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804个,天台老城区挖出车位上万个!
近年来,天台县在城市更新时,鼓励掘地三尺,拓展地下空间,破解停车、市政等难题。据不完全统计,天台老城区现有地下停车位10000多个,相当于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凭空多出了900余亩土地。
赭溪老街就是其中的缩影。从地面上看,昔日拥挤破旧的老街,已褪去历史的尘埃,正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老街建筑古色古香,亭台楼阁美轮美奂。而在老街地表之下,则别有洞天,1804个停车位虚位以待。这是目前天台老城区城市更新体量最大的地下停车场。
赭溪老街地处主城区,建筑密集、道路逼仄、绿地稀少、停车困难。县自然资源部门坚持“螺蛳壳里做道场”,将集约化的理念贯穿城市更新全过程,争取在老城现有尺度下,合理解决市民现实需求,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因此,在赭溪老溪地块公开出让时,县自然资源局除了对地上建筑提出明确要求外,同时对地下建设作出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如建设地下停车场、设置公共停车位、配建公共基础设施等。
赭溪老街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沿赭溪两岸分为东西两个区块,以两层为主,局部一层。最深处下挖约16米,相当于五层楼的高度。在1804个停车位中,约900个车位是赭溪老街商业、住宅互配;其余车位为公共停车位,不对外出售,采取计时收费或长租长用方式,供市民自由选择。家住塘岸巷的王先生第一时间租下一个泊位,他高兴地说:“以前道路狭窄,虽能勉强停车,但经常刮擦。现在终于可以放心停车、安心睡觉了。”
赭溪老街还建设了全县第一条地下市政通道,以前两车难以交会的环城西路,整体移到地下。它是一条长约800米、宽8米、限高2.4米的双车道,坡度舒缓、转弯和缓,成为赤城路与人民西路之间的便捷通道。
与此同时,地下停车场还设有天台县第一个地下垃圾中转站。由于垃圾散发臭气、渗漏污水,有时一个垃圾桶也无处摆放。地下垃圾中转站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它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由受让方承建(不含设备),验收后无偿移交环卫部门使用。
天台精准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把完善的公共服务嵌入有限的存量空间,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既提升了城市品质,又破解市民难题。掘地三尺,已成为天台城市更新的新常态。
《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表评论
点赞天台地下空间利用
论
去年雨季,浙江省天台县利用一张地下“三维地图”,让隐匿在地下的窨井口、雨水篦、污水井、管道等纷纷“现形”,交出了一张治理城市内涝的“高分卷”。如今,天台县赭溪老街已建成1804个地下停车位、地下垃圾中转站以及地下市政通道,在“入地”探索中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天台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地下空间利用是一项前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城市管理者先谋而后动,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地上与地下的关系,统筹协调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国土空间治理是将城市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只有编制好规划蓝图,将地上地下空间进行统筹规划布局,才能避免“开膛破肚”式的开发建设,空间利用才能更高效,城市运转才能“有呼吸”。
二是处理好多部门协同的关系,建立部门综合管理机制。随着地下功能的逐渐多元化、复合化,多头管理、缺乏统筹的管理模式无法再适应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复杂多变的需求。从这个角度看,提前做好部门职责划分、建立综合管理机制,不失为一副化解“九龙治水”局面的良方。
三是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信息化的关系,加强地下空间信息管理。城市要“透明”,地下家底绝不能“糊涂”。地质结构、产权登记、市政管线等各类信息的整合,是保障地下空间科学有序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一张“干货满满”的地下空间“一张图”,必将是城市管理者应对地下空间管理利用时的一把“利器”。
空间高效科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解锁空间利用密码,应当先利用和管理好地下空间。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不断探索“入地”方法和模式,将为我们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
往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