包子要用50斤面粉、20多斤猪肉。除了一日三餐,有时还要给战友送两次点心。炊事员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几乎一直忙到晚上。”陈顺梅说。



这个不起眼的岗位,很少得到战友们的关注和称赞。陈顺梅却把厨房当作自己的新岗哨,打起十二分精神驻守。“我几乎每天都是炊事班最后一个走的,打扫卫生,归置食材,把厨房都收拾干净了才离开。


1969年3月,炊事班给养员退伍后,陈顺梅接替了给养员的工作。当时,只有采买煤炭、大米等大宗物资才能借用军用车,平时全靠给养员徒步。每天早晨7点,陈顺梅就要翻过山,从驻扎在海边的营房前往大岙里的市场。采买完毕,陈顺梅要用扁担挑上10多公斤的物资返回营地。


他忠诚、务实、无私的工作作风,多次受到上级表扬,还荣立一次三等功。


做好后勤保障就是保家卫国

1970年7月,陈顺梅被提干,担任司务长,主管部队伙食、财务等日常事务。也许是因为曾参加过会计培训,他工作起来井井有条,记账、报销、逐笔核对,从未出差错。


每年四月,部队自有的两艘小渔船会出海捕鱼。每次渔船返航,他就和炊事员们一起到海边,处理捕捞上来的海产品。“宰杀、洗净,在太阳底下一干就是半天。处理好的海鲜,我们一篓一篓地抬回营地的晒场。”虽然辛苦,在陈老的讲述中,却是一段闪着光的快乐回忆。



他当给养员时就负责腌菜,担任司务长以后仍然亲力亲为。“我腌的菜总是太咸了,取出来要先过一遍清水,才能给战士们吃。”说到这里,陈老腼腆地笑了。


炊事班还养了30多头猪,每逢春节、建军节、中秋节等宰杀一头,给战士们改善伙食。猪食料也是陈顺梅制作的。后来,部队伙食标准提高了,每餐四菜一汤,炊事班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1976年,陈顺梅晋升为营部助理员,分管会计工作。


1984年,年近四十的陈顺梅离开了驻守19年的大陈岛,来到天台县检察院,先后任会计、出纳。


陈顺梅在天台县检察院当会计。


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二十多年,每一笔账目都清晰、准确,每次为同事们服务都耐心、热心,直至2005年退休。


“年轻时不愿当会计,没想到后来干了一辈子。”聊到这里,陈老仰起头笑了笑,随后认真地说,“部队生活改变了我,教会我听党话、跟党走,遵守纪律,做好本职工作,尽己所能为人民服务。”


做集体里的“关灯人”

采访这天,我们借用了天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一间会议室。


我们到时,陈顺梅已开好灯和空调;采访结束,陈老走在最后,将椅子归位,关好灯和空调,轻轻带上门。下楼时,他找到保安室负责人,告知对方,我们要离开了。



从在大陈岛部队里当炊事员那时开始,他似乎一直在集体里承担着“关灯人”的角色,不计得失,不辞辛劳,默默为他人服务。
2008年,陈顺梅经人推荐,到天台县老年人协会担任会计、出纳,2010年开始连续两届被推举为副会长。
2013年,天台县老年人协会办公地点搬迁,原址仍留有一间活动室,面临无人管理的情况。陈顺梅主动说:“我来吧。”
每周一至周五早晨7点,他赶到老年活动室,开门、打扫、整理、烧水……这间小小的活动室,成了附近老人聚会的茶话室。等老人们都回家,他又开始整理、归置,关好电器,锁好门窗。八年如一日。
管理活动室之余,他没落下记账、报销等协会的会计工作,还抽时间和协会其他成员一起到各乡镇街道,指导当地老年协会开展活动。
这些不起眼却关系到协会正常运转的工作,至今仍在继续。



陈老多次说,自己是个很普通的退役军人,人生没经历过大风大浪,职业生涯也平平淡淡。
然而,为集体做了一辈子“关灯人”的他,用自己的平凡,照亮了许多人的不凡人生。


内容来源 台州新闻APP



往期 · 推荐

●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袋式除尘委员会2021年年会暨袋式除尘技术创新论坛在天台举行

● 杨玲玲带队赴深圳考察对接城市设计:把始丰湖两岸打造成最具魅力的城市封面

● 崔波在督查山塘水库建设工作时强调:压实各方责任 狠抓工作落实 推动山塘水库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 “三为”专题实践丨县水务集团:提效能 优服务 提升县域水质

●  天台和合文化花样“绽放”!台州市首届文化创意精品展开展




天台发布官方号


 编辑:陈夏婷

✄ 审核:许群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