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祝贺!安徽这两市又添一项重量级“国字号”招牌!

2018-04-16 安徽发布

点击上方蓝字“安徽发布”关注我们


好消息!

日前,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

《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函》,

支持全国17个城市

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我省马鞍山市、芜湖市名列其中。



祝贺这两个市

又添一项重量级“国字号”招牌!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这两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上

都做了哪些


马鞍山市



近年来,马鞍山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在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政策层面打好“ 组合拳”,在操作层面组织实施一揽子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马鞍山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马鞍山市科技“ 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实施办法》《马鞍山市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若干政策》,形成了从创新源头到成果产业化的“ 政策链”。这些密集政策的出台,充分调动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马鞍山始终把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孵化链,整合集聚各类资源,打造创新创业“ 四大链条”,促进产业、项目、资金、人才精准对接。同时,马鞍山注重创新投入,着力实现创新投资主体多元化。始终把创新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强度,市财政每年兑现各类科技创新政策资金2 亿元左右。2017 年,马鞍山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61% ,居全省第3 位;高企总数348 家,居全省第3 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 件,居全省第3位。连续8 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先后跻身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



 马鞍山将完善建设方案和任务分解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让创新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位居中部地区同类城市前列,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国家和省创新型城市先进位次,成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围绕这一目标,马鞍山将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创造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明晰各类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发展需求,精准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协同创新,系统提升创新能力;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总体要求以及马鞍山创新特色,完善区域发展布局,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和优化配置,推进全市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实施更加开放、灵活、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发展,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主动适应国家、省全面推进创新创业的新要求,打造创新创业链条,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加速释放创新潜能;进一步优化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芜湖市



根据芜湖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2017年全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74%;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4125.2亿元和947.2亿元,增加值占GDP和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30.9%和56.5%,连续多年领跑全省;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1件,连续7年保持全省第一;芜湖在长三角26个城市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中位列第十。该局荣获人社部和科技部五年评选一次的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近年来,芜湖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占全省5%左右的面积和人口,创造了占全省10%以上的GDP和财政收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专利创造等主要科技创新指标占全省20%左右,涌现出奇瑞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创新型企业。


连续6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获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市”“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安徽省创新型试点市”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芜湖市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完善建设方案和任务分解落实,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芜湖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打造现代化创新之城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转发,点赞!


往期精彩回顾

▲近期安徽招考信息汇总

▲第二届安徽省名中医评出来啦!

▲好消息!我省一大波铁路、公路来袭!

▲我省这14个地方获得一项全国荣誉!

▲合肥首开“复兴号”!多市城际线路将实施!





编辑 / 夏雨晴

主办单位 / 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安徽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