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官老蒋与他的法律互联网之梦

2015-02-01 邵铭 商海律盾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法官老蒋”,我们聊聊法律与互联网那些事

与@法官老蒋相识于微博,因为本人也好行政法,所以对他这个与自己同龄的80后行政庭副庭长钦佩不已。只不曾想,在新司改东风渐劲之时,他却选择了”下海“,要去深圳做一名律师。

在他离开湛江中院前后,我与他在微信上有过几次深聊,关于法律职业理想,关于司法改革前景等等。不得不说,他的离开也是注定了的。因为了解他的人必然知道,他渴盼的舞台并不仅在那三尺判台。转眼数月过去,知道他在深圳的起点还不错,还注意到他又新开了个公众号:深圳合同助手(帐号:hetongzhushou)。从我这媒体人的眼光,感觉内容真还不错。换句话说,干货不少,极其实用。所以,就想分享给大家。

接下来要分享给大家的一篇文章,来自于他去年9月接受某媒体记者的采访实录(应我之邀,由他提供,未做任何删改),借此应更能感知他的那片拳拳之心。

蒋阳兵,”中国法官微博第一人“。1982年生,湖南郴州人,原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国家赔偿委员会委员。较早创建了法官实名个人微博@法官老蒋,粉丝达7 万余,先后获得“全国十佳政法官员影响力微博”、“全国十佳法官影响力微博”、“全国党政干部百强微博”等称号。被称为“中国法官微博第一人”、“最具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的法官”,呼吁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重构中国司法。


  2014年9月,蒋阳兵接受记者采访,以下是老蒋对法律互联网的一些看法。

  问:蒋法官,法律界同仁认识您,更多是通过新浪微博@法官老蒋 这个知名ID,请问是什么让您作出出走法院系统的决定?

  答:一是为了职业理想,促进法律共同体建设。律师共同体是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已明确了保障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审判独立大的框架正在逐步形成。然而,现在法官、检察官、律师之间的割裂却日益扩大。在2011年6月“北海案” 、“贵州小河案”、“李庄案” 等案件中,法官、检察官、律师虽有相同的法律知识背景,却因立场、角度的不同,决裂于法庭。我认为法官、检察官、律师之间的良性流动有利于法律共同体的形成。现在的改革也明确了从律师、学者中选任法官,且最高院首先在践行,今年初从律师、学者和检察官中选任了一批法官,这个举措很好。如果今后环境允许,也希望能再回司法机关工作。

  二是为了丰富职业体验,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和经验。长期在体制内工作,视野会变狭隘,思维会日益禁锢。出来从事法律服务工作,与我一直所主张的法治与市场经济可有机结合起来,更能体验市场化的活动,更能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三是家庭的需要。我的老家在湘南郴州,父母亲尚在老家。原工作地方离老家太远,且交通不便,又因工作繁重,少回家探望家人。上次回老家,见父母亲两鬓霜白,背已弯,让我深深感触。

  四、我对司法改革充满信念,但司改来得太晚。对于终于到来的司法改革,对法院极大的利好。正在推进的司法改革有利于保障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保障法官职业。就是对于我本人来说,亦是极大的利好。我现已是中级法院的中层干部,且还是较年轻的中层干部,在人事任免方面主要由法院系统决定后,就个人的政治上升空间来说,我本人亦非常看好。特别是说好的行政法院据说正在推进中,对我本人来说,亦是很大的一个机遇。但‘司改’这姑娘本该20年前就下楼了,也一直在说就要下楼了。从2008年中央政法委员会颁布《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开始等,至今也有6个年头了。物是人非,青春已不再我不能再拿5年、10年的青春试水“司改”。

  问:虽然“法官老蒋”是一个广为人知的ID,这几乎也成为你的标签。但是我知道,您是一位80后的中院年轻副庭长,单纯就体制内的升迁速度而言,可谓是春风得意。作为过来人,您对80后年轻律师或法官有什么要说的吗?

