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兆基:在全球富豪榜站得最高的中国人

2014-07-04 华商韬略


李兆基:在全球富豪榜站得最高的中国人


12岁的黄金奇才


1929年的隆冬,广东顺德大良虽然无雪,但格外寒冷。在大良一巷内李介甫宅中,却因着一片洋洋的喜气而显得额外温暖。李介甫的夫人陈鸾凤在这一天为李家诞下了第四个男孩。


在重男轻女的时代,陈鸾风再为李家添男丁,李介甫满心欢喜,祈望这男孩他日训练成材后,会为李家的事业奠下稳固雄厚的基础,好减轻他肩上的重责。于是李介甫给孩子取名为兆基。


李兆基出生时,李介甫已拥有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两间门店,经营着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生意做得很不错。


李兆基从6岁开始,就被父亲安排进家里的商铺头学习做生意。母亲本来有点担心儿子年纪太小,不能应付那些年长的伙计,但李兆基没过多久就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而且聪明机智,拥有极好的心算能力。


在金铺行业,有一句“打金偷金、打银偷银”的俗语。李兆基进入店铺后,发现自己家的金铺也存在这个问题。他想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让父亲采取措施,但铸金匠又是奇缺的人才,得罪不起,因此而担心铸金匠离开后影响金铺的生意。进退两难中,他决定自己学习铸金技术,不再受制于人。李兆基那时就明白一个道理:求人不如求己,当老板,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行。


12岁时,李兆基已熟练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术及知识,当年出任天宝荣金铺的头柜,其鉴别黄金的眼光和炼制黄金的技术不在于成年人之下。提起李介甫之于李兆基,顺德市场无人不知这位神童。对于十二三岁的他在黄金生意上能如此精明果断、眼光独到、神乎其技,令全市称赞不已。


15岁的掌柜


日治时代,不少在香港及海外工作的华侨,要汇钱回乡接济家人。李介甫父子开始在顺德经营金铺银号兼做汇兑和货币金银买卖的生意。


当时市面流通的中央银行纸币如有残缺,例如穿孔、崩角、有锈迹或有污秽,就不通用了。交收纸币时,总要经过一番手续,精挑细选之后,往往有两三成不合格而要退回去。这些不受欢迎的纸币,价值只有原价的六成至七成。面对着那一大堆乱糟糟、污兮兮的纸币,李兆基在想,如何使它们增值及流通呢?


有一天,李兆基从洗衣中得到灵感,发明出一个旧币换新颜的办法:将旧币泡在水里,用漂白粉洗去污渍,再涂一层蛋白,使它变得硬朗,然后风干熨平。使纸币变得新鲜光亮梗直。经过了这一番清洁的功夫之后,原本六至七折收来的货币,大部分可以十足价钱兑换出去。


这办法让李兆基备受父亲和银号掌柜赞扬之余,还让他得出了一个以后受用不浅的营商道理:货物无论何时何地要畅销,就得要好好包装。爱美是人的天性,任何物品的外貌都是吸引人的先决条件。越是处于艰难脱手困境的货物,越要为它“扮靓”。


父亲李介甫一直以来在广州湾都有生意,需要他频频来往照应。1944年,父亲看15岁的李兆基已是长袖善舞,又能临危不乱,深懂应变,于是把顺德的永生银号和天宝荣金铺都交到李兆基手上去掌管。数年的经验,李兆基已深得运筹帷幄的奥秘。在他亲力亲为的经营之下,金铺生意额为全市之冠,稳执该业的牛耳。


19岁揣着一千元到香港闯天下


李介甫从广州湾回到顺德之后,发现儿子把家业管理得头头是道、有条不紊时,内心不但欣喜,而且认为当前最急于要讨论的是,今后的前景和李兆基的前途取向。


李介甫问儿子:“经历了这几年,你对自己的前途有什么看法?”李兆基考虑良久后,向父亲提出了要到外头世界去闯一闯的意愿。李介甫心想,儿子十多年来长伴膝下。在顺德这弹丸之地,日后只会大才小用。他问儿子:“你有想过到哪儿去发展吗?”李兆基随即清清楚楚地答:“我想去香港。”


1948年,19岁的李兆基口袋里有一千块钱,他辞别了父母,离开顺德,来到维多利亚港,他决意在这个钟情的城市内,努力闯出一番事业来。从第一天驻足香港的中环,李兆基深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开始,他就希望自己成功。


老本行起家


一经落脚有地,李兆基就如识途老马般嗅一嗅城内金融业务集散地的方向,直朝那个目标进发。李兆基决定以他的金银业看家本领闯天下。


当时的中环文咸东街,足足有二三十间金铺银店,专营黄金买卖、外币找换、汇兑等生意,业务性质跟李介甫在顺德的永生银号没有分别。


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货币兑换业务的优势,在几间银铺挂单,从事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其时正值解放战争之际,不少内地财主跑到香港,外汇兑换业务及黄金买卖生意十分兴隆。


