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0位伟大的作家,他们为底层人民写作

2017-04-28 读者君 读者



“为什么一次次的文学革命总是以现实主义的名义得以完成。当一种写作形式失去了它最初的生命力、它的力量、它的强烈度时;当它成了一种庸俗的处方,一种学院派,追随者只是出于惯常或者懒惰才尊重它,而对它的必要性毫不提出疑问时;这时候,对已然死亡的套式提出质疑,并探求新的、能够继续接班的形式,就构成了一种对形式的回归。“

——阿兰·罗伯-格里耶(法)


 

继余秀华通过诗歌成为中国文坛的“现象性话题“之后,育儿嫂范雨素以一篇”十万加“爆款文章《我是范雨素》成功刷屏,走入了大众视野。有学者认为,对余秀华和范雨素的关注,是已经被城市化和现代知识体系驯化的人群,在城市和现代化带来的灵感、源泉枯竭之后,对现实和乡土的回归;也有人批判,这种关注不过是一种“猎奇”,是对苦难的廉价同情与消费。或许,整件事情中,最令人惊异,也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余秀华与范雨素所代表的中国最广大的底层——知识阶层与城市人群刻板印象中“沉默的大多数”,开始了自我表达,而且表达得如此流畅优秀。范雨素是不是下一个余秀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消费的盛宴过后,我们能不能去关注她背后千千万万个农民工、育儿嫂、边缘人以及中国更多无力发声的群体,体察他们的处境,为他们提供真诚的帮助。


范雨素


底层从来不是文学的禁区;相反,底层生活从来都是文学最旺盛的灵感源泉,直面底层人民的苦难,接近、帮助底层人群,为他们发出有力的呐喊,一直是文学的优良传统。《读者》精选出十位世界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他们是世界级的文豪,然而他们一直都在关注那些不幸的人群,体察他们的处境,为他们写作,帮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


老舍

(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玛克西姆·高尔基

(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



玛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高尔基于1868年3月16日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戈罗德镇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0岁那年,高尔基开始独立谋生。他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切身体验到下层人民的苦难。在此期间,他发奋读书,开始探求改造社会的真理。

 

高尔基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他的底层生活的见闻和感受,高尔基的作品除强烈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外,还力图揭示底层人民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新旧意识的斗争,捕捉劳动群众生活的时代特征,其目的仍然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高尔基的创作中处处洋溢着对积极人生态度的赞美,向往唤醒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激情,唤起人对自己作为人的自豪感,鄙视怜悯与恩赐。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代表作:《海燕之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狄更斯

(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



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出生于英国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做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后来创作才能日渐成熟,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代》《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狄更斯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正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狄更斯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他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并以严肃、慎重的态度描写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与此同时,他还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


维克多·雨果

(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



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的一生的创作时期长达六十年之久,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前期的创作,基本上是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上,同情人民疾苦,希望通过改良社会,解决矛盾。后期创作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因素。

 

1830年,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七月革命后,雨果也在政治上进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1831年,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问世,这部小说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小说通过描写善良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在中世纪封建专制下受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反映了专制社会的黑暗,反动教会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残酷。

 

1862年,雨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问世,书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小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年07月30日——1936年12月22日)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1904年9月22日出生于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仅32岁。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家乡烈士墓前的一段独白,成为了千百万青年的座右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是个奇迹:尽管饱受病痛折磨,从未向死神低头。在体能严重衰竭的情况下,他执意要将这部描写自己这代人命运的小说留传后世。虽然他去世时仅32岁,但这时他已经是闻名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作家。


茅盾

(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茅盾的对作品选材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上,捕捉和传达那些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将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茅盾在这些事件尚未从当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时,便将它们纳入和熔铸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茅盾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的特征。其题材主题具有重大性与时代性。如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真实反映了三十年代初中国农村“丰收成灾”的现实和农民的觉醒、反抗的过程。

 

他小说的创作题材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涵盖了20世纪中国上半叶的历史全貌,时代的线索排列构成了社会的编年史。如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斗争和阶级矛盾以及社会各阶层人物看,茅盾小说反映出军阀混战、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等社会重大问题,规模的宏大和分析的深刻,都是中国现代社会小说前所未有的。

