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跟随《今日中国》,走进安徽!

安徽发布 2021-05-26


5月25日上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今日中国》播出安徽篇:“红色江淮织锦绣  美好安徽启新程”。



节目全景展现新时代美好安徽景象,听亲历者讲述渡江战役,回首治理淮河的峥嵘岁月,跟随直升机俯瞰城市巨变、领略山河壮丽,数字里感受科创赛道上的安徽,看一粒沙如何点沙成金。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央视新闻新媒体同步播出。


以下为详细内容。


千舟千帆一条江

胜利是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安徽,红色热土,敢为人先。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风云激荡,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更是波澜壮阔。其中,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强渡江河进攻战役,它的胜利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安徽是渡江战役的主战场,渡江战役千里战线中有80%在安徽境内。第一艘横渡长江的船,在芜湖夏家湖附近登陆。1949年4月底,安徽全境大部解放。


在安徽合肥的渡江战役纪念馆里,展示了956件革命文物,向人们全景式描绘了四百万军民奋勇向前的壮阔场景,也保存着渡江战役老兵们珍藏了72年的红色记忆,回顾起那段峥嵘岁月,老兵们说,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组成东、中、西三大集团,总兵力共约120万,在长达500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天堑,而大部队要在短时间内渡江,第一个难题就是没有足够的船。

船是老乡们赖以为生的工具,甚至是命根子,但大伙儿却纷纷选择了支援渡江战役。在老兵们的记忆中,渡江战役前,部队有许多北方的战士,大多数不识水性,又晕船。

为了胜利渡江,乡亲们帮助战士们开展水上训练,练习游泳,渡江时,更是冒着生命危险担任起了船工。

渡江战役老战士 杨云清:上面是炮弹,低下是老百姓摇的船,摇船过去的,我们说老百姓就是父母。

渡江战役老战士 何树森:老百姓要船给船,要人给人,要粮给粮,老百姓贡献大了,其中无为最出名一个叫马毛姐。

到现在,老人还清楚的记得,14岁的马毛姐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小棉袄,不顾劝阻,跳上木船。她掌舵,哥哥划桨,从安徽无为的长江边出发渡江。敌人的子弹雨点般袭来,打烂了船帆,也从马毛姐的右臂穿过。她忍着伤痛,拼尽全力往江对岸划去,整晚横渡长江6趟,把3批解放军送上南岸。

当时部队里规定,船上战士们要用身体围成圈将船工护住,全力保护乡亲们的安全。而一名解放军指战员的身后,至少有十名百姓的支援。据山东、安徽、苏北三地不完全统计,参加支前的民工就有320多万人。在百姓的帮助下,4月22日,三路大军基本完成渡江任务,彻底摧毁国民党重兵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曾经的渡江战役老战士汪模才说,有人民的支持打下来江山,没有人民的支持根本不行,共产党好的政策,才有老百姓的坚决的支持,今天我80多岁,从小到大看到,只有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做主人,当家做主人,才能过幸福生活。

(总台记者 任譞 刘振 资料提供:渡江战役纪念馆)


我和我的合肥



安徽,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成员,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合肥是一颗快速升起的新星。十年间,它接连赶超全国8座省会城市,实现了全年GDP过万亿的奋斗目标。世界前沿量子科技、先进智造、新能源新材料……变身备受瞩目的创新之都,背后的奥秘,是这里每一个奋斗者的坚守,是这座城市在前进道路上的大胆进取,是无数个晨光熹微和不眠之夜,是一个有关拼搏的故事。


(总台记者 江凯 邵鑫扬 张慧)


从灾害频发到丰产水美!

70多年来淮河这样治理

安徽,南有长江奔涌,北有淮河逶迤。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叫“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如今那里处处沃野千里,既是鱼米之乡,又美景如画。

曾经,淮河是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千百年来,治淮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课题,据相关统计,仅从1901年到1948年,淮河全流域就发生水灾42次,旱灾23次,给两岸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951年,毛泽东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这坚定地表明了新中国的治淮决心。

从灾害频发到丰产水美,70多年的淮河治理究竟经历了什么,听听淮河流域百姓们的说法↓↓↓

(总台记者 江凯 邵鑫扬)


“皖中硅谷”中有“人造太阳”?

