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

安徽发布 2020-01-15




1月13日下午,省“两会”新闻中心举办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邀请中共宣城市委书记陶方启,中共宣城市委副书记、宣城市人民政府市长孔晓宏围绕“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发布会主要内容

↓↓↓


新闻发布会现场

NEWS


新闻发布会现场(陈海生  摄)


发布人:中共宣城市委书记 陶方启(陈海生  摄)


中共宣城市委副书记、宣城市人民政府市长 孔晓宏(陈海生  摄)


主持人: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 郑明武(陈海生  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陈海生  摄)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



问答环节


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记者:

宣城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东向发展,并持之以恒加力推进。请问近些年宣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中共宣城市委书记陶方启: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近些年宣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确实取得了很多成绩,可以说收获良多、感触很深。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些感受,那就是“变”。
一是宣城的位置在变“重”。过去受行政区划限制,宣城处于长三角之外,属于边缘地带。随着这些年的融入实践,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宣城由“圈外”变成了“群内”,由“边缘”变成了“前沿”,由“成员”变成了“中心”,由“我与长三角”变成了“我的长三角”,在长三角的战略地位更为凸显。
二是宣城的影响力在变“大”。过去宣城在对接融入中,基本上都是我们到沪苏浙上门学习、登门求教、寻求合作,而他们来宣很少。招商也是如此。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沪苏浙城市主动来宣城交流增多,上海市松江区、南京市、常州市、杭州市、湖州市以及一些县区和部门都先后我市对接考察,由“单向融入”变为“双向互动”。沪苏浙企业、客商、游客更是纷至沓来,把宣城作为产业转移、休闲旅游的“首选地”,宣城在沪苏浙地区的影响力、知名度不断提升。
三是经济结构和增长质量在变“新”。不仅速度加快、体量扩大,而且产业集群集聚,块状经济逐步形成,企业在转移中转型升级,市场竞争力和内在质量不断增强,如我刚才提到的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宣城经开区锂电新能源、广德PCB产业园、宁国中德智造小镇等就是例证。同时近几年来,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占全部工业比重处于全省前列。强化绿色智造,2019年,我市获评国家绿色工厂4家、绿色设计产品8个,均居全省第1位;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3个,居全省第4位;绩溪富凯特材高端轴承钢及润滑脂项目入选国家强基工程;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幅居全省第1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超省下达年度目标3个百分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近三年共处置盘活“僵尸企业”近200户,盘活土地1万余亩。
四是干部的观念作风在变“优”。这是最为宝贵的变化。在与沪苏浙对标对接中,我们的干部包括群众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作风效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思发展、比进步的氛围更浓,争一流、扛红旗的意识更强,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劲头更足,这种在理念、作风上的嬗变,是最大收获,也最为根本。



中国新闻社记者:

宣城是G60科创走廊城市,这些年一直非常重视科技创新。请问下一步宣城如何在科技创新方面继续发力,来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


中共宣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孔晓宏: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争当排头兵,不仅是一体化的排头兵,更是高质量的排头兵。宣城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创新能力、潜力在全省靠前。刚才方启书记也介绍了,我们把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作为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在宣城发展的重要地位。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强化创新驱动,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就是三个“强力推动”:
一是强力推动创新宣城建设。实施“三个一”:出台一个文件,就是出台《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为今年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打造“一座城”,就是大力推进宛陵科创城建设运营,精心打造市域科技创新基地。目前,一期8.5万平方米已经交付,一批科创项目和科创团队即将入驻。建设“一块地”,就是强化跨区域“双创”合作,探索“孵化在外、转化在宣”合作模式,在上海建设“科创飞地”。
二是强力推动创新能力提升。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确保今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对接产学研合作项目300项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1.8%以上。
三是强力推动人才集聚。深入实施“宛陵聚才行动”,积极参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新高地行动,引进高层次科创团队不少于10家,吸引更多市外高层次人才来宣创新创业。



人民日报记者:

