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启动建设: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正式揭牌
5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举行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院士专家座谈会暨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启动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共同为“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揭牌并讲话,正式启动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
王新哲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精神,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
王新哲强调,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找准定位,充分认识建设先导区的重要意义。先导区要定位于攻破难点、痛点的“先锋队”,定位于探索新机制新方法的“试验田”,定位于培养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二是充分发挥优势,集中资源力量建设好先导区。三是坚持创新引领,鼓励新技术新产品先行先试,着力夯实技术-产业系统迭代发展的基础。四是深化国内与国际合作,健全产业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
吴清表示,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发展方向,实施“智能上海(AI@SH)”行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上海将以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作为新的起点,通过在医疗、制造、无人驾驶、金融四大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与标杆项目建设,努力将浦东新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集聚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示范区,以及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和制度规范先行先试区,形成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智能+”应用新高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胡燕主持院士专家座谈会。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副校长郑志明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何积丰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杨小牛院士、中国银联集团董事柴洪峰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以及有关人工智能企业、科研院所的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围绕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等基础与关键技术研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赋能实体经济,以及先导区下一步布局方向等展开深入交流,并对探索人工智能领域最优化的产业发展路径和创新成果应用模式等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徐匡迪院士在讲话中表达了三方面期待:一是期待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政府共同启动的人工智能先导区起到先行示范的带动效应。二是期待我国人工智能聚焦行业应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发展瓶颈问题。三是期待人工智能应用更贴近人民群众的需要,围绕养老、医疗、教育、城市建设等提供“智能+”方案,创造美好生活。
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精神,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制度建设、应用示范、人才保障等创新发展环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
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要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构建、知识产权交易等方面积极探索,注重创新政府管理,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消除融合发展面临的资质、数据、安全等壁垒。要注重营造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健全社会资本投入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优秀企业。要面向制造、医疗、交通、金融等先行领域,建成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试验场”,不断释放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的“赋能”效应。
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发展方向,通过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支持人工智能优秀企业、人才团队、创新项目等在上海落地的多项举措,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浦东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上海人工智能先发区域,在人工智能企业集聚、技术研发、应用落地、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有较好基础,在制度创新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加速上海人工智能技术—产业迭代,探索创新应用新模式,积累融合发展新经验,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
会上还发布了人工智能揭榜挂帅“中国赛道”暨先导区重点应用场景。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装备工业司、电子信息司、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上海市人民政府、经信委、发展改革委、科委和浦东新区等部门同志参加会议。
AIII研究院联合协办:2019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论坛——“数字江淮 数智高新”
AIII研究院参与编写《人工智能开源与标准化研究报告》由国家人工智能标准总体组对外发布以及年度工作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