空中看合肥答案在这里

合肥,继上海之后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是我国大科学装置最集中的城市之一。这里有“皖中硅谷”科学岛,岛上的“人造太阳”,多次创造出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这里有全球最大量子信息实验室,建成后将抢占全球量子信息领域发展的制高点;烟波浩渺的巢湖之滨,展示科创成果的安徽创新馆已成为新地标。跟随记者乘坐直升飞机,从高空俯瞰创新之城,沿途感受合肥今日巨变。 


近年来,安徽创新实力不断跃升,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继上海之后,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户”合肥,可以说,既是厚积薄发,也是水到渠成。

合肥聚变堆项目加速建设


这里是合肥的西北角,庐阳区三十岗乡。这个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这两栋建筑旁边,还可以看到几栋长方形、钢结构建筑,这是项目的实验厂房,现在基础工程也已经完成。这个设施建成后,可以为我国开展聚变堆核心部件研发、建设提供技术基础。未来,这块土地附近,将有十余个大科学装置,成为大科学装置集群地。

“皖中硅谷”科学岛


这座美丽的半岛,就是著名的合肥“科学岛”,也是安徽科研的主阵地。仔细看,小岛的中间地带,这栋大楼像不像一艘宇宙飞船?这是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这栋大楼里,有一个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大科学装置,它多次创造出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让“科学岛”一次次被全球瞩目,还为国际科技合作输出了中国力量。从高空俯瞰,这座小岛就像是一艘等待出航的舰船,驶在探索科技的前沿。

合肥量子技术“领跑”全球

这个造型像字母H的建筑,就是代表安徽创新的标志性建筑——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研究院。这栋大楼东西它长700多米。这是目前在建的全球最大量子信息实验室,也是安徽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项目的外墙大面积采用玻璃,中部纠缠扭曲的效果,是由数千块直面玻璃拼接而来,其设计灵感就来自于量子纠缠。现在项目主体和外部配套已经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抢占全球量子信息领域发展制高点。

安徽创新馆已成安徽创新“新坐标”


这个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湖泊,就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在巢湖的旁边,这栋没有围墙的开放式建筑,是安徽创新馆。从空中俯瞰,三栋主体建筑呈现原子裂变般布局,十分前卫。这座馆内,陈列着安徽一大批领先全球,或全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今天的安徽创新馆,已成为青少年打卡的热门场馆,和安徽创新发展的“新地标”,给青少年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

(总台记者 王利 崔琦 潘健 邵光佳)


户户包田有地→人人持股分红!

这里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


安徽小岗村,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上世纪70年代末,小岗村里到处是泥巴房子,全村20户人家112人,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

1978年,村里的18位农户在一纸契约书上按下“分产到户”的红手印,实行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此后,小岗村里粮食连年丰收,稻谷满仓。40多年来,从“户户包田有地”到“人人持股分红”,从“红手印”到确权颁证的“红本本”,再到“分红利”,小岗村里依然在发生更多喜人的变化。

小岗村这个家庭三代人的故事,诉说着时代变迁中村里的巨变,也在诉说着不变的“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戳视频,一起看↓↓↓


(总台记者 吴俊 崔琦)


四年造林520万亩!

安徽林地变身绿色“聚宝盆”

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早已融入了安徽的基因。目前,安徽已经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改革品牌”,林长制改革就是其中一项。

2017年3月,安徽省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林长制”。安庆与合肥、宣城三市首先进行试点,构建五级林长体系,省委书记、省长任总林长,市、县、乡镇、村庄也设有林长,都由党政一把手担任。

四年多来,安徽全省完成造林520万亩,平均每天以3500亩的速度在增长。林长制改革后,责任厘清了,发展也加快了,多地发展起森林旅游,废旧房屋变身民宿、荒山被打造成了果园,林地变成了绿色“聚宝盆”。

这几年,安徽各级林长通过盘活森林资源,已经带动了2560个贫困村、45.5万人脱贫致富。现在,安徽独创的林长制改革也被全国23个省市区借鉴。


(总台记者 吴俊 张慧 安徽台)


80后、90后在这个岛上坚守十多年

他们在做啥?

在安徽合肥,有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叫科学岛,它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被称为“皖中硅谷”。2.6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有“人造小太阳”、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

这里不仅是实验的强磁场,也是人才的强磁场、创新的强磁场,有很多科研工作者在岛上工作、生活。他们中有不少80后、90后,却已经在岛上坚守了十多年,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究竟在做些什么?听一听“岛民”们怎么说。


(总台记者 梁明星 陈志猛)


安徽24小时


一天24小时,安徽在发生什么?