陶书记刚才介绍说宣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将重点打造“一区、一枢纽、三基地”,请问宣城在这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中共宣城市委书记陶方启:打造“一区、一枢纽、三基地”是我们落实国家规划纲要、省《行动计划》提出的方向定位,体现了省委对宣城“争当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排头兵”的要求,切合宣城现阶段发展实际。
关于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宣城有好山好水,更要保护好。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责任,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宣城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在融入发展中,必须坚守底色、擦亮绿色,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关于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发展,交通要先行。有了完善的交通网络,才能人畅其行、物畅其流。虽然近年来我市交通基础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与苏浙相比还有差距,还有一些“断头路”、“瓶颈路”,全省4个不通高速的县,其中包括宣城的泾县、旌德县,水运也是我们的短板,物流成本相对较高。我们提出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就是要拉长区位优势长板,让各种资源要素更好更快汇集宣城,服务发展。
关于打造先进制造基地。工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骨干支撑。宣城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强市”是现阶段最为重要而紧要的任务。我们提出打造先进制造基地,就是着眼于宣城发展阶段性特征,着眼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着眼于错位发展、长远发展,为赢得未来区域竞争打好基础。
关于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未来的区域竞争其核心就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宣城是G60科创走廊城市之一,同时还有合工大宣城校区。我们提出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就是要充分用好G60科创走廊城市科创资源,依托宛陵科创城平台,加强与沪苏浙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对接合作,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将宛陵科创城打造成“G60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促进科技成果更多向我市转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活力。
关于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宣城是长三角的重要生态屏障、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是省《行动计划》确定的“一圈五区”之一。我们提出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就是要充分发挥好宣城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把宣城打造成践行“两山”理念的示范区、沪苏浙地区的“后花园”。



国际商报记者: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的重要保证。请问下一步宣城在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方面还要采取哪些举措?


中共宣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孔晓宏:实践中我们感到,一个地方的发展,既需要硬环境的支撑力,更需要软环境的吸引力。近年来,宣城市坚持服务对标、超高对接,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政务服务指标位居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对标沪苏浙,开展营商环境提升系列行动。
一是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深化“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采集、一套材料、一档管理、一日办结“六个一”体系建设,真正实现“一次不用跑、事情能办好”。
二是持续优化惠企服务。实施稳企强企增企行动,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做实“智慧政务”,加强皖事通APP宣城分站建设,提升实体大厅服务功能。
三是持续完善体制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在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总框架下,加强与长三角区域政策、制度体系的无缝对接。比如,加强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衔接贯通,提高跨区域数据共享和数字化治理水平;参与构建长三角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区域协同机制,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行全天候“随时办”服务等,进一步提升政务效能、服务质量。



光明日报记者:

宣城市将围绕“争当排头兵”,重点在“六个一体化”上寻求突破,请介绍下相关情况。


中共宣城市委书记陶方启:《宣城行动计划》按照“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原则,系统部署了8个方面重点任务,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工作推进中,我们考虑要从最有共识的事、最需要率先突破的事、最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事做起,来体现标杆性进度、展现示范化成果。所以,我们提出,在全面融入过程中,重点要在“六个一体化”上突破。其内容很丰富,因为时间关系不一一列举。我想说的是,这“六个一体化”中,最为关键就是“产业分工协作一体化”。
对当前宣城来说,抓住这一轮产业转移机遇,更多更好地承接项目,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是重中之重。在这方面,我们考虑要“市场”与“政府”两只手同时发挥作用,
一方面,发挥好市场作用,把招商的重点、主攻方向、力量更多投向沪苏浙,强化以商招商,推行“产业+基金+政策+平台”招商模式,着力招大引强引优,加快产业集聚;
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与沪苏浙重点城市政府之间合作,探索共建合作园区、发展“飞地经济”,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目前,我市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都与沪苏浙相关园区建立合作关系。当前我们要在深入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宣城萧山产业园等现有合作园区共建的同时,积极推进“一岭六县”长三角产业合作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强与上海光明集团对接合作,力争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发布会内容





往期精彩

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滁州答卷”!

图解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安徽办成了这些实事!

图解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安徽怎么干?

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责编 | 丁力 编辑 | 袁玉莹

主办单位 | 安徽省政府新闻办、省网信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