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熊背后年轻人的100种疗伤|谷雨影像
摄影&撰文|松岛
编辑|迦沐梓 周安
出品|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
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在过生日时,给去世一年的母亲发了条微信语音:“妈妈我想你,你到梦里来陪陪我好吗?”不久,她在微博上看到了“思念熊”。那一瞬间,她觉得母亲是听到了她的话,“她一定也想换一种方式陪伴我”。
想说的,没来得及说
不过,这件事只能瞒着父母进行。“用陌生网友逝去亲人的衣服做成小熊玩偶,爸妈肯定接受不了。”她解释。
生于80年代末的小洁,是在互联网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二次元”爱好者。像很多这个年龄的年轻人一样,自己的选择总是遭到父母反对,两代人之间吵吵闹闹甚至冷战都是常事,但一点不影响她在父母呵护之下“当个宝宝”。
在接触思念熊之前,她很难想象,许多同龄人正在经受失去父母之痛。事实上,需求量最大的,就是“爸爸熊”和“妈妈熊”。
比如田静。
父亲去世后的几年里,田静害怕回家,害怕推开家门后看到空空的沙发。以往下班回家,父亲总会放下报纸,从沙发上起身,问她累不累,晚饭想吃什么。
从小到大,父亲是她的精神依靠。然而从他患病到离世,田静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晚了一步。
父亲确诊癌症时她怀孕,刚生完又闹离婚,自顾不暇。
单身母亲的生活需要规划,赚钱养家更是重中之重......田静苦于与生活缠斗,父亲则成为那个默默支撑她的人——女儿的烦恼向他倾诉,外孙女的生活起居也由他照顾。“他每次都自己去医院,不让人陪,表现得像只是去散个步一样。”回顾一起生活的几年,田静发现父亲原来一直在淡化病情,而自己也甘心被“蒙骗”。
2016年某一个加班日,田静接到了医院的电话——父亲走了。她原本计划拿出一整段时间陪伴父亲,所以拼命赶工攒假。可如今,没等田静攒到足够的假,父亲就走了。“我没想到他走得这么快,一点弥补的机会都不给我。”
4年时间,田静陷在深深的自责里。她希望拥有一只“爸爸熊”,帮自己走出来。
田静与小洁同在重庆,数次见面了解“思念熊”制作工序后,她决定亲手制作“爸爸熊”。半个月的时间,田静总是等女儿睡着后坐在桌前缝制。她发现,在一针一线里,心慢慢静下来,情感的重担也一点点放下。
“爸爸熊”做好了,放在床头。“每天睡前,我会跟它说话,讲讲今天发生了什么,工作上有什么难题,和父亲在的时候一样。”
别人的故事,赋予小洁一种全新的凝视。她开始观察自己的爸妈,发现他们正在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迅速老去。小洁说不出爸妈具体的变化,也许是多了白发,也许是动作更加迟缓,但更震撼她的似乎是——人类对于时光流逝的漠视,对于身边人理所当然的态度。“我从没这么认真地看过他们,因为他们一直就在那里。”
用父亲住院时所穿的衣服做成的“爸爸熊”
小洁也渐渐明白,这其实是一个帮人处理情感的工作——触摸一件衣物,就是触摸一个逝去的生命;阅读一个订单要求,就是在阅读一种悲伤。小洁缝补布料,委托人则缝补亲人离去留在心中的伤痛、遗憾、自责、悔恨......直至慢慢放下,让纯粹的思念回归。
奶奶,希望下辈子咱们是姐妹
自己长大成年,长辈渐渐老去,是每一个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的课题。特别是那些在祖辈陪伴下长大的孩子,在老人终将逝去的那一天,面临着更严峻的情感考验。
为了制作思念熊,一个女孩挑选了4件奶奶生前最喜欢的衣服交给小洁——两件带暗花的中式春秋装,两件带刺绣的丝绸夏装。
她忍不住跟小洁倾诉:“因为奶奶,我是幼儿园最早有人接的幸运宝宝;爸妈不在的时候,一想到家里有奶奶我就安心;奶奶背着我告诉所有人,我是她的骄傲;奶奶支持我的每一个决定;每次换耳钉,换发色,奶奶总是第一个夸我好看......”
这个与奶奶有着深厚感情的女孩,从小就害怕这一天的来临,也一直在表达着对奶奶的好——她会在每次离别时,紧紧地拥抱奶奶;做着各式各样的准备,偷偷收藏着有关奶奶的一切。
小洁最终将两件春秋装制成思念熊,两件夏装制成丝巾系于小熊脖子上。
“奶奶,希望下辈子咱们是姐妹,这样可以相伴更久。”这是女孩在给小洁的信中所许的愿望。
透过思念熊,小洁看到了很多祖孙之间温暖又悲伤的故事。小洁给一个“爷爷熊”在肚皮上绣过简笔画,画上是爷爷牵着孙女,孙女头上扎着小辫儿。“爸爸再婚的那一天,爷爷陪着我玩了一天,他用放大镜帮我玩杂志上的找不同,还给我扎了我最喜欢的小辫子。家里发生冲突,每一次爷爷都会维护我。在外地上学,只有他问我吃得习不习惯,钱够不够花。我是不讨人喜欢的樱桃小丸子,但有一个永远袒护我的爷爷。”
小洁还用剩余布料为一只“外婆熊”制作过挎包。“外婆特别瘦小,但是个大力士。我是被外婆带大的,每天外婆都会带我去菜市场,一手抱我,一只手挎着菜,慢悠悠走回家。”这是一位忙碌的白领心中的童年——外婆给了她无微不至的爱。
很多时候,小洁觉得自己是在和委托人共同创作。委托人向她分享珍藏心中的瞬间,她则用“思念熊”将这些瞬间凝固。
有一封信道出了这种共鸣:“小时候奶奶给我缝沙包,看着她的身影觉得好温暖。突然希望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但我知道这一刻终将流逝。”
不是每一个熊,都能被接受
有时,小洁会接到一些特殊的订单。一次,一个未知ID发来一条触目惊心的留言——“家里发生了火灾,我需要做4只熊。”小洁小心翼翼地回复,ID却再无音讯,像一只偶尔浮出水面的鱼,冒了个泡,又再次沉入深黑的大海。
小洁不再追问。她知道,从噩耗降临到接受失去,人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黑暗。
即便是同一个人逝去,不同亲人所走的旅程长度也不一样。一名年轻的警察离世后,妻子试图为他制作思念熊。熊最终没有成型,因为警察的母亲无法接受天天面对儿子的衣物。
逝者的纽扣,小洁都保留着
我希望有一天,她们告诉我取消订单
小洁收到过两个特殊的预定订单。一个是母亲为患重病的孩子预定的“孩子熊”;另一个,是患重病的母亲为年幼的孩子预定的“妈妈熊”。一个希望为自己预留思念,一个希望为孩子预留思念。
但小洁希望这两个订单永远不要排进她的日程。“她们都在四处奔波寻求希望。我希望有一天,她们告诉我,病好了,请取消订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