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读者故事 | 我没见过奶奶,却知道她所有的故事

2017-06-05 风铃 读者

回忆最是绚烂


80年代末物质还很贫乏,而我妈一直不怎么会做饭,小时候的晚餐几乎固定是面条。


而我最不喜欢吃面,宁愿饿肚子也不吃,我妈没办法,只好盛一大碗面,让我端去爷爷家跟爷爷换。


爷爷特别会做吃的,虽然他没当过厨子,可什么东西经过他的手做出来都分外好吃。


每次我端着清汤寡水的面去爷爷家,都赶上爷爷正在做饭或正准备吃。


有时候是米饭,有时候是米粉,反正就是没有我讨厌的面条。

爷爷倒是笑咪咪地接过我的面,他疼我,怕我饿肚子,可我心里知道我妈煮的面有多难吃。


妈不善烹饪,我爸曾说过,就算有条件给她大鱼大肉她也做不出好东西来。而且我妈又特别怕麻烦,包饺子之类麻烦一点的食物根本学都不学。再加上爸长期胃不好,饮食要求清淡,所以妈做出来的菜常常都能淡出鸟来。


而爷爷不一样,即使是在姑姑们相继出嫁后,他一个人生活, 他的饭菜也从来不马虎。


包饺子之类就不说了,每年新麦子出来后,他要加工出面粉来给我们蒸新麦馒头。


夏天吃粥时,他会自己做葱油饼搭配。甚至他做的腐乳、豆豉都味道一绝;


炒菜之类更不用说了,反正爷爷炒出来的菜我感觉我都能多吃两碗饭。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完全可以从他的一日三餐中看出来。




即使没有什么好的食材,也要尽全力做出美味的食物,吃都吃不好了,还有什么别的追求?

这也可能是爷爷一直不愿意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的原因吧。

独居的爷爷那时已没有田地可种,爸是非农户口,没有田地。


我们几个出生时分田到户早已结束,所以我们一家六口只有妈一个人分到了田地。


姑姑们出嫁后,爷爷和姑姑的田地就平均分给了我家和叔叔家。


爷爷却不愿闲着,一个人开了几处荒种了些菜,粮食由我家和婶婶家提供,其余的时间他就上山挖药。


爷爷并没有跟谁学过药材,他自己说过他是上辈子就认识它们。


党参、玉竹、麦冬、北芪等等一些在广东用做清补凉的药材,爷爷一点一点地从山上挖回来,晾晒在我家的露台上,等积累到一定的量,就自己挑到街上的药店去卖。

从认识药材、到挖药材再到怎么晾晒、卖到哪里,都是六七十岁的爷爷一个人摸索出来的。


家里人没人赞同他做这个,年纪这么大了,万一走山路时摔一跤怎么办?


可不管家人怎样劝说,甚至为了不让他上山去将锄头给藏起来,都没有用,最多那几天他不去,过后他自己把锄头找出来又照上山不误。

那些不值钱的药材,原本没人看得上眼,可日积月累下来爷爷也积攒了一些钱。


一次弟弟要去深圳打工,爷爷拿出六百块给弟弟用,等弟弟到了深圳后,才发现那六百块全是假币。


打电话回家,爸爸把爷爷说了一顿,说他那么辛苦挖的药,全被人拿假币骗了。


爷爷自是心疼得不得了,又把自己存的钱全拿出来,有好几千,当然不全是卖药的收入,也有部分是过年过节姑姑们给的。

还好,经爸爸过目,除了那六张一百的假币,剩余的钱都是真的!

爷爷也记不清那六张假币到底是哪家药店给的。


他伤心了很久,可后来还是继续挖药,直到自己爬不动山。


爷爷走的时候八十四岁,身体一直都很硬朗。


除了最后那几个月躺在病床上,这一生他从来不愿麻烦别人。


我从来没有见过我奶奶,在我爸跟我妈结婚之前她就去世了。


小时候我问过爷爷和爸爸,奶奶到底长什么样?


他们都说跟五爷长得很像(五爷其实是我三姑,这个奇怪的称呼我从小到大已经叫习惯了),尤其是眼睛和鼻子。

好几次我自己拿着镜子,翻着家里的相册,从相册中找出五爷,再从镜子中找到我有哪些地方跟五爷像?


最后得出结论是,原来我的鼻子也是遗传自奶奶,又高又大!


不过眼睛就不像了,五爷是单眼皮、小眼睛,跟爸爸一样,我的眼睛像我妈,大大的很有神。

奶奶的故事我从来都不吝打听,最终从各个亲戚口中得到了综合体。


      

那时候家里很穷,奶奶经常上山砍柴挑到街上去卖。


一日,奶奶在街上看到了像小叫花似的叔叔和他哥哥,叔叔那时才一岁多,人饿得不行了。


奶奶可怜他,将他带回家来养,全然不顾家里还有爸爸及年幼的姑姑们等着张口吃饭。


叔叔长到三岁多,一日奶奶上街卖柴时把他带在身边,被他的家人看到又要了回去。

回到家,村上的人问奶奶:“你小儿子呢,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

“他不回来了。”奶奶也没过多解释,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好像叔叔从来没来过这个家一样。

可是,没过多久,那边的人又带话过来,让我奶奶去把叔叔接回来,说不接就把他丢到大冶湖去。


那边的日子听说过得好难,把叔叔要回去之后又没饱饭吃。

奶奶高高兴兴地去把叔叔接了回来,从此以后再也没让他离开。

奶奶死的时候刚刚四十岁,听说是砍柴时被马蜂蜇死的。


爸爸说那天他也在山上砍柴,到中午了,他叫奶奶一起回家吃饭。


奶奶看到那一片柴好,说砍完再回去,结果爸还没到家就听说奶奶被马蜂蜇了,抬下山还没来得及送医就断了气。

那一年,叔叔才十几岁,奶奶走后,爷爷虽是好脾气,可祖奶奶却只会疼爸一个亲孙子,叔叔自是受了不少委屈。

每年清明,叔叔都会对着奶奶的坟磕好几个响头。对他来说,奶奶的恩情大于天,还没来得及报答,就天人永隔了。


世界上最疼他的那个人永远走了。 


作者:冯丽霞,笔名风铃,闲暇时间喜欢写写散文,外表高冷,内心丰富。



编辑:谷主

晚安,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喜欢这篇文章?

识别下方二维码,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声明:为鼓励原创写作,“读者故事”栏目中所有的转账二维码均设置统一金额为2元,由用户自己决定是否需要向作者转账以资鼓励。所有的鼓励金都将直接转入作者微信账户,《读者》微信公众号不收取任何费用。


“读者故事”栏目长期面向读者征稿啦!

征稿要求:
1.个人原创故事性文章,可以是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虚构的;
2.文章内容健康、思想积极向上;
3.
文章从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发表过;总字数在4000字以内;

4.投稿邮箱:duzheweixin@163.com ,请将文章直接写进邮件正文中,文末加上作者名称和联系方式,邮件标题为:读者故事+文章题目。
5.投稿一经采用,编辑会第一时间和作者联系;采用的稿件将发表在《读者》微信上。

6.“读者故事”栏目是专为读者提供作品展示的平台,分享故事,提倡写作,因此暂不提供稿费,敬请您的理解。

7.请勿重复投稿。


今日推荐:《我是不是你所有心思中 最温暖的的一段》文集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