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坐镇上海文广10年,又被默多克、马云和好莱坞争抢

2016-03-21 迟玉德 华商韬略






作者: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迟玉德

一次吃饭时,好友封新城问正专心看文件的黎瑞刚:“你往嘴里塞的是什么你知道吗?”他憨厚地一笑,回道,“实在太忙,顾不上。”


华纳兄弟来了


上周,好莱坞巨头华纳兄弟娱乐公司(Warner Bros.)正式进军中国了!注意,不是拍个好莱坞大片然后卖给中国,而是来中国拍中国大片然后卖给中国和全世界。



3月17日,由华人文化控股和华纳兄弟娱乐联合创立的旗舰影业,在北京召开媒体见面会,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推出12部影片,影片将由陈可辛、王晶、文章、冯德伦等大牌执导。

据悉,旗舰影业2016年3月16日正式成立于香港,在股权分配上,由华人文化持股51%,华纳兄弟持股49%。华人文化由阿里巴巴、腾讯集团、元禾控股和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控股,它是于去年10月份合资成立的融资规模过百亿的娱乐集团。



旗舰影业股权分配图


由于股东方地位显赫,因此在旗舰影业成立当天,香港特首梁振英专门到场祝贺,并称“这是香港电影业发展的里程碑”。到场的名人还包括TVB主席陈国强、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微信公众号:hstl8888)入选企业家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寰宇传媒集团主席林建岳,以及刘德华、曾志伟、王祖蓝、黄建新、黄百鸣、刘伟强、刘仪伟等著名电影人。




华纳兄弟进军中国电影业的背景是,2015年中 国电影总票房超过440亿元人民币,折合约68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了48.7%,而同期美国电影总票房为111.3亿美元。有预测称,2016年中国票房总收入可能增长30%,至550亿元人民币,折合约85亿美元,并有望最早于2017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场。

在这种井喷式发展的刺激下,旗舰影业的成立恐怕只是好莱坞大举进军中国电影业的前兆,这让中国电影业武林大会的戏码越来越有看头了。

执掌旗舰影业的是黎瑞刚,人称“黎叔”,原为上海文广集团总裁,在电视圈声名显赫,去年下半年更因主导华人文化控股旗下体奥动力,以8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拿下中超五年的版权,以及联手中信资本,以4亿美元入股英国曼城俱乐部母公司城市集团等事件,而成为风云人物。

与目前电影业的五位民营大佬——王健林、王中军、王长田、贾跃亭、于冬相比,黎瑞刚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名字,但只要了解了他的经历和当下的事业版图,你就会对他另眼相看,并相信他的名字今后将会越来越响亮,甚至在娱乐领域陆续超过以上五位大佬。

仅就目前,他已出品《中国好声音》、《琅琊榜》和《功夫熊猫3》等热播节目和影视剧。

他不仅被马云和好莱坞看好,多年前还被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大力邀请,开价1000万年薪外加新闻集团股票,并称“不满意还可以提”,但他决绝了。

黎瑞刚一向为人低调,不好名也不好利,只想安安静静干事情。目前他的商业价值仍然被严重低估,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他那非同凡响的人生和事业。


年轻的战场


黎瑞刚出生于1969年,父母是上海知青,支边兰州,小时候跟随爷爷奶奶在上海生活,寒暑假时则坐着火车到兰州看望父母。

“到了暑假寒假,要坐两天两夜的火车,硬板座,穿过大半个中国,在南方是山青水秀,过了河南、三门峡,就开始漫天黄土,视角完全不同。在兰州,社会风土、脾气性格、朋友之间的关系,跟这里(上海)截然两样。” 多年后他这样回忆。

他在兰州的家位于铁路旁,到了晚上,经过的火车把他吵得睡不着觉,火车车头的大灯则把屋子彻底照亮。每当这时,就会激起他的勃勃雄心——一定要回上海去!

所谓“回上海去”是指拿到上海户口,他虽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也在上海读书,可户口却落在了兰州,在学校里属于“插班生”,经常遭到同学们取笑,高考也必须去兰州考。当然他学习成绩很好,也顺利考上了复旦大学,但这段经历仍给他带来难以磨灭的印象。

对此,他的好友兼合作伙伴封新城这样评价,“兰州的经历让他更早地去思考自己的命运,也更早有了自己的担当。”



1987年,18岁的黎瑞刚顺利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从此与传媒事业结缘。

大学期间,他除了学习还做生意,这倒不是因为爱好,而是因为需要。上初中时,他的父亲就过世了,母亲则在兰州一家国营单位工作,收入微薄,常常需要亲戚接济才能渡过难关。上大学后,亲戚们都劝他向学校申请困难补助,但他怎么也不肯,说不喜欢那种感觉,他决定自己去赚钱。

