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器不仅代表着史前玉器极高的琢玉工艺,还系统呈现了良渚具有高度统一的社会认知体系和稳定有序的社会运行机制。
琢玉过程中,工匠需遵循“切、磋、琢、磨”四道工序。切:即运用工具和解玉砂将玉料锯开;磋:将玉料进一步切割打磨出基础的造型;琢:使用工具雕琢花纹或钻孔;磨:对玉器进行抛光让其散发光泽。以良渚的代表性玉器——玉琮为例,其制作过程可细分为制坯、打样、管钻、分节、刻纹和打磨等六个工序。
良渚玉器制作的流程
良渚玉器的琢玉工艺承前启后,随着玉器种类和组合的多样化和形制复杂化,发展出了一套系统的琢玉工艺,对后代的玉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良渚玉器的玉料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此外还有蛇纹石、叶腊石,以及少量的绿松石、石英、玛瑙、萤石等,玉器受沁明显,多呈现“鸡骨白”和“南瓜黄”。玉器的切割可分为线切割和片切割,线切割指利用线、绳带动硬度较高的解玉砂在玉料上反复运动,主要运用于平面体量较大的玉器,如玉钺、玉璧等,由于线切割留下的痕迹呈波浪形,良渚玉璧并不平整,平置时无法与平面完全贴合。线切割还用于扁平状玉器的弧状成型,以及透雕玉器的镂孔。片切割是指用硬性工具带动解玉砂的切割方式,其特点是切割痕迹较为平整,用于玉管、玉锥等玉器的成形中。片切割的深度有限,但是不影响长度,良渚文化晚期出现了超过30厘米的单体锥形器,即为片切割工艺的充分运用。此外,片切割工具还在琢玉的其它工序中大显身手:针对玉璧、玉璜等玉器圆弧形外廓的裁切,在反山出土的许多玉璧外缘面可观察到双向片切割的痕迹;利用片切割进行减地和打洼,如玉琮表面兽面纹和鼻端凸块的凸起和兽面眼部的打洼均采用了片切割技术。管钻是运用圆形钻具带动解玉砂进行圆周旋转运动以切割或套取玉器,良渚玉器中,管钻工艺运用于钻孔、成形、榫头和卯孔的制作等,可分为单向和双向的管钻。良渚玉器中,最大的管钻芯反山M20:5璧,外径达10.5—10.6厘米。良渚玉器的掏膛工艺分为管钻和桯钻两种,掏膛的目的是制作卯孔,一般只有圆形的卯孔采用管钻的方式。掏膛时,桯钻钻具由锥形的钻头和钻杆组装而成,可保证钻具深入时卯孔上下几乎差不多的外径。掏膛技术为此后的玉容器制作打下了技术基础,秦汉时期的玉容器多采用了掏膛技术,南越文王墓出土的铜承盘高足玉杯、犀角形玉杯即为掏膛技术下的玉容器代表作,其中犀角形玉杯杯身呈半透明状,局部有红褐色浸斑,仿犀角形,中空,器内底部留有较明显的重叠管钻痕,器身下部、卷索形镂空处亦有管钻痕迹。除了上文提及的切割、管钻和掏膛等工艺,良渚玉器中的浅浮雕工艺也是独树一帜,由于工艺精细、纹路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制作。这种工艺在玉琮表面的神人兽面像得到了充分体现:神人的介字形冠和倒梯形脸、兽面大眼和鼻端阔嘴,均为减地浅浮雕工艺,利用减地、打洼等浅浮雕工艺,在玉琮上塑造了立体、有层次的神人形象,体现了良渚文化的精髓。
撰稿/编辑:黄巧好
审校:章 昀
审定:王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