 

雷蒙德·卡佛

(1938年5月25日—1988年8月2日)



雷蒙德·卡佛是“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和小说界“简约主义”的大师,是“继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伦敦时报》在他去世后称他为“美国的契诃夫”。美国文坛上罕见的“艰难时世”的观察者和表达者,并被誉为“新小说”创始者。

 

卡佛高中毕业后,便开始养家糊口,艰难谋生,业余学习写作。1966年,获衣阿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67年,作品第一次入选《美国年度最佳小说选》;70年代后写作成就渐受瞩目。卡佛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为主,还有一部分散文。著作主要包括短篇小说集《请你安静一下好不好?》《愤怒的季节》《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大教堂》《我打电话的地方》,诗集《冬季失眠症》《鲑鱼夜溯》《海水交汇的地方》《海青色》《通往瀑布的新路》等。

 

读雷蒙德·卡佛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众多美国梦的鼓吹者,定然不会喜欢他。在那些保守的批判者看来,他的小说“不够乐观”、“集中展现事物的阴暗面”、“写的不是真正的美国人”,如此等等,一言以蔽之,“没有给美国涂脂抹粉”。的确,他笔下的小人物能让第三世界国家望“美”兴叹的人找到些许心理平衡:原来美国老百姓也是辛苦工作赚钱养家,歇下来只想看电视;他们也做着永远实现不了的梦,凑合着度过平庸的每一天;他们也外表默不作声,内心歇斯底里。 

 

路遥

(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



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路遥出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在路遥笔下,生存环境的悲苦不仅仅是生计问题,更有发展空间的种种限制。实际上,路遥作品中的主人公,其坚毅品格更是在不断追求发展的奋斗过程中日臻完美的。写苦难是为了写苦难中的人。苦难越深重,战胜苦难的人及其品行就越是难能可贵和令人敬佩。

 

托妮·莫里森

(1931年2月18日——)



托妮·莫里森,美国黑人女作家,生于俄亥俄州洛雷恩。霍华德大学毕业。20世纪60年代末登上文坛,其作品情感炽热,简短而富有诗意,并以对美国黑人生活的敏锐观察闻名。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苏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娃》等。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The Black Book),记叙了美国黑人300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1989年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主要成就在于长篇小说方面。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托妮·莫里父亲是船厂焊接工。母亲是忠实教徒并且参加教会歌咏队,在白人家帮佣。为了逃避种族歧视,父母从俄州(美国中西部)迁徙到美国南方,又为了工作迁移到北方。父母都为黑人文化感到骄傲,她从小在家里学会无数的黑人歌曲,听过许多南方黑人的民间传说。在黑人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她读遍与此相关的书籍,尤其对文学有兴趣。


    托妮·莫里森将小说创作与民族解放使命联系起来,用她的笔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当今黑人民众的生存境遇,从中揭示出霸权文化对少数族裔文化的破坏。不仅如此,她还力图通过文学话语呼吁黑人知识分子转向黑人民族文化本身,从过去那些被白人主流文化鄙弃的传统中重新建构民族意识。同时,身为一名女作家,莫里森又凭借她独特的女性视角,依托其特殊的女性经历,把黑人女性寻求自我的历程和重构黑人民族意识的进程紧密相连,形成交互共进的发展趋势。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1940年——)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南非白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大学教授。是第一位两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作家。于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非洲第五位、南非第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库切的作品是内容丰富多样的巨大财富。没有哪两部小说用同样的手法写成。但所有的作品都表现出一个相同的主题:如何在逆境中获得拯救。作品的主人公往往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被剥夺了外在的尊严,但他们总是能从失败中获得力量。

     

    作为200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敏锐的目光洞察了南非漫长的种族隔离史遗留下来的创伤记忆,将殖民、反殖民的历史主题与后现代的自由言说精神有机链接,并向其融入到文字中,谱写出一系列镶嵌在历史与当下创伤和悲剧的叙事。同时,库切的创作较多地借鉴了西方文学的技巧和方式来描写南非的历史和现实,从而显示出库切将南非文学和西方文学联姻了起来,成为一个新的整体。代表作:《耻》《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编辑:辛巴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