他赚钱的门道有两个,都以校园里的同学为客户,一个是用洗衣机帮同学们洗衣服和被子;一个是转录磁带卖给同学们,其中卖磁带的生意格外好。

当时大学校园刚刚流行港台歌曲,童安格、赵传等当红歌手拥有众多粉丝,同学们对翻录的磁带有大量需求。黎瑞刚就和几个朋友凑500元买了一台双卡录音机,每盘磁带卖1.5元。磁带非常畅销,供不应求,他们就日夜不停地翻录,后来还雇了个同学帮忙。仅几个月时间,他们就赚到了买另一台录音机的钱,添置设备继续干。

    

这段经历让他找到了赚钱的感觉和自信,但他并没有在这上面沉迷太久,因为他们后来盲目搞“多元化”,把钱都赔光了。

在生意之外,他还热衷于参加社团活动,并担任了诗社社长。也许是兰州生活经历的影响,与一般人相比,他拥有更充沛的情感体验。他的好友封新城曾向媒体吐槽,说他泪点太低,看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每回都能热血沸腾、潸然泪下。他很善于将内心的情感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诗歌或歌词,并以此为傲。

2007年他打造了电视节目《加油!好男儿》,其中主题曲《年轻的战场》即由他亲自填词。歌词这样写道:

我的梦想在每次付出汗水创造生命绽放,
告诉世界我们这一代自信的力量。
所有经历风雨的温柔与坚强,
所有青春无悔的烦恼与成长,
所有喊向未来的理想与张扬,
所有冲破捆绑的热爱与癫狂。
今天我终于站上这——
年轻的战场,
请你为我骄傲地鼓掌;
今天我将要走向这挑战的远方,
我要让这世界为我激荡。


33岁的上海文广总裁


1994年,黎瑞刚拿到了复旦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之后进入上海电视台工作。

开始,台里让他做社教专题栏目《今日印象》的编导,他不负所望地拼命工作,成为当年栏目组最勤奋、最高产的编导。

三年后,台里准备成立一档新闻专题栏目《新闻观察》,他被选任为制片人。为把握好这次机会,他更加拼命地工作,每周都会有两三天通宵达旦地干到早上7点,之后在值班室小床上打个盹,就于9点钟抹把脸继续工作了。经过这样一年的努力,他的《新闻观察》栏目在全国获得了三十多个奖项,包括上海的两个新闻一等奖。而这让他不久后就升任为上海广电总局总编室副主任了。

2001年他的人生再度加速,被任命为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总裁助理,并于同期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传媒管理和经营。次年,他更被任命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以下多采用缩写)总裁,当时他只有33岁,是全国最年轻的地方广电媒体一把手。



上海文广当时的总资产接近120亿元,旗下有11套电视频道、10套广播频率、3家报纸和2家杂志,堪称业内的“超级航母”。

如何驾驭这艘“超级航母”并将其驶向更为广阔的海域,成为摆在黎瑞刚面前的重大课题。

履新之后,他决定采取向外扩张和创立新品牌两手策略。对于前者,他大力推动跨省、跨国及跨领域合作;对于后者,他则提出了创建“第一财经”概念品牌的主张。

在跨省合作方面,他先是飞赴银川与宁夏卫视谈判,希望由SMG派人负责运营宁夏卫视,广告收入则由双方按照事先约定的“保底分成模式”予以分配。

以今天的眼光看,这无疑是一种极明智的发展策略,可以充分发挥SMG的内容优势和宁夏卫视的营销资源,让双方都能从中获得最大利益。但遗憾的是,这种模式在当时前所未有,当地主管部门不敢出头尝试,这次跨省合作也就被搁浅了。

然而黎瑞刚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既然宁夏卫视不行,那就去其他卫视试试。那几年,他先后跑到内蒙古、青海、甘肃、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等地,与当地卫视谈合作,每次都非常接近成功,但又都在最后关头跳出来一个竞争对手或反对者,让一切化为泡影。直到2010年,也就是在他上任后的第八个年头,他才终于谈下了与宁夏卫视的战略合作,SMG的一些节目也开始通过这个平台覆盖全国。



除了跨省合作外,SMG财经频道与美国CNBC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每天制作两档直播节目,通过CNBC的全球收视网络,用英语向全球观众播发中国财经资讯。此外,SMG还与道琼斯合作推出了中国市场上第一个覆盖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的权威综合指数产品——道琼斯第一财经中国600指数,另与深交所推出了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个经济圈指数系列。

“第一财经”概念品牌则是黎瑞刚在内容方面提出的重大战略,即以财经为主打,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资源整合起来,做强做大。后来,他逐步将这一战略落地。