早已练就了识别黄金成色成分成数专业本领的李兆基,即可以运用锐利得穿金透银的目光去鉴别黄金的质量,更能巧妙地把金条往分金石上一擦,就能定夺它的成分。有了这番本事,非但不会被走卖黄金的水客占去便宜,而且心算越来越精确,对黄金市道走势越来越有把握的李兆基,每次在一买一卖弹指之间就可以获得一笔相当可观的利润。


因此,李兆基到香港不足一年,已有能力汇款回乡照顾家中大小。


解放后李介甫家被列为地主阶级,所有的财物全被充公,家中变得一无所有。李兆基除了急需汇款回乡作为安家费用之外,还要为父亲缴纳罚款作为赔偿代罪等用。李兆基在香港赚到的第一桶金,不仅解了家中燃眉之急,也为其后来事业的发展奠下基石。


钞票只是浮财 物业才是恒产


解放之后,香港人口激增,工商业日益发达。1954年政府公布:全港经营登记的工厂共有2494家,属下工人11万多,未曾登记的工厂工人,数目逾10万,增幅较去年接近一倍。这些工人都是年轻的、朝气勃勃的,等候着适当时机就成家立室的,跟他们的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就是房屋问题。


“归宿是人人的渴求,有瓦遮头是家家户户的愿望。”但李兆基并不认为政府关照市民居住问题的步伐能赶得上民生的迫切需要。


成功生意在于满足市场需求。早就认为实物比货币更为保值的李兆基,决定向实物(地产)进军。后来李兆基回忆当年生活时曾说:“我七八岁时已常到父亲的铺头吃饭,自小对生意已耳濡目染,后来在银庄工作,令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法币、伪币、金元券等,都可随着政治的变迁,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令我领悟到持有实物才是保值的最佳办法。”


由于李兆基当时的财力还不足以在房地产市场上安基立业,于是他便采取了集腋成裘的发展策略,以合作经营的方式跻身于香港的房地产行业。1958年,李兆基和冯景禧、郭得胜等八人合股组成了“永业公司”,开始涉足房地产经营。


公司开始运营后,他们一改传统的房地产经营方式,推出了“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使得生意十分火爆,公司也很快就扩大了经营规模。李兆基所始创的分期购买,更在此后被广泛采用。


1963年,李兆基和冯景禧、郭得胜三人将永业合组,成立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新鸿基”三个字是有来历的。“新”字取于冯景禧的“新禧公司”、“鸿”字代表郭得胜的“鸿昌行”。“基”字自然是李兆基之名。


地产界“三剑侠”


市场中人都知道这三位好朋友勇于进取,一起拍档,各展所长,配合得宜,自然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而称誉他们为“三剑侠”。


冯景禧负责主理新鸿基对外的联系应酬,打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因为他生性活泼,言语玲珑,长于交际。只要他想认识某人,想跟某人熟络,与某人合作,三言两语,三朝两日就可以办得到。冯景禧当时对银行、政府各界等的关系,联系得非常出色,为新鸿基奠下良好基础,以帮助业务的发展。


郭得胜则是实干派,他在新鸿基有如一只吨位极重的大趸船,表现出他的稳健和坚定。他对施工过程了如指掌,对工人指挥若定,对房产质素控制自如,所有有关建筑的开支,郭得胜都仔细地调控价格,亲自与判头和材料供应商讨价还价,节约成本。


李兆基则出任新鸿基总经理之职,主理范围包括建楼的图则设计、买入土地作货源以及楼宇销售等工作。


在三人同心协力下,新鸿基的业绩,一直表现优异。1972823日,新鸿基企业在精通上市集资的冯景禧的策划下成功上市。香港六十年代地产界超卓有成的“三剑侠”,也在新鸿基上市之后演变成三分的局面。三人开始各施各法,专注地朝自己最向往的事业发展途程进发。回望过去,李兆基说最令他怀念的就是当年三剑侠一齐,在新鸿基打天下的年代。


李兆基以十年来的努力,在新鸿基上市时,获公司分派得了价值五千万元的资产。这次自然而然的“分家”,有如大家庭中兄弟分遗产一样,使李兆基能以得来的资金,朝着自己向往的事业发展途程进发。


自己的王国


1975年,李兆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业有限公司。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要源源不断地取得足够的土地来建房决非易事。李兆基以其独到的眼光和方式来为自己增加土地储备。而他获取土地的办法也与众不同。


