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九大 | “政法+人工智能”如何满足人民新期待
许多预言,从前以为远着呢,现在看,似乎很近了。
动态人脸识别技术,让犯罪嫌疑人迅速落网;司法大数据,让中外判例、裁判依据“一键获取”;机器人律师,可以现场解答老百姓法律咨询……当政法机关遇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其自身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如何促进政法工作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成为十九大代表们聚焦的话题。
让群众不跑腿成常态
【镜头】
8月6日晚,蒋先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星都宾馆入住登记时发现,忘带身份证了。
在前台服务员指导下,蒋先生在人脸识别系统上输入身份证号、手机号,再对着人脸识别系统照了一下,很快就办理好了入住。
据悉,杭州市公安局在拱墅公安分局和淳安县公安局开展未带身份证入住酒店试点,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和“旅客身份证核查系统”对人员身份进行查验。群众无须跑派出所开证明,通过“刷脸”就可办理入住。
【点评】
王红心(十九大代表、河北省沧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治处主任):
应用“刷脸”技术,最直接的效果是可以让群众少跑腿,这样的举措更具人情味。近年来,各地构建了智能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把一些窗口服务移到网上、连到掌上,努力让群众不跑腿成为常态。
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公安各项业务很好地融合,一方面可以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在复杂条件下打击犯罪的能力水平,能够更好地化解犯罪于无形之中,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议更好地依托智能分析系统,及时掌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促进公共服务更具有针对性。
真正让百姓参与进来
【镜头】
近段时间,法律机器人有着很高的出镜率。
继法律机器人亮相云南昆明后,9月底,法律服务机器人“艾娃”亮相广东深圳。
“艾娃”可以回答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范围包括婚姻、劳动、交通、商事等领域,内部可存储大量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数据和专业问答信息,现已具有申请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服务模块,具有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可实现法律援助及法律咨询中的智能化。
目前,法律服务机器人已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等地投入使用。
【点评】
柳玉祥(十九大代表、江苏省司法厅厅长):
当前,人民群众对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服务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我们法治建设的主要矛盾。这就要求司法行政职能应由“行政命令型”向“群众需求型”转变,需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实现网下服务网上提供、跨地服务当地提供,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够找律师、办公证、学法律,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精细化、个性化的法律服务。
人工智能与法律服务融合发展,可以让老百姓“自己解决法律问题在前”,让老百姓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直接通过人机对话,提前去查询了解类似情况,可形成一个对未来预期的基本判断。智能化技术一定要跳出为了技术而技术,要以用户为中心,让老百姓参与进来,通过大量案例和数据,帮老百姓真正解决法律问题。
摸索新的司法融合点
【镜头】
“现在核对被告人身份信息。”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李长坤话音刚落,显示屏上就跳出一行文字:“审判长:现在核对被告人身份信息。”
随着庭审进行,法官、检察官、被告人说的每一句话,都被转化成文字,在电脑屏幕上整齐记录,并自动生成符合要求的庭审笔录。
近日,上海一中院开庭审理一起刑事案件时,聘请“智能书记员”,即庭审语音智能转写系统上场。
经统计,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该系统语音转写准确率保持在90%以上,庭审笔录可在闭庭后即时形成,完整度达100%。
【点评】
周欣(十九大代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
过去,当事人在法庭上陈述还要等我们,影响庭审节奏,现在有了“智能书记员”,当事人不用再等,庭审时间大幅缩短。
近年来,人民法院案件数量大幅增长,案件类型更加多样,处理难度越来越大,人案矛盾越来越突出,“智能书记员”有助于减轻负担,使书记员能从大量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在其他审判辅助工作中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我们应该抓住人工智能到来的机会,进一步摸索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司法工作质效上的新的融合点,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发挥好人类优势。
(来源: 法制日报 微信编辑:李艳波)
历史回顾链接
聚焦十九大 | 北京市检察机关各分区、各区院积极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
长
按
关
注
通州检察公众号
微信号 : bjtzj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