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永好大打“四化”牌,以公司大变革迎战经济大变局

2015-11-19 毕亚军 华商韬略




作者:华商名人堂主编毕亚军


最近几年的经济转型升级,造就一大批财富新贵和新兴龙头企业,也让一大批传统巨头和财富老榜样叫苦不迭,度日艰难。


曾和兄弟们长期位居中国首富榜,也是中国最大民营企业主的刘永好,虽同样深感压力山大,但却以“四化”趟出一条转型升级的路径,以大变革迎战大变局。


这位64岁,写下诸多历史的“老革命”,到今天,依然没有停止过创造新历史的努力,并一直再让自己和自己的企业更年轻,更活力,更时尚。


他说,新希望成立33年,10多万人,千亿营收,转型难度大,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而这“四化”,就是他带领新希望转型升级的根本大法。


1

年轻化


刘永好说,33年的企业,主要管理者都年龄偏大了。“50多岁的人,想得更多的是怎么安稳,车、房、收入、家庭都不错了,变革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就不够。”


于是,他发起“革命”大步推行年轻化。“我首先自我革命,把最大公司的董事长交给女儿刘畅,给大家一个强烈的信号,一定要让年轻人站到最前面。”


▲刘永好女儿刘畅


过去两年,新希望的创业元老退的退,休的休,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目前,集团的平均年龄,高层干部降到40岁,中层干部降到30多,基层平均不到30岁。


“年龄一降,创新活力大幅提高。要创新,人是第一位的,一定要找年轻人。年轻人有活力,有企图心,对时代最敏感,是创新的最好基础。”刘永好说。


2

互联网化


刘永好说,互联网产业空间广阔,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意义重大,所以新希望决定大搞互联网,不但要用互联网优化传统业务,而且还要直接参与互联网创业。


互联网模式在原有管理和利益架构下难做,他们干脆另起炉灶,新组建草根知本(集团)。用互联网模式、合伙人模式,“招有本事,有企图心的年轻人带着项目和创意入伙,把大家的欲望、利益和能力捆绑到一起,都为自己干。”


刘永好透露,集团将在未来几年拿出百亿资金,跳出传统业务局限,以互联网+为核心,面向健康、消费、电子商务等全产业创新创业,建立崭新的生态链。目前,草根集团已经组建了几十家新公司,“或许将来就会蹦出来个小米”。


3

国际化


刘永好说,传统产业在中国到处是红海,这儿过剩那儿过剩,走出去发现自己还蛮有竞争力。因此,走国际化路线是大型传统产业企业必须考虑的事。


刘永好10年前接受华商名人堂专访时,就曾表示要大力国际化,把新希望建成世界性农牧企业的,这10来年,他在国际化方面的成绩可谓是相当喜人。


目前,新希望已在30个国家设立50个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建工厂,在发达国家买技术求合作,在资源好的国家收购资源。”



4

金融化


新希望早就发展金融业务,是民生银行的大股东,在金融上赚到巨大的利润。但过去产业是产业,金融是金融,未来,要加大产业和金融化的融合。


“我们参与不少投资金融公司,我们在新加坡做产业的金融平台,最近海外投资,钱几乎都从新加坡、香港拿到,成本非常低。”刘永好说。


刘永好表示,“四化”推行以来,集团创新活力爆发,让他对未来三十年前景非常看好。尤其谈到草根知本,更是信心爆棚。


“现在我们是两拔人,集团这边基本朝九晚五,到晚上六点见不到人了。草根这边,晚上九点大多数人还在。”刘永好介绍说,他曾鼓足劲跟这帮年轻人说,三十年再造一个新希望,“但他们告诉我,互联网时代,我这想法太落后了,他们要三年五年再造一个新希望。”


谈到年轻人没钱没资源如何创新创业,刘永好还给自己打起了广告:“有本事有企图心有梦想,差钱差资源来找我。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要我出面都可以。”


“我现在最喜欢给年轻人站台,不但可以从他们那里学习,而且还可以让自己更年轻。”刘永好说。



华商名人简介:


刘永好,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民生人寿保险监事会监事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西部乳业发展协会会长;曾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刘永好1982年与三位兄长一道,变卖手表、自行车等家产,筹1000元人民币从鹌鹑养殖开始创业,后于80年代末转向饲料生产,几年间发展成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


上世纪90年代中,三兄弟决定分家分工发展,刘永好组建新希望集团。如今,新希望拥有10万余名员工,产业涉及农牧与食品、化工与资源、房产与基础设施、金融与投资等领域,年销售收入接近1000亿人民币。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