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暴力逼迫12岁女儿学大学英语,妈妈被撤销监护权:别让你的孩子,毁在这种“鸡娃”教育手里

展雅 读者 2021-05-22

文/展雅  主播/应犹



近日,一则#妈妈暴力逼迫女儿学习被撤销监护权#的新闻冲上了热搜。


江苏南通的一位单亲妈妈李某,因为女儿没能完成“提升作业”,竟用烧热的铁铲殴打女儿,造成孩子的手上、脸上多处烫伤。


 

八年前,李某与丈夫离婚独自抚养女儿,从此,望女成凤的她开启了“鸡娃”教育模式。


她提到:  

 

“我希望在小学的时候,她能把英语完成。到了中学有七八门课,我们就可以把英语这块的时间,暂时花到其他科目上去。”


从2018年开始,因为女儿的学习成绩问题,李某经常对女儿进行辱骂、殴打等暴力行为。


外婆忍无可忍,直接将亲生女儿告上法庭,希望撤销女儿的监护权,自己来养育外孙女。


但在法庭上,李某仍然认为自己的行为不算是体罚,而是“恨铁不成钢”“都是为她好”。


新闻一出,引得无数人唏嘘。


身为父母需要明白,我们给予孩子生命,并不代表能掌控他们的人生。


望子成龙本没有错,但行为偏激,为了追求优秀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就是本末倒置。


不要把孩子当成我们的附属品,爱孩子,请一定要明白这3个道理。

 

孩子,不是用来攀比的工具

 

上周末参加了同学聚会,有两个人带了自己的孩子来,好好的一场聚会就成了炫娃大会和孩子们的个人展示秀。

 

“来给叔叔阿姨们表演个诗朗诵。”


“你上周新学的舞蹈呢,来在旁边跳一段给叔叔阿姨们看。”


“我家周测孩子拿了第二名,你女儿周测成绩怎么样?”    


“还好。老师委任她做语文课代表,说明她有能力,就随她呗。”


原本欢乐的场面一下变得十分窒息,孩子和其他同学都很尴尬,只有两位宝妈乐此不疲。


《追风筝的人》有句台词:“孩子不是图画册,父母不能只顾着画上自己的色彩。”


美国埃默里大学素有“南部哈佛”之称,在美国也算是一座名校。   


但今年1月份入学大一的张一得,却在3月5日选择了自杀,将自己永远定格在了20岁。


张一得1岁时,父亲就跟前妻离婚,并卖掉广州的房子,辞去高管的工作,独自一人带着他在山上生活。 

 

从小到大,父亲对一得的“鸡娃”教育,在育儿圈堪称“育儿指南”,是众多家长追捧和模仿的典范。 


3岁——学完了小学课程;5岁——能写英文版物理学论文;9岁——一人完成五十个人的饭菜。



张一得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小孩”,从小就以聪明懂事、优秀、完美而闻名。


他的父亲为了培养他,可以说倾尽心血:


为他建“一得展览馆”,晒出的都是儿子的优点;

   

为儿子做的饭菜十年没有重样;



卖掉在市区的住房,让孩子进入最好的私立学校,却搬到山里以耕地、种菜、捡垃圾为生......


在《致埃默里大学Dave的同学们》的信中,父亲提道:


从小,我尊重他,远胜过尊重自己;


我这辈子都无法向儿子“say no”。


父亲毫无疑问是爱他的,但却从不曾了解张一得的内心世界。


外人的眼里一得永远是:勤劳、刻苦、向上、阳光、帅气......


但世界上哪有真正完美的人呢,为了维持这份完美的形象,他必须隐藏自己的缺点,脆弱,像一个精美的展览品一样被放在透明的玻璃柜里,将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其他人看。

 

长年累月,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这种表里不一的严重背离,最终造成了这个悲剧。


教育孩子,家长不能只围绕孩子转,不能做失去自我的父母,更加不能做一个感动自我的父母。


家长要学着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不要总拿孩子的优点来炫耀,这样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甚至可能会摧毁他的未来。


为了“面子工程”的教育,最终只会压垮我们的孩子。


相伴四十载 读者不负卿
《读者》视频值得你的关注

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孩子,才值得被爱
 
最近《小舍得》爆火,蒋欣饰演子悠的妈妈田雨岚,她的教育方式让屏幕前的所有观众都感到焦虑,只要她一开口,就恨不得说:“蒋欣,你快闭嘴吧!”
 