  答:对体制内法律人的一些建议:一定要加强学习,不要“一本民法通则判尽天下案”,同时也是为自己的个人的发展做能力上的准备。二是跟一个好的老师,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三是在工作过程中,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但必要坚持底线。四、坚守法治理想,做法治进程中的正能量。五是关注社会,与时俱进,互联网、新经济形态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不要只埋头办案,不要让法官成为保守的代名词。

  问:对于您这样一位在法律自媒体拥有较大影响的人,您离开法院后,将如何继续用您的影响力为自己代言?

  答:利用自己的自媒体继续关注社会,关注社会民生,关注新经济形态,关注互联网,弘扬法治精神,倡导法律共同体,为法治、市场经济鼓与呼。

  问:我读过您的不少微博,发现您是一位具有新锐理念的法律人,在你的思想里一直涌动着创新思想的光华。司法制度是输送正义的马车,但是没有法律服务,市民甚至连爬上马车都难,您认为法律服务领域需要什么样的创新?

  答:必须拥抱互联网,针对民众需求,为民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让更多的民众享有法律的润泽。移动互联网领域是法律服务行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可能是时候用互联网思维与大数据思维颠覆与重构法律服务市场了。

  问:您离开法院系统后,您希望如何定义自己的下一份工作?下一份工作还会承载您的梦想吗?会承载一种怎样的梦想?

  答:我认为在法院是一个法律工作,出来从事法律服务工作,是更接地气的法律工作,是市场化的工作,与我一直主张的法治和市场经济一脉相承,与我所主张的互联网思维更亲近,接近我的初衷。

  问:法律行业,一直是一个保守的行业,“保守性”几乎成为其标签。现在,我们可能迎来了法治上最好的时代,您对处于这个时代变迁下的律师行业升级,如何看待?有什么建议?

  答:律师行业可能会更分化,诉讼与非诉讼业务和各领域会更加细分。对律师个人来说,专业化和团队化是个趋势。对于律师事务所来说,专业化(指团队和个人的专业化,而非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化)、团队化(律师之间团队作战)、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和信息化是个趋势。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兼并将在五年内大规模出现,但小所也会在中小城市及县城逐步增加。10年后,律师事务所的总量可能会减少。

  对于律师,要耐得住寂寞,要着眼长远,加强学习,深入钻研,做某一领域的专业律师,而不要做“万金油”律师,同时要有团队作战精神,加强团队协作。对于律师事务所,要加强内部的分工,加大对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创新的投入,做好品牌营销和国际化发展。

  问:在法院,您是一位公职人员,同时,您也是一位出色的自媒体人,在公职和自媒体之间,您作出了很好的平衡。就您本人而言,您认为法律人成功运营一个自媒体的关键是什么?我相信很多律师朋友会比较关注这个问题。很希望您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再给律师朋友一些建议。

  答: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勇于发声,发出民主法治最强音。

  老蒋认为,走出体制后,更能发挥其互联网思维。2015年伊始,老蒋又创建了微信公众服务号“深圳合同助手”(帐号:hetongzhushou),免费为公众提供各类合同范本、法律文书范本,并每日向企业家推送最新法律资讯,法律法规解读、商业活动中的法律技巧及风险防范,给力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法律保障。

  老蒋的互联网历程:

  2002年10月,注册了自己的QQ号和邮箱。

  2003年初,自觉电脑硬件知识,花2700元自己组装台电脑,开始学习制作网站,成立“老蒋工作室”,对外承接网站制作、电脑维修等业务。常逛各大论坛。

  2004年8月,为黎斌教授制作精品课程“大学生与法”教学网站。与黎斌教授的亲身指导下,开始系统学习法学知识。

  2010年,注册了微博@法官老蒋(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政法官员影响力微博、党政干部百强微博)。

  2012年,创建微信公众号“法官老蒋”(帐号:faguanlaojiang)。

  2015年初,微信公众服务号“深圳合同助手”(帐号:hetongzhusho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