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报头条“看”天台丨“双倍增”燃起发展第一动力 小县城构筑大科技
11月14日
台州日报头版头条刊文
《天台:小县城构筑大科技》
点赞天台县深入实施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
“双倍增”发展计划
走出一条
“小县大科技”的创新之路
现将原文转载以飨读者↓↓↓
拥有4项国外发明专利、40多个国家注册商标,是国内伸缩水管行业的“领头羊”,也是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做出这些不平凡业绩的,是天台一家占地不足10亩的企业——浙江海伦园艺股份有限公司。
在天台,类似海伦公司这样科研引领型的细分行业头部企业已有20余家,初现集群式崛起态势。
近年来,天台县以“科技新长征”行动为抓手,主动摆进县域“小窗口”,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发展计划,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走出一条“小县大科技”的创新之路。
同台竞技 唯有创新
走进海伦公司产品展示区,琳琅满目的伸缩水管产品让人震撼。这些大部分是国际前沿高端产品,其中打破国外企业垄断的创新产品就有十多种。
公司董事长戴松林拿出一根短短的水管样品,介绍了制作流程。这根不起眼的水管,就拥有3个专利。更让人振奋的,还有一连串飘红的数字: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8000万多元,同比增长约20%。
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为订单发愁,海伦公司却手握1亿多元的订单。产品出口份额超过九成的海伦公司凭什么逆流而上?“我们凭专利闯世界,不断创新,从专业化走向全球化,迈向品牌化。”戴松林认为,全球伸缩水管行业市场一直掌握在欧美几大国际巨头企业手中,要和这些“巨头”同台竞技,唯有创新。
2017年,天台在全市率先出台《科技新长征实施意见》,相继出台近20项科技政策,科技专项经费从2017年的6400万元提升到了2020年的8600万元,并每年维持10%的增幅。
目前,天台涌现了10家上市企业;全县规上企业从114家发展到193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年均达7.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3家,实现“五年翻一番”;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21家,是“十三五”初期的4.5倍;建成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88家。
打造平台 补齐短板
今年5月,浙江大自然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效率可提高4倍以上。”近日,在大自然公司车间,该公司管理员徐喜爱指着一台海绵横打孔机介绍,这类机器原先一个人只能操作一台,通过技术创新,现在一个人可以操作多台,同时实现横打孔的海绵芯子自动抽出,减少了原先需人工操作的环节。
这样的创新设备,在大自然公司还有很多。近三年,该企业研发投入6000万余元,占年销售额3%以上,通过自主研发、技术改造、工艺改进等方式,完成了充气床、防水箱包加工领域的多项科技创新项目,多项生产技术及工艺已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
“科研平台”作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对于县域发展的作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以产业特色为切入点,补齐做强平台短板,为资源要素集聚提供发展空间。”天台县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天台围绕“科研平台”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创建省级天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获批,大车配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稳步推进,台州(天台)汽车零部件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列入省级试点单位。同时,总投资20.8亿元、占地738亩的天台创新中心项目将于2022年竣工投用,苍山产业集聚区“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和六个小微创业园建设正全速推进。
文 陆最
部分照片来源 县科技局
往期 · 推荐
● 杨玲玲:谋定目标任务 谋实突破之举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积能
● 崔波在督查旅游领域疫情防控和医共体运行工作时强调:精准落实防疫措施 夯实基本医疗保障 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障防线
天台发布官方号
✄ 编辑:陈佳佳
✄ 审核:许群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