田雨岚可以说是一个“鸡娃”到底的妈妈:从孩子一年级就开始为他报名各种兴趣班,奥数、英文、逻辑写作等等......
 
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以后要加倍努力学习,你学习好,就是对妈妈最大的回报。”
 
为了能让子悠“学习好”,把他的时间表排得满满的,将他的爱好全部剥夺,恨不得连口喘气的时间都不留。
 
在她的重压之下,子悠终于被“逼疯了”。

在考试时,直接幻想出了妈妈在不停催促他:“你这回可得争点气啊,千万不能再发烧了,每年都参加的竞赛有什么好紧张的?你有什么压力不压力的?就算不拿一等奖,你也得拿个二等奖,二等奖!”
 

最终,子悠发疯一样地撕了考卷奔出了考场,兴奋地跑向了他向往已久的足球场。

这一幕,让无数人看着心疼。

子悠曾在领奖台上发言:

“我觉得妈妈喜欢的根本不是我,而是一个考试满分、只会拿奖的我。”

这其实也是很多孩子的心声。

多少父母像田雨岚一样,一喜一乐都被孩子的学习成绩支配,孩子成绩好,就喜笑颜开,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成绩不好,就焦虑到发疯,甚至对孩子非打即骂。

心理学家说:“他们戴着以道德为名的面具,束缚子女对生活本身的渴望。”

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孩子,才值得被爱。

我们养育孩子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我们满意的“成绩单”,而是成就他们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父母都是希望他们能平安快乐的过一生,但随着孩子长大,就会慢慢往孩子身上加注更多的希望:你要会交际,你要成绩好,你要多才多艺……

但其实最重要的并不是孩子的成绩和才艺,而是内心强大的人格健全,这才是支持他们走好这一生的关键。

而人格健全的孩子,一定是在一个充满平等和爱中的环境长大的。

前段时间,张亮在一档节目中分享了育儿经:天天有一段时间沉迷游戏不爱学习,还扬言要做电竞选手。

一般家长看到孩子如此“玩物丧志”,一定会大发雷霆,但是张亮没有。

他对天天说:“如果你玩五局游戏,有三把是前十的成绩,我就培养你。”

结果天天连玩三把,全都输得一塌糊涂,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厉害以后,关掉电脑主动写作业去了,家长孩子之间最容易爆发冲突的问题就这么被他轻松化解。


除了学习,张亮还教会儿子要有责任心: 


有一次,天天的小猫病得奄奄一息,张亮带着小猫去看医生,最后花了一辆车的钱才将小猫救回来。

我们眼中的孩子不一定是完美的,但家长可以从引导中侧面教育孩子,让孩子真正去体验这个过程,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成长中最核心的那一个人。

现在的天天,成为了一枚小暖男:亲手为妹妹做蛋糕、提醒爸爸要关心奶奶。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没有家长从小到大的言传身教,孩子便不懂得如何温暖人心。

除了张亮这个“育儿达人”之外,还有一位息影多年的歌手,陈美龄,也对育儿颇有心得。

当年的她与邓丽君齐名,在最红的时候选择结婚生子,回归家庭。


婚后,她去斯坦福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并成功毕业。

教育学毕业的她,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出的真知,整理成书出版。 

其中有两条,值得所有家长借鉴:  

1.不要代替孩子做出选择——懂得选择很重要
2.不要和别人家孩子比较——内心的强大很重要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快乐和幸福,才是伴随他一生的宝藏。 

父母爱孩子,就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聆听和接纳,这样成长的孩子,未来才有无限可能。


今年的两会上,校长唐江澎的一段发言,让家长感慨万千。

唐校长说:“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

上午奥数、下午外语,一周五六个补习班,到最后,没了兴趣,也就不再爱学习。

在孩子这一生的旅途中,成绩只是其中一站,父母不能一味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爱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选择的兴趣爱好,而不是只关注学习成绩。

希望家长们放下固有的执念,让我们的孩子,活出他生命本该有的模样。

 
点击文字查看往期推荐

真庆幸,我没有骂过张伟丽……
不出所料,爆红才半年,丁真就变了
北京7岁中产女孩日程曝光,北大教授痛呼:父母用焦虑养出的娃,都送这里去了

作者:展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