2003年7月,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和东方广播电台财经频率将呼号统一改为“第一财经”;2004年11月,《第一财经日报》创刊;2008年2月,《第一财经周刊》创刊。

如今,“第一财经”已独立为一家传媒公司,是国内唯一以投资者为对象的专业财经媒体,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深圳等地设有演播室,内容涵盖经济、金融、贸易、投资等领域。

第一财经出品了众多优秀电视节目,其中最大众化的当属《头脑风暴》、《波士堂》和《中国经营者》,所出品的《第一财经日报》也影响力巨大,还捧红了一位总编辑秦朔。

第一财经的成功不仅受到了业界和受众的认可,还受到了互联网巨头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微信公众号:hstl8888)入选企业家马云的重视。2015年6月,阿里巴巴以战略投资人的身份向第一财经注资12亿元,获得后者30%的股权。而这一合作,是黎瑞刚卸任上海文广总裁前的重要杰作。


“广电的叛徒”


“黎瑞刚,历史将证明,你会是电信的功臣,广电的罪人!”

十年前,一位地方广电的领导以这种指名道姓的方式当面斥责黎瑞刚,而声讨他的同行更是覆盖整个广电系,当时广电人一致将他视为“叛徒”。

黎瑞刚得到这样的待遇,源自他试图推广一项颠覆当时电视行业的新技术——IPTV。

2004年,就在他联合外省卫视的计划屡遭挫折时,UT斯达康创始人兼CEO吴鹰拿着新研发的IPTV技术找到了他,希望他能买一些设备。当吴鹰把IPTV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向他讲清楚后,他简直要跳了起来——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项目。他告诉吴鹰,只卖设备就把这个生意做小了,不如双方合作推广IPTV项目。吴鹰欣然应允。



UT斯达康创始人吴鹰


黎瑞刚和吴鹰本来只想推广一个好项目,没想到却引发了广电系和电信系旷日持久的冲突,而黎瑞刚本人则成为被责难的对象。

要理解这种冲突的本质,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微信公众号:hstl8888)需要先解释一下什么是IPTV技术。

IPTV英文全称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即“互联网协议电视”,以“电视+宽带+机顶盒”为基本模式。与传统电视相比,IPTV具有交互性和自主性的优势,用户可以不受电视台节目排期的限制,随时观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和影视资源,观看时还能暂停、后退和快进,就像在PC端操作播放器一样。IPTV不仅可以在电视端输出,还可以在PC端和手机端输出。



早期的IPTV电视


这种技术在今天看来稀松平常,如今的互联网电视都可以做到,但放在当时却是颠覆性的。发展这种技术,将严重挑战广电系的利益,包括通道利益和广告利益。

在传统模式下,广电系先制作电视节目,然后将节目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到用户的电视上,盈利主要来自节目中间的插播广告和向用户收取的有线电视费。

而推广IPTV技术的效果则是,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宽带在电视、PC和手机上观看电视节目,不经过广电系的有线网络,也就不用再交这部分费用了。另外,电视节目只是IPTV内容的一部分,它还可以放电影、演唱会、游戏等,而这些没有广电系的什么事。这一技术要是发展起来,那么广电系就将被边缘化,沦为IPTV的一个内容供应商,到时恐怕连广告收入都将不保。

因此对于广电而言,IPTV就是一场噩梦,而黎瑞刚则是开启这场噩梦的人。

其实黎瑞刚也不想“背叛”广电系,但又不能不“背叛”广电系。他的理想是制作优秀的电视节目,然后将这些节目通过一个广阔的通道传输给全国电视观众,但广电系的网络还处于“地方割据”状态。电信系则不同,它已经通过行业重组将全国各省、市、县的网络连成一体,他可以用IPTV借助这个网络将节目覆盖到全国。

黎瑞刚的理想很美好,但推动则非常费劲,跟推进跨省合作一样费劲。

在很长一段时间,黎瑞刚都无法获得推广项目的足够经费。原本他向台里申请5000万元,结果只批了100万美元。在上海文广于2009年实行“制播分离”改革前,他要把收入全部上交,因此没有独立支配资金的权力;当时他也不能向民营资本融资,因为人们会担心“国有资产的亏损或者流失”。



那段时间他差点绝望了,但又在最后关头告诉自己没有理由放弃。于是,他继续鼓足勇气,不厌其烦地向上级推销IPTV项目的前景和意义,为此在全国飞来飞去,也喝来喝去,并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似的到处给人道歉。他身段柔软,但目标坚定,而这种策略让他能够一点一点地把体制的天花板往上一推再推。

