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革命: 中国与西方有何不同?
张森华是北京的一位金融科技创业者,他创办的移动众筹平台多彩投公司挖掘了一个新兴的细分市场:2015年6月以来,多彩投已将70个商业梦想变成现实,其业务重点是为精品酒店融资,这些酒店如今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的名山大川和沿海地区。
坐落在安徽黄山脚下的山水间微酒店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在多彩投众筹平台上展示不到24小时,就筹集了300万元,酒店主人也得以将拥有300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民居改造成现代化的精品酒店。
在多彩投平台上,投资者为山水间微这样的酒店投入的资金平均约5.3万元,他们用类似于WhatsApp的中国热门手机软件微信完成众筹投资。多彩投会将酒店的照片和项目描述上传至其官方微信公众号,用户只需点击几下,便可在手机屏幕上看到附带预期分红的合同,在手机上签约并按下“发送”键即可。
填补空缺
多彩投进入的是中国金融市场以往不愿触碰的领域,其成功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创业者常常无法在他处为这种项目找到信用融资,而中国日益富裕的中产阶级希望找到合法渠道来投资自己的可支配收入,实现资产增值。
因此,类似多彩投的众筹平台填补了闲置资本与风险容忍企业之间的连接空白,在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与移动互联网之间创造了一个全新接口。“对于投资者,我们的项目承诺了不错的回报,而且从第一年即可开始。”张森华说。
通过多彩投投资精品酒店的人恰恰正是那些利用周末时间开着宝马或丰田车出城、入住这些酒店的中产阶级。张森华表示,多彩投众筹投资者的年龄往往在20-45岁之间,有一两个孩子,家庭年收入在50万元左右,其中有20万元是可支配收入。
腾讯微信的成功在短短几年内创造了一个生态系统,使多彩投等金融科技公司实现了高速增长。微信是全球最成功的聊天平台之一,拥有8亿多月度活跃用户,它融合了WhatsApp风格的聊天功能、Facebook模式的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如今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手机应用,也是用户停留时间最长的手机应用。
中国人不仅使用微信聊天和发送文件,还会用它来阅读专业媒体和购买火车票。你甚至可以通过微信支付10元从街头小吃店那里购买一碗面条,花100元使用滴滴出行服务,或给正在读大学的儿子汇去1000元应急资金。在北京或上海的街头,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匆匆行走时仍不忘看一眼微信。
如今,移动互联网在中国飞速发展,为以金融为导向的科技公司创造了一个活力四射的市场。上海金融科技咨询公司KapronAsia负责人泽农·卡普伦(Zennon Kapron)表示,在金融科技领域最为成功的主要是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即业界合称的“BAT”,但北京和上海,还有数以百计引人瞩目的金融科技创业公司。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是全球增速最快的金融科技市场之一,2015年流入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风险投资总额达45亿美元,超过前一年的四倍,约占全球同领域投资总额的20%。
中国新兴金融科技领域的超级明星当属蚂蚁金服,它曾是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业务,如今已独立开展交易,在去年4月的最新一轮融资中获得了760亿美元的估值,几乎与美国投资银行高盛相当。
2004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创办了自己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公司支付宝,初衷是为淘宝网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支付手段,但到2011年时,支付宝已大获成功,并分拆成为独立实体。如今,从支付宝发展而来的蚂蚁金服已是一家综合性金融科技公司,活跃用户达到4.5亿,每天处理1.7亿笔金融交易。
对蚂蚁金服和中国很多金融科技公司而言,成功的关键是解决那些被传统银行忽视的大众需求。2014年,蚂蚁金融旗下余额宝的创建正是瞄准了这种需求。已经习惯每天用支付宝付款的中国消费者,只需在手机上点击几下即可完成投资,最低投资额仅为1元,短短两年间,余额宝就成为了全球第二大货币市场基金。
泽农·卡普伦认为,这与美国大不相同,在美国,金融科技公司若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改革传统市场;而在中国,很多金融科技公司仍可以从小做起,然后连续不断推出新产品。
环境差异
在美国,最初广受追捧的金融科技热潮如今已大幅降温,几年前备受关注的金融科技公司都已损失了大量估值。虽然美国第一波金融科技创业公司中已涌现出数十个独角兽,即估值至少达到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但现在却很难再出现像PayPal这样成功的企业。
那些对传统竞争对手形成威胁、开发全新商业模式的年轻创业公司已不能再改变美国市场,反而是银行自己开始积极接纳这种技术,在业务流程中融入“金融科技”。近年来,高盛一直是金融科技领域最活跃的投资者之一,不仅入股了Square和Bluefin等支付服务提供商,还巨额投入于比特币创业公司和大数据。
美国银行会在硅谷举办一年一度的“科技创业峰会”,此活动目前已为300家创业公司提供了展示创意的机会,其中有数十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美国银行每年用于新技术、数字项目和创业公司收购的预算为30亿美元。“我们对创新的胃口很大。”该行首席运营官兼首席技术官凯西·贝赞特(Cathy Bessant)曾在峰会期间对媒体表示。
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计划投资7.5亿欧元用于数字战略,并在内部成立一个数字智库,聘请400名员工集中精力展开内部研发。阿姆斯特丹ING集团与40家金融科技创业公司展开合作,向其学习经验,ING首席执行官拉尔夫·哈默斯(Ralpha Hamers)将此举称为“内部创新”。
目光长远
在维也纳,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的项目经理伯瑞斯·马尔特(Boris Marte)参与开发了该行一款名为George的新手机应用,目前下载量已达3.6万次。
George主要是充当个人财务管家,还自有一套生态系统,不久后就将令数百万人大开眼界。虽然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但它的确已拥有70万用户(网站和手机应用),这对奥地利市场而言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若增长势头能够维持下去,将进一步证明金融科技可与传统金融公司共存。
在中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乐观情绪。在获得了天使投资后,数百家野心勃勃的创业公司在北京的学生公寓、创始人的廉价工作室或租下的首个办公室里埋头苦干。
弥财属于最后一种。这家金融科技创业公司在北京北三环的一栋办公楼里租下了两层楼。比利时人万德博 (Gregory Van den Bergh)直接用记号笔在白墙上描绘了该公司的远大抱负:成为资产管理界的微软Windows。
中国很多的创业公司都目光长远,弥财同样如此。该公司有50名程序员和其他员工,其中多数是刚刚走出大学校园,他们就坐在万德博身后的两间开放式办公室里,开发能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化投资管理的软件。
万德博还开发了一款“机器人顾问”,即用算法提供建议的数字投资顾问。与人类顾问不同,这些机器人给出的建议不会考虑自身利益,只使用可验证的数据来提供建议,因此更客观。
万德博表示,目前资管方面的创新只停留在价值创造链的一个点上,即销售环节,而弥财希望对各阶段都产生影响,包括资管的中后台部门。他目光长远,希望自己基于云计算的软件能够取代全球资管经理使用的手动Excel文件。“我相信,目前在中国,拥有创新技术的金融科技公司有着不错的前景。”他说。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