从黄山之巅的旭日东升到皖北早餐铺里的热气腾腾,从生态湿地的百鸟翩跹到城市绿道的簇簇生机,从汽车产线的先进智造到无人工厂的科技创新,从农田果园的粮果满仓到蔬菜大棚里的智慧硕果,从老茶馆里的人生百味到繁华夜市的烟火氤氲,从黄梅戏里的文化传承到徽州古村的历史文脉,从淮河大坝的日夜守护到新安江的一江碧水,从高校学子的分秒必争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协同高效……每一个时刻,都有安徽奇迹正在发生。

数说科创赛道上的安徽


在安徽,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一张崭新名片,它融入了城市发展血脉,是城市的生长基因。智能穿戴安徽造,玻璃发电更环保,创新创业政策好,量子科技真玄妙。一组组鲜活数据,如同一个个里程碑,告诉你,这些年,安徽如何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跑出一个个从0到1的突破,从1到N的美好未来。



每天都有人在赛道上奔跑,人生选对赛道,相当于成功一半,城市发展也一样,在安徽,这条赛道叫科技创新。智能手环,很多人跑步的标配,公里数,卡路里数,心率,血氧,至少三种检测仪器才能测算的数据,现在一个手环搞定,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每12个人中,就有1个在使用安徽产的智能手环,而研发出第一支手环的人就来自这所大学,在这里,每1000个毕业生中,就有1名两院院士,从改善生活到创造未来,这里出生的科创成果数以万计,他们跑出的是安徽科技创新的生命力。

量子科技,被称为人类在下一个科技革命时代需要掌握的最关键的技术,在安徽合肥这条路被称为“量子大道”,这条路两侧有20多家量子科技研发团队。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条2000多公里的量子通信保密通道,织出了量子通信的天地网;中国国首个量子计算原型机,在特定赛道上,200秒的“量子算力”相当于目前“最强超算”6亿年的计算能力,这些量子科技最前沿的成果正在这里诞生、转化、成长。这里自主开发的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已经向全球用户开放。相同条件下,目前计算速度可以达到经典计算机的1600多万倍,未来五年,量子算法将在金融、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运用。量子科技的赛道上,安徽将跑出更多世界瞩目的新高度。

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每天都有人在上演速度和激情。在安徽,青年人已经成为这条赛道上的主力军。在合肥的这个创新产业园里,有1300多家创新企业,3万多人中,85%在35岁以下。创新到创业,第一步最难。资金、政策,场地都需要帮助。这里给青年人提供了免费的路演厅、共享办公室、共享实验室和免费的水、电、网络、健身等公共服务。只要每天花10块钱,租1个工位,就可以开始科技创业路。在这里,1杯茶的时间,就可能激发出1个科技产品的最初创意灵感。2020年,安徽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有8559家,安徽每1万人就有15.4件发明专利,比五年前增长了2.6倍。上百万人每天奔跑在把科创成果从电脑里搬到生活里的路上,他们跑出的是安徽科技创新的加速度。

玻璃,生活中少不了。玻璃杯、窗户、电脑电视手机屏幕,无处不在。而安徽让玻璃从日常用品走向了世界尖端。玻璃是一种绝缘体,安徽做到了让它发电,这栋大楼的外立面,用上了自主研发的发电玻璃,光电转化率达到19.64%,产生的电量完全可以供应这栋大楼使用。在蚌埠,最大的“光变电”玻璃建筑,年发电量9000万度,按照运营25年计算,可以节约燃煤约9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0万吨。安徽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跑出了新的机遇。

 (总台记者 任譞 刘振 张慧)


糯米汤圆、鸡汤炒米、臭鳜鱼……

五谷珍鲜 食在安徽

安徽地跨南北,山高水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交融,也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美食。五谷杂粮,到了安徽不同地市,会呈现天差地别的样貌,山珍鱼鲜,即使一山一水之隔,也会变幻出截然不同的风味。

皖北有大馍,皖南有小面,长江边的鸡汤炒米,到了淮河边就变成了米面雪圆……南北交融的安徽,物产丰腴,美味各有千秋。

(总台记者 张腾飞 葛启文)



六安第三轮核酸检测结果出炉!无新增阳性!

六安新增1例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

安徽11家企业拟推荐为重点龙头企业

雨要停了?安徽下周天气提前知



来源 | 央视新闻

责编 | 丁力 编辑 | 杨木子

主办单位 | 安徽省政府新闻办、省网信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