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海:我心中有个寂静的广州 | GZphotos ·『ONE』

2016-10-25 陈海 GZphotos




GZphotos专栏『ONE』

走进陈海的影像世界

“我心中有个寂静的广州”



广州市海珠区基立下道素社街,2008年8月,晚7:30,朝南,晴。



广州市荔湾区华贵路70号,2010年8月,下午5:30,朝东,多云。



我慢慢在心中感受到了一个寂静的广州,他是如此深厚、庄重。
摄影让我更热爱生活,更热爱生命。
                                                            ————陈海








陈海



广东汕头澄海人1969年生,现居广州

广东省大画幅摄影协会理事

资深广告人,著名设计师、著名商业摄影师


● 从事广告行业近27年,曾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广告比赛金、银、铜奖。

● 1989年开始进行摄影创作,1995年开始以“广州·西关”为主题进行摄影创作。

2011年,系列作品《寂静的广州》入选大理国际摄影节,受到国内外诸多媒体,画廊,策展人,评论家,与会摄影家的好评,现场接受了腾讯专访。

作品为多个私人和机构收藏。作品曾多次刊登于《国际广告》《中国广告》《中国摄影》《城市画报》《秘境》《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中国大画幅摄影年鉴》《南方都市报》及《IMI营销广告年鉴》等多个专业杂志和报刊。




你见过不加修饰,干净纯粹的广州吗?

带你远离喧嚣,去看宁静的广州



广州市海珠区市二宫地铁站婚庆广场后面,2007年7月,下午6:30,朝东北,晴。


广州市越秀区地铁烈士陵园站出口,2007年8月,下午3:30左右,朝东南,阴天。



广州市越秀区地铁烈士陵园站出口,2007年8月,下午3:30左右,朝东南,阴天。



广州市海珠区基立下道小港路民主街22号,20083月,下午3:00左右,朝西南,阴


广州市越秀区德政北路仰星后街足浴中心后门,2009年5月,下午5:30,朝东南,晴。



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2009年9月,下午5:30,朝西北,晴。



广州市越秀区东濠涌下,豪贤路,越秀北路口,2010年3月,下午3:30,朝南,阴天。



广州市海珠区大江苑路老宿舍区,2010年6月,下午4:30左右,朝西,多云间阴。



广州市荔湾区宝华路,华贵路附近西隅北40号,20108月,下午6:00,朝南,晴。



广州市越秀区东濠涌下,三角市农副产品市场,2010年10月,下午6:00,朝东北,晴。



广州市越秀区东濠涌下,三角市农副产品市场,2010年10月,下午6:30,朝西北,晴。



广州市越秀区北较场路高架桥下,2015年6月,下午4:30左右,朝西南,多云间阴。



广州市越秀区绿荫路,盛贤摄影器材城旁老住宅区,2015年12月,早上7:15左右,朝东南,晴。



广州市海珠区基立下道小港路民主街,2016年2月,大年初二,下午3:30左右,朝北,多云间阴。



广州市海珠区基立下道小港路民主街,2016年3月,上午11:30左右,朝西,多云间阴。







【寂静的广州】
图/陈海文/颜长江


  静而致远,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宁静,是深刻与远大的前提。拿温总理的话来说,就是仰望星空。星空我前不久就仰望过,凭着一个天文望远镜。如果你不是屏气凝神,不说找星了,连圆盘似的月亮你也看不见,最纠结的是找到了,可手稍微一抖就又消失无踪了。这时必须不顾周围之喧嚣,去掉自身之浮躁,手脚越是用力,心头就越是要平静,这是有难度的,如此方能窥得一点宇宙之妙。  宁静致远,人当如是,城也如斯。关于城市的摄影也当如此。  可惜我们的城市与城市人生,这几十年来,是趋于喧嚣与浮躁的,普遍陷于一种都市狂躁症。我在广州也住了20年了,先是王老吉大行其道,后来又有夏桑菊,现在黄振龙也风生水起,看来我们呆在这城中,火气是越来越大了。身上的火还容易消,而心灵的凉茶又在哪里呢?




  以前的人从容,趟栊之中,老巷的屋檐下,大家拿个凳仔泡壶茶,可以感受广州老城几百年来的点点滴滴。那时,相应地,摄影是一种情趣型的,哪怕街景再不光鲜,人穷得天天趿拉着一双拖鞋,但照片里总有一种生活味道。
  只不过,渐渐地,西关风情成为怀旧的对象,小市民也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摩天楼与玻璃墙为主的光鲜。这种光鲜,换句话说也是无味。于是很多大师也拍不出来了。叶健强就多次对我说过这种拍来拍去没意思的苦恼。我想这不是他水准下降,这是时代的苦恼。



  于是,在现代化的洪水之中,我期望看到一种中流砥柱,如同黄河的砥柱山,长江三峡的滟滪堆,强调一下守望的价值,强调一下恒定的存在,而不只是随波逐流。这样的人还是有的,但这样的摄影师就少了。这样的摄影师,必须有超出常人的平静心态,又深谙城市文化与市井生活的魅力,并且充满感情,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在现在这种洪水滔天的情形下,必然是选择一种大气、庄严、含蓄的表现方法与之抗衡,最好是大画幅的景观摄影。我能看到这一点,但不好意思,我也做不了。我已给洪水吞没了。  我等待这样的摄影已很久了。终于,我看到了陈海即将参加下月大理国际影会的作品。他的底片可谓堆积如山,那可都是一张十来元的大画幅底片,他说,他差不多将生活所需之外的钱都投在这种昂贵的摄影上面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因为大画幅摄影要时间操作,架势又大,他的姿态应是站在街市之中,蒙着块黑布,任周围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站就是个把小时,才能得到一张底片。没有对广州和摄影的巨大热爱,是做不到的。 



  我佩服的就是这勇气与静气。而他的作品,不仅美好,更有一种恒定之感,可用“底定”一词形容。他的广州,最初还是发烧友式的民俗风情,构图色彩等技术味道很重,但渐渐地,他将广州探到底了,而手法也越来越朴实,构图也是那么庄重,拒绝了表面的光鲜与喧闹,回到了现实的原点。由此我们才能观察,由此我们才能和城市对话——形成一种深思体会的“场”,想起过去和未来,地层与天空。只有站在牢靠的基石上,才能坐观四围风云,陈海为我们提供了思想的前提。  他照样继承了安哥老叶的传统,注重到老广州的可爱,然而又将其高贵化。我们看到一个宁静的广州,看到广州竟然能够宁静。一定程度上,他是用了先进的摄影方法将广州生活当代化,这也许是一个拯救广州意味的方法。他的作品和前辈人的作品,构成了广州影像的地层,这种地层就如同北京路的宋元明清路面一样,当时有当时的作用,以后有以后的价值。  《百年孤独》的开头,说的是热带的丛林里,孩子被领去看一块大冰。这炎热的广州,也有一块冰。唯有古城,才有此结晶。陈海可以领着大家,穿过石屎森林去看。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GZphotos公众号

微信编辑丨李鑫 实习生 杜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