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农人丨他曾是报社最年轻的部门主任,30岁辞去工作做为援疆社工,结果人生改变了轨迹……

2016-09-02 青年农民企业家 叁疯点伙


他曾是报社最年轻的部门主任

30岁辞去工作,做为援疆社工来到喀什

在乡村迷路的经历,把他的人生引向了另一条轨迹

将中国最西边的偏远农村和维吾尔族农民

与千里之外的消费者对接

组成了一个温暖的社群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25alv6v0&width=500&height=375&auto=0

维吉达尼的故事


2011年11月,在喀什援疆的刘敬文和四位同事,萌发了利用互联网帮助他们熟悉的几家维吾尔农户销售天然农产品的想法。仅仅是想帮个忙的节奏,想了一个名号叫维吉达尼。


▲维吉达尼团队:贾茜、刘敬文、张萍、向君、麦合穆提·吐尔逊


五年过去了,小小的维吉达尼变成了一个在互联网上小有名气的品牌。它像一根纽带,将中国最西边的偏远农村和维吾尔族农民与千里之外的消费者对接,组成了一个温暖的社群。


▲维吉达尼的口号是“有信仰的农产,小时候的味道”


创始人刘敬文说:“我希望人们能通过味觉和视觉来了解新疆和维吾尔族人。因为我们的嘴巴和胃是不会说谎的。”


▲farmer4成员刘敬文


通过维吉达尼,遥远的喀什不再像新闻中那么神秘和不可触碰。全国各地的客户也能直接向在喀什噶尔美丽绿洲上辛勤种植的维吾尔族同胞反馈最真挚的感激和善意。


▲维吉达尼团队和维族老乡在小圆枣林里的合影


刘敬文的故事


在去新疆以前,刘敬文走的是文青路线2000年,他从广东湛江考入深圳大学中文系,大二开始给杂志写专栏,毕业后进入深圳《晶报》,曾是报社最年轻的部门主任。


除了做采访、写书评、关注公共事务,他还是深圳第一家民间阅读组织——后院读书会的成员。在微博上跟书友们侃侃文学历史,偶尔做做讲座。


▲刘敬文照片


30岁这年,刘敬文为“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而焦虑。其后他辞去工作,做为援疆社工来到喀什。一次在南疆乡村迷路的经历,把他的人生引向了另一条轨迹_被热情的维族老乡带回家后。


他发现农户们由于交通闭塞,家中的农产品大量积压。于是他决定借助互联网,帮助这些维族农户售卖农产品。就这样,他以食物为媒介,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有故乡温度的新疆乡村。


▲维族老乡家中的农产品大量积压


2011年底,刘敬文和四个小伙伴一起成立“维吉达尼”,这是最初的团队:贾茜、刘敬文、张萍、向君、麦合穆提·吐尔逊。两年多来,维吉达尼在新疆行走超过5万公里,目前有深圳、喀什、吐鲁番三个办公室,近2000合作农户。


▲维吉达尼最初的5人团队


在刘敬文的新疆故事里,还有很多内容:在南疆农村,人们照相的机会很少,许多老人和孩子几乎没有一张像样的照片。维吉达尼的小伙伴们,定期给农户们拍下照片并送给他们。


▲刘敬文和维族孩子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碰到了世界最长寿老人阿丽米罕,他们希望拍下维族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待孩子成人后嫁娶时,做成一本影集送给他们。


▲维族小女儿继续背起书包去上学了


小圆枣树与情义的故事


“我的初心,是要把在喀什的美好感受传递给大家”,刘敬文说。这种感受,源于他在南疆体味到的人与人、人与土地间的美好关系。


▲刘敬文和他的伙伴也非常注重打通客户与农户之间的交流


刘敬文在微博上道出他最理想的工作状态:新疆最美的三个月在新疆,在白杨树叶子铺就的道路听着加州旅馆。把晾晒在戈壁滩上的大枣全收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其他的时间在深圳。


▲维吾尔农户保留着自然农法和储存方式,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


阿吉老人常常出现在刘敬文的故事里,老人是维吉达尼早期合作的农户。阿吉老人有几百棵野生小圆枣树,树龄最长的已经超过500年。第一年的小圆枣销路不好,刘敬文和小伙伴们跟老人商量,能不能砍掉小枣树改种大枣。


老人拒绝了,他讲了一个故事:“爷爷临去世前专门拉着我说,阿吉,小圆枣是不能砍的,你6岁的时候得了风寒病,我用小圆枣泡水救活了你。它是你的救命恩人。而且,小圆枣再差也能卖几个钱。”


▲“阿吉老人教会我做人要有情义”,在一次演讲中刘敬文说


“我当时觉得很震撼,也很羞愧。”因为老人的敬畏心,小圆枣树被保留了下来。去年,维吉达尼合作社发出“认领小圆枣树计划”,1000多棵小圆枣树被各地的人们认领。农户们不必为小圆枣滞销而发愁,南疆最后一片小圆枣林也保住了。


▲维族人民合照


“有信仰的农产品”,维吉达尼的产品包装上印着这么一句话。他们出售的每一种农产品,都有一段糅合着阳光和人情的故事:马木提老人有55年晒制杏干的经验,南疆的杏干成熟后,会在枝头慢慢变干。经过大约一周左右从熟透的杏子变成杏干,这就是抱枝杏干的由来。农人们把杏干摘下来后,遵循传统的方式。远离各种添加剂,用自己的双手,在阳光下晾晒最天然的杏干。


▲马木提老人说:“好脾气帮我晒出好杏干”


创业维艰


2013年,维吉达尼发起了农民合作社,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收购签约农户优质农产品,每年还给农户提供利润分红和农业技能培训。当听见“创业难不难”这个问题时,刘敬文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每一天都很困难”。但他随后又补充说:“当然,成就感也与困难同在!”


▲喀什兰干乡维吉达尼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


创业,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最大的难题就是‘走出去’。”刘敬文说,刚开始都是从喀什直接发货,而喀什当地的物流受多重因素制约,很多客户因为配送问题取消了订单。曾经有一单到深圳的货物整整走了26天才送到,客户调侃地说他们是“骑着毛驴送货”。


▲刘敬文团队之前的物流仓储模式就遭到了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2年,刘敬文将发货仓库转移至北京,并顺利卖完了积压的干果。后来,刘敬文将仓库迁回乌鲁木齐。“很多人还是喜欢产品直接从新疆发出”刘敬文说。


▲不到一个月,吐尔逊江家300公斤核桃卖掉了,更多的农户找上门来


虽然纯商业模式运营起来会简单很多,但是刘敬文仍然坚持目前这种“农民合作社”模式。“在营销过程中,让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不是销售业绩的增长,而是农户和客户之间的情感沟通”。


素材来源:

深圳人物志/我的公益故事.腾讯公益

乡村周末/深圳新闻网



支持我的文章

除了转发给身边好友之外

还可以来点打赏哦!

生存不易,只能颜值来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