在香港,恒基兆业很少参加政府的土地拍卖,但总有办法买到地盘,而且质优价廉。这主要在于他有两大法宝。第一是购入“乙种换地权益书”。当年,港府征收新界的农用地作发展用途,是先用换地权益书向农民们分批收地,等政府有可建房屋土地集中拨付时才与其交换。这让很多希望立即套现的农民在政府换地令之前,拿着换地权益书无计可施。李兆基就以现金购入他们持有的换地权益书,既受欢迎,又价钱便宜。等政府一宣布开发计划,他买得的大量权益书就会变成可发展的地皮。


第二种购地办法,则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旧楼改建。买下黄金地带的旧楼,在旧地盖新楼。这种办法一举多得,发展商得利、市容焕新、旧业主套现、政府增加税收,但却十分辛苦,因为单独收购一个小物业(如一个住户)并不能支持一个地产项目的发展计划,所以恒基兆业还练出一个绝活——并楼。


通过向某个目标地盘上的多个业主收购物业,凑零为整,得来土地。并楼极其艰辛复杂,一个业主不卖就会满盘皆输,但恒基兆业却对此情有独钟,几十年来,并楼无数。李兆基有关于此的另外一句名言:“寸土必争”,也传播四方。


源源不断地收买土地和不断生产出成品,使恒基兆业博得港人口中的“楼宇制造工厂”的名声。李兆基也一举跃入香港十大富豪榜。


香港地产界权威人士在评判李兆基与李嘉诚、郭德胜、郑裕彤四人时,曾有这样的评语:长江实业雄才大略;新鸿基地产稳健有为;新世界发展勇气逼人;恒基兆业则眼光远大,先声夺人。


在全球富豪榜站得最高的中国人


1990年初的他,实力与名望已经在香港以至亚洲相当显赫。无人会否认他是稳居香港十大首富和十大知名企业家之行列。一踏进90年代,李兆基采取很审慎的态度去观察周围环境包括国际投资气候,以为集团和家族筹划前途大计。恒基兆业结合香港及内地的经济形势,在两地参与大量商业楼宇,如当时世界耗资金额最大的私营发展项目——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等众多大型地标性项目的兴建。同时,还迎合普通市民日益强劲的购买能力和消费需求,将住宅的品质全面提高,不断在大型高密度地盘上增加会所康乐设施,以进军高档物业市场。继续在新的时代,紧紧把握住市场的趋势,领先发展。


致力地产业务的同时,李兆基还致力多元化经营,并通过将多元化公司业务向地产业的拓展,继续壮大主业地产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他先后收购了中华煤气、香港小轮以及美丽华酒店集团的控股权。同时,他也把事业拓展向香港本地之外,在新加坡、加拿大以及中国内地等地参与了地产项目的投资,并获得丰厚回报。


根据美国《福布斯》财经杂志的资料,1996年李兆基的资产增长幅度十分惊人,由199565亿美元增至1996年的127亿美元,升幅为95%。蝉联两年首富的美国微软集团总裁盖茨,1996年的资产增幅不过40%,比李兆基所创的纪录少了一半有多。


1995年,李兆基被《亚洲周刊》授予企业家成就年度大奖,被《福布斯》杂志评选入世界十大富豪之列,排名第7位。1996年,67岁的李兆基以150亿美元资产,在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4位,一举创造了华人在世界财富版图的最高坐标位,其领先地位,不但前无古人,而且至今尚无来者。


如果说:五十年代是李兆基的摸索期,六十年代是李兆基的奋斗期,七十年代是李兆基的成长期,八十年代是李兆基的发达期,那么,九十年代就是李兆基事业发展的高峰期。


78岁转行 获“亚洲股神”美誉


进入新世纪之后,李兆基逐步淡出地产的经营,转而投身到一个新的领域——投资。20041215日,李兆基宣布成立了“兆基财经企业公司”,专门管理家族分散在全球高达65亿美元的投资。


兆基财经企业公司成立以来,李兆基在投资领域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可谓业绩彪炳。期间,他先后斥巨资大量购买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中央企业股票,中国网通、中国人寿、中国财险、中国电力、中石油、中海集运、平安保险、交通银行、中远控股、神华能源、建设银行等众多企业都得到他的垂青和巨资进入。


2006年中国银行在港上市时,李兆基又购入13.14亿股(约4.97亿美金),继续力挺中央大型企业。亦通过此项投资获得了高额的回报,在这三年成功转型,而几年来跟风认识内地企业新股的香港小投资者,同样获得了厚利。一个78岁的老人成功“转行”,把兆基财经企业公司的500亿资产变成1200亿元,荣膺“亚洲股神”。


香港著名财经作家梁凤仪曾经采访过李兆基,她的问题很直率,李兆基也答得很坦诚:


梁:富有的感觉如何?李:一般的富有,应该是相当不错的了。贫穷的确是令人忧虑兼辛苦。试想想吃不饱,穿不暖,朝不保夕,心如何能安?志如何可伸?

