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动动嘴,观众大脑跑断腿
这部“超精致感”的民国风话剧,将带你一秒回到那个时代~
都说北大是中国文化及时代的标志,但在这部剧里,我们不搞史诗般的舞台背景,不搞宏大阵势,用“众多群演撑场子”,而是从一个“小事”切入,带大家看点儿不一样的。
豆瓣8.6分 小剧场黑马
2021-4-30 周五 19:45
2021-5-01 周六 19:30
2021-5-02 周日 19:30
演出票价
¥320/240/180
扫码购票
四张试卷引发的“北大奇葩说”
民国八年,一个看似普通的夜晚,北大文学系的三位教授,古鹤箴、卢泊安、求三野。正聚在北大著名的红楼内,激烈争辩。
而起因,是四张普通的试卷。
四张试卷中只有一位能最终入选,成为北大新生。在没有统一考试标准当时,这难度可一点不比现如今真正考上北大简单。
于是,三位教授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
学贯中西的古教授:中国的学校,自然是要传承中国的文化,为往圣立绝学。
思想开放的卢教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士大夫”,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领袖人物。
贤者仁心的求教授:北大不能只因为他穷而收他,但更不能因为他穷所以不收他。
瞧瞧,简单的几句,就让人仿佛闻到了那看不见的硝烟味,满满的高级感。
一次被“疯狂洗脑”的观赏体验
三位教授,背景不同,学术立场不同,相互之间还略有一些“小恩怨”,恰逢为校选材这种严肃的事情,自然是分毫不让。
随着一通毫不保留的思想输出,在让人大呼过瘾的同时,也有人评价说,这看下来,可能不是“烧脑”那么简单,而是不断的被“洗脑”,小脑袋瓜里不断的重复着:
古教授说得好,卢教授说得好,求教授才是真理啊。
当然,有趣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红楼一夜,看似是三位教授评选新生,却总让人有种三位北大教授也是考生的感觉,那么他们又会给出什么样的答卷?
相信我,我跟你一样想知道。
一场激荡至今的思潮辩论
《四张机》作为一部民国为背景话剧,把简单的生活片段作为切入点,将当时知识分子的高级幽默如:好比“PPT协会”、《每周评论》周刊、古教授的戒指嵌入其中。
民国的故事搭档现代的段子金句,将《四张机》打造成了一副相当“入味”的民国画卷。
假如说剧中的四张试卷是一种思潮象征符号,那剧中的三位教授人物设定却都有真实的人物相对应。古教授的理念与民国大师辜鸿铭不谋而合,而卢、求两位身后则能看到胡适、刘半农等人的身影。
因此,看似从不同的角度讨论自己的录取原则,实则阐述的却是当时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振兴的治病药方,是全盘西化还是中为体,西为用,又或是端起一杯“和平主义茶水“,少谈点主义,多研究点问题。
这些问题若从几十年前穿越到现在,也依旧值得我们深思。在《四张机》的演绎之中,又重新为我们带来了新启发,堪称一堂难得的思想启蒙课。
难怪自本剧首演以来,每场演出都能激起观众的讨论,甚至也学着剧中教授来了一场场论战。
一次高质量民国穿越之旅
当然,一出好戏,仅有剧本跟表演还是远远不够。作为北大出身的本剧创作团队—话剧九人,在舞台细节以及与整体表现上更献上了让人惊艳的答卷。
从每一场亮起不同文字组合的创意拼图,在最后给予观众心里的震撼,到现场考究的表演道具,北大历史典故,剧中贯穿的昆曲演绎,让观众时刻都沉浸在民国八年的那个夜晚,聆听诸位教授挥那振聋发聩的时代呐喊。
说了这么多,可能我们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谈论北大,但那个时代想对你说的,都在这部剧里了!
来果核剧场看《四张机》,一起来做民国时代的北大旁听生,精致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