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家房企年报,透露了未来20年房地产发展主线

贾澎 华商韬略 2019-06-17


2018年,是房地产业高喊“活下去”的一年。对华夏幸福而言,这不仅是句口号。



水逆


“水逆的2018年已经过去!变中有忧的焦灼,跌宕起伏的煎熬,都已悄然划过!”这是2018华夏幸福年报中《致股东信》的第一句话。


水逆,指“水星逆行”,常被用来形容面临逆境。可见,华夏幸福过得不轻松。


华夏幸福是家“非典型性房地产公司”,中小房地产公司造小区,大房地产商造广场,但华夏幸福的主业,是造城:产业之城。


2000年之前,原本以建住宅为主的华夏幸福,开始前瞻性地转型产业园区,并在2002年,在河北固安建起第一个产业新城。这套由政府提供土地,华夏幸福出资开发,并负责从产业规划到企业招商运营的“华夏幸福模式”,备受地方政府青睐,也推动着华夏幸福快速崛起。


但靠深耕河北起家的华夏幸福,却也因环京区域限购政策,而深受影响。


2016年,华夏幸福跨入销售额千亿俱乐部,河北贡献了9成的销售面积。当2017年调控升级,限购组合拳不断,环京区域应声量价齐跌。房价普跌超30%,成交量不足高峰期的两成。


中国指数研究院排行榜数据显示,2017年华夏幸福销售额增幅为26.44%,排名从上年第8下滑至第9。


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模式,在大趋势里,能分享地区和产业发展的巨大红利,但在小周期中,却因回款慢,资金重,给流动性带来不小挑战。


在华夏幸福的应收款中,主要是应收政府的园区结算款。而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而不断加大的融资力度,则又加剧了长短债务大幅增长。


到2018年初,甚至有悲观者认为,华夏幸福有资金链断裂风险。



应变


出人意料的是,华夏幸福2018年报大大刷新了悲观者的认知。


首先是业绩增长位列同业前茅。当年,公司销售额达到1627.61亿元,同比增长6.93%;营收实现838亿元,同比增长41%;归母净利达117亿元,同比增长33%。


其次,资金压力得以释放。截至报告期末,华夏幸福的货币资金余额为473亿元,比三季度末大幅增长25%,覆盖1年内到期有息债务1.8倍。而1年内到期有息债务占比,从上年的31%下降到19%,财务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甚至,华夏幸福一如既往地大手笔分红36亿元,同比增长35%。


更加刷新认知的,是“水逆”下的突围。华夏幸福的文化是拥抱变化,董事长王文学也以善于审时度势著称,而2018年华夏幸福的应变之举,可谓稳、准、狠。概括下来,是做了两件事:聚焦战略,控制风险。


聚焦,是继续坚定做强主业。面对大量质疑声音,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方向从未改变,用王文学的话说就是“诚意正心干好产业新城,坚持PPP模式不动摇”。



PPP项目是难啃的硬骨头,但越是把难的事做好,才越有竞争力,护城河挖得才越深。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守清曾开诚布公地强调:“目前在PPP产业新城领域,找不到比它(华夏幸福)更厉害的。


坚定的信念下,2018年,华夏幸福又新增了18座产业新城,新增签约入园企业702家,新增签约投资额1660亿元,同比增长51.84%。


更坚定的是,华夏幸福加大环京外发展的脚步。虽然整体拿地慢了,但前几年走出环京的成果却在加速收获,进一步打破了成长的天花板。


2018年是华夏幸福的困难之年,但困难往往与机会并存,布局的成本也更低。于是,华夏幸福咬紧牙关,把握住信心低迷的窗口期,冲向环京之外。


如今,华夏幸福已在全国布局77座产业新城。其中2018年新增的入园企业中,环京区域之外企业占比已超7成,新增签约投资额占比更是超过8成。


体现在销售额上,2018年,环京外区域销售额同比增长109.08%,占整体销售额比例从上年的23.76%大幅升至46.46%。


一系列动作下来,“环京”已升级为扎根全国核心都市圈和产业带。


这不仅是版图与格局的提升,也带来财务改善。除2018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华夏幸福的另外三个季度现金流都是正的。


但对一家已有足够吨位的企业来说,控制风险不仅是节流,关键是开源。2018年,华夏幸福在这方面展现出厚积薄发的应变力。


在收入端,产业新城的优势开始加速释放,招商和服务费渐成收入的重要来源和新增长极。目前,其77个产业新城中的48个,实现了经营型回款,20个产业新城累计现金流转正。为去年华夏幸福取得亮眼业绩,立下了汗马功劳。


针对产业新城“资金重”的特点,华夏幸福以产业新城为平台,与其他企业合作拿地,合作开发。这种“更轻”的模式,既能分散风险,又能在困难时,大家一起共渡难关,机遇里,共享盛宴。


正因为这样坚实的底,2018年,素来以投资精明且审慎著称的中国平安,才在外界唱衰中,成为华夏幸福的第二大股东。


这也大大的增强了公司应对变化,把握机遇的能力和实力。



更新


华夏幸福的年报,将中国房地产未来的趋势概括为“三化”:空间都市圈化、运营精细化、地产金融化。


都市圈化,是国家的战略。今年2月21日,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其中就提出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要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要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运营精细化,是地产业的大势所趋。经过二三十年跑马圈地式的粗狂发展之后,未来房企之间拼的将是运营能力的“内功”,内功的关键就是更精品,更细分。


而随着国内长期资金配置不动产的需求持续上升,以及房地产企业模式创新的要求,房地产的金融化,也被认为将是行业发展的另一主大主线。


针对这些趋势,华夏幸福提出的战略是,新模式、新领域、新地域。


新地域契合都市圈化的发展。按不同“能级”,华夏幸福在全国28个都市圈中,重点选取了三类进行布局。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为代表的高能都市圈;郑州、武汉、成都为代表的高潜都市圈,以及长沙、西安、贵阳、沈阳为代表的潜力都市圈,最终将其产业新城的版图扩展到15大核心都市圈、近80个区域。


精细化运营方面,华夏幸福把运营服务提升作为重点,将其贯穿到住宅地产业务、商业地产业务的全程。包括:商业地产及中高端住宅业务的运营、康养、长租公寓等新型业务的运营,并持续完成产业新城的城市配套,使其成为“宜居”之城。


针对金融化趋势,华夏幸福则计划在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同时,以资产管理切入,并探索如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新模式。


“华夏幸福经过2017年、2018年的调整,重新进入一个非常良性正常的经营逻辑上。”在业绩说明会上,华夏幸福董秘林成红对媒体说到:“去年四季度人到位,钱到位,今年一季度地到位、投资到位。


一系列“到位”之后,这个非典型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已开始新一轮的自我更新。





华商君推荐一个有毒的号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