然而富有与极端富又是不一样的。巨富的麻烦相当多,我就不时收到一大堆世界各地寄来的信,为了各种原因请求捐款救济的。读了这些信,心头要承受很大的不安,因为不予援手,心有不侧,要援助呢,又不确知对方虚实。世界之大,有待救援之人之事极多,把越多凄凉遭遇放到自己的眼前来,越发难堪。

而且,成了巨富,无可避免就是公众人物,生活在金鱼缸里,会失去很多自由自在的机会。而且钱一旦多起来,客观形势就会迫着自己为保障财富而无止境地苦干下去,不是自己驶‘钱’,而是钱‘驶’了自己?承担无尽期的肉体劳累和精神牵挂,不会是好滋味。

李兆基作了这番解释之后两天,又塞给梁凤仪一张小便条,上面写着:“奉劝世人,应知‘不贫’、‘不富’者最有福,可以自得其乐。”


梁:你捐献社会公益的计划着重哪方面呢?李:我会为中国同胞的教育及医疗两方面作出我的贡献。

我们商人喜欢求实际效果,教育的回报率最高,因此最值得我投资。以小学教育为例,如在大陆教育未普及之荒僻地区,用很少金钱便能开设多间学校,教育不少的学生,这不是回报高收效广吗?以大学教育为例,投资一个学生念三、五年的大学课程,以后这个大学毕业生便要为社会服务至少三十多年,这不又是回报率极高的投资吗?我们在1982年成立培华教育基金,为祖国培训了五千多人,在一传十、十传百之下,这五千多人可把他们的学识传授不知多少人,对祖国建树良多,我引以为慰。



梁:你现有遗憾吗?李:有。年轻时来港艰辛创业,与七位好友共组永业,及后与两位好拍档冯景禧、郭得胜成立新鸿基,当年雄心壮志,努力奋斗,但望有日香江之内,处处可见新鸿基那个表微我们三人同心的“SHK”标志,现在梦想成真的,可是永业八个合伙人,七位已经不在了,新鸿基“三剑侠”中冯景禧与郭得胜亦先后辞世,只剩我形单只影,实在有难以言喻的遗憾。每当我看到‘SHK’标志,我的心就隐隐作痛。如果今日,他们都能与我一起目睹香港的繁荣,享受成功的满足,那会多好!



梁:你最喜欢什么?最恐惧什么?最希望什么?李:最喜欢与儿女、好友共叙,最怕成为公众人物。最希望香港持续繁荣,中国日有进步,我自己身体健康。


梁凤仪想了很久,终于忍不住问了一个她也许不应该发问的问题。

“你会再婚吗?”当时李兆基六十八岁,看上去只像个五十岁上下的人。那时他体魄健康,又勤于运动,心境也开朗,既是活力充沛,对生命又如此热爱,续弦是理所当然的事吧。

可是,李兆基摇头,道:“不会再婚了。”

“为什么?怕女人只爱你有‘贝’之‘财’,而不是无‘贝’之‘才’,抑或,只注重她自己之‘得’而非尊重你之‘德’吗?”

李兆基解释说:“这倒是社会环境问题,使我产生了防范警觉而有所踌躇?不再婚的部分原因,是我离婚时已五十多岁,如果续弦,生育孩子,就会家庭复杂化。生下的孩子,在教养及教育方面,恐因自己年纪老迈,有照料不周不及之弊。而且娶个年轻的,长远而言,还是不够精力去陪伴她欢度余生;若是娶个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回来,单是她的健康问题就会有如负包袱的麻烦了。此外,我已独身多年,早就习惯而至适应,觉得无牵无挂,无疚无恼了。”


年过八十,永不言休


如今,坐拥千亿身家的李兆基,仍然坚持每日到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上班。年过八十的李兆基说,没有想过退休。


“有时打麻将不是为了赌钱,是为了兴趣。你吃了糊会觉得很开心,不是计较金钱。我没有想过退休,我们那一辈人多数训练到不能停下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退不是不退,去到年纪真的很大的时候只好理最重要的事,理少一点,一直理到底。正如打麻将也要吃到糊才行,不要那么快就停。”


虽说没想过退休,李兆基坦承说,两个儿子李家杰和李家诚将会是他千亿王国的继承人。


版权说明

◎本文选自华商韬略【全球华商名人堂 • 李兆基专辑】,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尊重作者成果。喜欢本文可分享至朋友圈。

-------------------------------------------

『关于我们』

全球华商人物史志第一殿堂

微博:@华商韬略

微信:hstl8888

APP客户端:全球华商名人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