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华赛评委严志刚:结果之后,最想对摄影师同行说

2015-03-26 田铮 拍者

华赛结果揭晓。在此次赛事中担任评委的严志刚老师真切地谈了评选过程中的五味杂陈,对新闻摄影变革的思考,以及对摄影师同行最想说的话。




拍者网:这次评选过程,最让您欣慰的是?

严志刚:本届华赛的13位评委,除了来自中国(包括台湾)的5位中国评委外,其他分别来自美国、法国、巴西、加拿大、波黑……等不同国家,大多数评委或是拥有骄人战地报道经验的一线摄影师,或是经验老到的资深图片编辑,还有两位年轻的多媒体制作人。

评委年龄和国别上的多元性和职业身份的纯粹性,让大家单纯从新闻摄影的角度去评判参赛作品,不会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专注于作品本身的评比让整个过程很放松很开心。



评委们在最后大奖产生前阐述各自意见。

摄影/王呈选

所以,总体来说,评选结果公正地体现了评委会整体意志。3天多的评选,好作品就像“沙里淘金”慢慢显露。就我个人来看,虽然很多富有冒险精神的照片最终没入选,但华赛的机制保证了所有入选照片的高水准,这一点要向组委会打造这项国际化赛事所做的努力致敬。

拍者网:评选结果上有无欣慰之处?

严志刚:在结果上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有两幅移动设备拍摄的单幅照片获奖,一幅是用iPad拍摄的上海两名牺牲消防队员从高楼坠落,拍摄者为上海市民王先生。另一幅是手机拍摄的冰雹突然来袭。这预示着在未来,新闻的第一现场,有影像存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手机等移动设备摄影,革专业摄影师命的脚步越来越近。


△ 上海市民王玉同用iPad拍摄下的两名消防员坠楼的瞬间获得本届华赛非战争灾难重大新闻类单幅铜奖。



△ 自然环境类单幅金奖《冰雹来袭》。俄罗斯摄影师 Nikita Dudnik (美联社)


拍者网:最纠结的是什么?


严志刚:最纠结的,是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被淘汰,尤其是年度大奖作品的评选,最后的结果就我个人来说是不愿接受的,没办法,规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最后的大奖作品,中国评委倾向于事件背景更重要、影像瞬间感更好的作品,而国外评委则意见很一致地投了氛围偏安静、忧郁的作品。当然,所有候选照片都很棒,只是评委们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发表不同的意见。


△美国盖蒂图片社摄影记者John Moore拍摄的《Ebola Overwhelms Liberian Capital(埃博拉席卷利比利亚首都)》夺得本届华赛年度新闻照片大奖,其所在组照还摘取了本届比赛非战争灾难重大新闻类组照金奖。



△中国评委支持的大奖备选作品《最后一刻》最终获得了战争灾难新闻类单幅金奖,同时其所在的组照《乌克兰的黑色岁月》也获得了该类组照金奖。俄罗斯摄影师 Valery Melnikov (俄新社)


另外,这种文化差异和习惯不同,还体现在肖像类组照的评选上。该类的金奖,是中国摄影师拍摄的西部题材作品,在我们(中国评委)看来,这样的照片太多了,表现手法也相对传统,虽然拍得不错,但我认为不足以拿金奖,却获得了国外评委的集体青睐。

拍者网:所以结果也是有偶然性的对吗?

严志刚:是的。这又一次让我感慨:无论荷赛华赛,最后的结果只能呈现部分人的选择。很多今年荷赛获奖作品,在华赛中连入围票数都不够。这种选择,有多方面因素,有评委的个人喜好,也有投票时瞬间的感觉。

作为职业摄影师,要有好心态:得奖固然高兴,落选也未必要沮丧。尤其在竞争最激烈的战争灾难类题材中,高质量的组照和单幅作品非常多,我们都不敢回头再看一遍,觉得会被摄影师骂的!人家冒着生命危险拍的照片,还真的很好,在这里几秒钟就被评下去了。

这种纠结不仅存在在我身上,也存在在别的评委身上。比如有一组《泥泞的村庄》,我身边一位创办过国际摄影节的评委就抱怨:他不理解这组照片为什么高票获奖。在他看来,这就是用手机随意拍出的照片。


△日常生活类组照金奖《泥泞的乡村》。

匈牙利摄影师 Simon Móricz-Sabján


拍者网:如何综合意见让结果趋于理性?