2005年3月,SMG获得了国家颁发的第一张IPTV全国运营牌照,以“BesTV百视通”为IPTV业务呼号。很快,百视通联合中国网通在哈尔滨推出IPTV商用业务,11月又进军上海浦东新区和闵行区。SMG的IPTV商用业务目前已覆盖上海、浙江、福建、黑龙江、辽宁、陕西等省市,相关技术测试服务则覆盖了全国70%以上的地域,在国内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2011年12月29日,百视通借壳在上海证交所上市,2015年6月则又吸收合并了上市公司东方明珠,并以“东方明珠”为名复牌交易,目前市值超过756亿元。



回首这段艰难的成功史,黎瑞刚总结了十个字:不碰触底线,不丧失信念。


一个娱乐帝国的雏形


2014年年底,当百视通和东方明珠发布合并重组公告后,黎瑞刚就卸任了上海文广总裁。2015年,他又陆陆续续辞去了体制内的绝大部分职务,一心一意地经营华人文化控股,即开篇提到的与华纳兄弟合办旗舰影业的那家公司。

华人文化(CMC)最早是一支私募股权基金,2009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主要发起方及出资方包括文汇新民联合报业、国开行、宽带资本、SMG及招商局旗下公司,最初的资金规模为50亿元。

黎瑞刚是该基金的操盘人,他于2015年10月将该基金战略转型为一家控股公司,并引进了阿里巴巴、腾讯集团和元禾控股等的过百亿元融资。

CMC已经运作了七年时间,主导或参与了《中国好声音》、《琅琊榜》、《功夫熊猫3》等节目或影视的出品。其中,《中国好声音》的诞生还与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有关。



默多克是新闻集团的总裁,曾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创办了星空卫视和星空华语电影片库(Fortune Star),星空卫视下辖普通话频道、星空国际频道、Channel[V]音乐频道。不过这些资产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让默多克颇为头疼。

2010年8月,黎瑞刚主导CMC投资控股了默多克的这些在华资产,将其整合成为星空华文传媒公司。随后他便推出了音乐真人秀《中国好声音》,而该档节目使星空传媒扭亏为盈。盘活这笔资产后,他又促使20世纪福克斯于2014年1月尽数转让了所持的星空华文传媒47%的股份,令外界拍案叫绝。

这些成功让黎瑞刚之名远播海外,受到包括好莱坞在内的国际娱乐业巨头的特别青睐。

2012年,曾制作过电影《角斗士》的美国梦工厂(DreamWorks Studios)找到黎瑞刚,希望能以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随后,CMC牵头中方公司与梦工厂合资成立东方梦工厂,其首轮融资达3.3亿美元,其中中方持股55%,美方持股45%。

今年1月份上映的《功夫熊猫3》便是美国梦工厂、东方梦工厂以及中影集团旗下公司联合出品的,截至目前,其国内票房已接近10个亿。



黎瑞刚还非常看好体育行业。2015年9月,他主导CMC旗下体奥动力,以8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拿下中超足球联赛5年电视版权,两个月后则又联手中信资本,以4亿美元入股英超球队曼城俱乐部的大股东城市足球集团,获得其13%的股份。

除了娱乐领域外,他还进军财经领域,分别于2013年年底入股财新传媒,于2016年年初入股华尔街见闻。

黎瑞刚不光做内容,还做硬件。在大银幕方面,CMC与电影巨幕技术开发商IMAX合资成立了IAMX中国;在小银幕方面,CMC则于2015年8月创立微鲸科技,正式进军方兴未艾的互联网电视领域,并已推出43吋、50吋、55吋三款电视产品,目前销量不错。他表示,微鲸电视不是一个更大、更绚丽的显示器,而是一个平台型互联网电视,将集合CMC旗下的优质内容,会长期运营下去,而不是追求短期财务回报。



可以看到,一个娱乐帝国的雏形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个帝国的总设计师也愈发踌躇满志。

对于现有五大民营娱乐公司——万达、华谊、光线、博纳、乐视而言,现在迎来了一个真正的对手,这个新对手向来以做好内容而著称,愿意干苦活脏活累活,了解如何与政府打交道,有常人不及的耐心和毅力,而且深受海外娱乐巨头信赖。更值一提的是,他能做到以上五家公司老板都难以做到的一点——无我。

他虽运营着上百亿元的资产,但自己没有什么股份,可这一点也不影响他工作的热情。他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几乎只睡三四个小时,别人都劝他多休息,他则回答,“时差倒得都乱了,以至于身体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间睡觉了。”一次吃饭时,好友封新城问正专心看文件的他:“你往嘴里塞的是什么你知道吗?”他憨厚地一笑,回道,“实在太忙,顾不上。”

这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人,他不为名,不为利,不为己,只为了心中的信念和理想,而且每次都是动静不大但动作不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