严志刚:对我来说,评选的过程是很好的学习过程,每一次争议都获益匪浅。尤其是那些有过类似拍摄经验的评委,对照片细节的解读,往往出乎我的经验。

为避免影响判断,多数评委的提醒很中性。讨论过程中,表述获得别人认同时,会很有成就感,不能获得认同时,也能得到理解和尊重。

争论中也发生过一些有趣的事情,有一张照片拍摄的是印度死亡旅馆。很多印度老人在即将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来到这里,去世后被葬在恒河中。那幅画面,构图均衡,老人静静地躺在床上,窗外逆光中,一束烟雾漂在老人身边,这个题材我之前看过别的摄影师也拍过,但我觉得这幅照片很有象征性。

在票数不够的情况下,我提议入围,但来自波黑的评委Damir提出:摄影师可能做了夸张的后期,故意压暗画面周边,才使得氛围集中。

根据我做摄影师的经验,我觉得他说的是有道理的。所以在最后表决时,我放弃了,而他却反而被我说服,举手同意。我们都“叛变”了原先自己的立场。

拍者网:最难受的体验?

严志刚最让我难受的是每一次对摄影记者造假的质疑。我自己是摄影记者出身,最不能接受这种质疑,但心里又非常明白,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这需要整个职业群体共同的维护,否则专业新闻摄影队伍会沦陷得更快。

拍者网:最让您感到麻木的。

严志刚:最麻木的是有太多类似的照片。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摄影记者,都有很多雷同内容和手法的运用:抗议的场面、家属的表情、火光和废墟、天空下的剪影、高角度的灾难救援场面,放在媒体或是通讯社的职务作品角度来看,这些作品往往是完全够格的,但在评奖中,这些作品大多不会让人心动。

这种雷同还体现在体育摄影中,长焦、慢门、元素的错位、多重曝光……很多画面、手法、角度都很类似,让人惊艳的作品是很少的。

拍者网:所以第一眼印象就很重要?

严志刚:是的。在这种情况下,画面给人的第一眼是不是抓人,很重要。因为只有到最后金银铜评选时,评委才能看图说。

另外,特殊的视觉元素、大片的色彩、宏大的场面,有时可能也是很管用的,中国摄影师往往更注重瞬间,其他视觉语言的运用不丰富,比如色彩色温好的作品就很少,那一旦瞬间不足以打动人,可能就会错失机会。

拍者网:您最想对国内的同行说什么?

严志刚:从题材的丰富性上来看,中国摄影师的机会非常多。


西方社会大多已经进入到一个速度较慢的社会发展阶段,他们集中去拍发展中或不发达国家的题材:比如南美、非洲、东南亚、中东……对于他们而言,是到陌生的文化背景中拍摄。


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迅猛,你不需要离开祖国或者不需要走太远,就有很多题材可以做。

在题材丰富的优势下,中国摄影师却一窝蜂集中于环境污染、弱势群体等方面,相对狭窄;在重要的战争冲突和重大突发事件现场,或者很多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题材,往往出自国外摄影师之手,这是非常令人敬畏的。


另外在中国,我们还有丰富的文化题材可以操作。老外拍来拍去就是斗牛节、野马节、原始部落,年年都有。中国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民俗文化,这是中国摄影师的机会,但是要避免拍得太模式化。

从拍摄手法上来谈,讲故事的方式很重要。

很多中国摄影师拍摄图片故事的方式是“流水账式”的:根据时间来走的线性结构,或者“搭积木式”地拼凑必要的信息画面。

其实我们可以适当借鉴电影语言的方式去营造气氛,用蒙太奇的方式营造跳跃感,让画面之间有更多想象空间。


去年最重要的马航失联事件,参赛作品没有一组能够打动评委,就是因为场面的拼凑,给人想象的空间太不够。

在视觉语言上, 我们需要更多耐心。

很多优秀摄影师特别注重氛围的表现,可以看得出会为了完美的光线构图等待很长时间,或选择清晨、傍晚这样的时间寻找合适气氛。这个道理谁读懂,但是很多中国题材的新闻照片,注重信息量,不注重视觉表达。

在后期处理上,我们不要强调“加重效果”,而要注意“提升气质”。

很多摄影师会通过后期,故意加强画面的效果,为了强调结果的程序,这往往会显得很功利,而真正有效的后期,是会提升画面的气质,和氛围的烘托。




采写、编辑 | 田铮

鸣谢:新浪图片

除授权,禁止转载



新京报拍者网

微信号:ipaizh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