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们终于说话了:童年里,从爸妈那得到的真实恶意!

2015-09-11 择学堂

文章|择学堂部分整编于知乎

编辑|文姬 (转载请先授权)


小宝:

小时候,在不被爸妈理解,有冲突的时候,总是会有各种埋怨。渐渐地长大后,知道父母毕竟是爱自己的,那些小事琐事也就抛之脑后了。


这种“父母的恶意”小宝的童年似乎也有过。世界这么大,有些孩子正饱受着父母的“恶意”,今天的这个话题,要从一位知友说起...

知乎上,一位知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哪些瞬间让你感受到父母对你的真实恶意?”看清楚了哦,不是说着玩的恶意,而是“真实”的恶意,为何出此言?看来这位知友真的有着痛的领悟。


比如她说道“每个暑假都是如此:最初几天母亲言笑晏晏,时间越久就越不耐烦,等到要离开的时候又是各种补偿。这个问题在她苦恼曲线的高峰时期提出的,为了避免“暑假综合症死循环”,我想也的确按照大家的意见调整自己。”



为此,之后她想做以下的调整,也想通过这些改变给其他弟弟妹妹们参考。


>>>>离开家去独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我能够自己兼职养自己,暑假打工不归家,那么从经济上至少是半个独立人,也能减少与母亲接触的时间。


>>>>调整个人人际圈构成

一直以来我认为家庭关系非常重要,比爱情、友情重要万倍。然而我已经到有新家庭(无论恋爱结婚还是独身主义)的年纪,不需要放过多感情与回忆在旧的巢穴。以积极心态人生新的人,朋友与伴侣,或许我就不会沉溺在旧有家庭的漩涡。


>>>>基于以上变动,开始更加珍惜

如果写几年只是我脱离家庭的努力期,那么我就学着更包容妈妈吧。或许她在更年期,作为成年人我应该把这段“不美好”淡化,努力让妈妈高兴点。如果去我做到更好,即使是“委屈”,也就这几年了。


当然,这位知友的提问也惊醒了很多正在梦游的通道中人。

其他知友甚至罗列了曾经饱受父母“恶意”的种种“罪状”。

比如这个匿名网友列出的:


1.小学时贪玩,母上大人回家发现我作业进展缓慢,揍我揍到屁股布满血点,一个毛孔一个紫点。好神奇啊,现在都不明白怎么做到的。


2.在外旅游撞坏了商家玻璃柜子,母上大人当众把我裤子脱下来证明孩子皮肤都没坏玻璃坏了肯定是巧合。那时小学一二年级吧。


3.三年级前没有穿过完整的内裤,用碎布头补得裆部有一寸厚。

大学前没用过卫生巾。

大学前没有洗面奶。


4.揍我的时候看到我担心得看着自己刚做的零钱盒,她于是“如我所愿”把它撕碎了。上面有一只我画得啄木鸟,特别漂亮我记得。


5.把我关在家里,擤鼻涕的方法和斤与公斤、栋与单元的区别是别的姐姐和家长教我的。


6.初中的时候打到我嘴出血,因为班主任说“你孩子跟男孩玩”,她骂我不知羞耻,后来知道班主任的意思是我性格偏男生,跟男生一起淘气,不是招惹男生。她跟我说对不起,我直视她的眼睛里面没有一点对不起的感情。


7.初中校演讲忘词,回家她说“你还有脸吃饭。”我爸此时对我的伤害也double,他就坐在旁边,没有安慰我也没有反驳我妈。对了,我小学起演讲给家长挣了不少光,她说“没有我你做不到。”


8.买最便宜的衣服给我穿,在青春期的初中我是唯一一个学习好但被欺负的孩子。校园霸凌那个问题里有句话说的好:别的孩子很容易能感觉到你有没有父母罩着。我跟她提过,她说是我的错。被欺负三年。噢,没有过一份零花钱,不敢跟同学出去玩,因为大家总会请吃碗米线吧,我没法回请,又不想蹭。


9.上面这两件事是转折点,后来我再也不参加演讲和比赛,内向沉默,直到今天我三十了,依然是不跟人来往的人,我习惯了。


10.一切需要交钱的集体活动她都不让我去,有次活动是班里学习好的孩子才能去的,去海边,他们回来我很想知道又不想问了。不过蜜月去海边了。


11.高中,那时候应该有轻度抑郁了,在周记本里写“我全身无力,做什么都提不劲,只能发呆。”班主任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12.大学是二本,可以争取个内招,我爸开门回来第一句话是:“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我一辈子没求过人。”


你们发现我爸的出镜次数很少吧,是的,他存在感极低。“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这句话每次都恶心到我。


13.班主任希望我复读,我还是报了离家最远的学校。


14.写毕业论文时我想要我妈给我买个电脑,她不同意,我退而求其次说租一个,她说比你更苦的孩子都有更好的成绩,你有什么资格要求买电脑。


15.工作了,领导晚上要我去KTV陪他哥们喝酒跳舞,我求我爸接个电话,说我不在。领导喝大了反而训了我爸,我爸吓到了,于是对我说:“我一辈子做人诚实、不能撒谎,这样我信誉何在,你必须去。”于是我去了,一年后辞职,他们恨铁不成钢。


16.找了个家里经商的男友,我爸说我们是教书的人家,跟商人不是一路,我不同意,分手。他说:“果然女孩要富养,小时候穷养你,现在看见有钱的就跑了。”这句伤害简直是暴击,我当时嘴唇都在发抖。


17.我爸有次突发温情:“养孩子虽然很辛苦,但还是能给父母带来很多乐趣的。”我受宠若惊,觉得自己得到爸爸的表扬了(他没表扬过我)几年后回过味来觉得特别屈辱。


(家庭背景:父母都是老师,家境小康。我妈一生辛苦,做很多家务,以至于她的存在价值就是“辛苦做家务”。我用了很久,才区分出“好妈妈、坏妈妈”,他们是“有知识没文化”的一类人,年少时经历过文革,骨子里自私自利,控制欲望极强。)


我宁愿他们是常见的坏父母,而不是这种“软刀子杀人”,我没处诉苦以至于自我怀疑多年的父母。

罗列出以上父母的“罪行”后,其他的知友纷纷回答,表示很不能接受。


后来这位知友给大家又做出了这样的回复:


“我以为自己的经历在众多遭遇童年创伤的孩子中算是普通,没想到对有些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可能我是久在其中不闻其臭吧。


我对“恶意”的定义是这样的:因为孩子弱小无法反抗,父母恃强凌弱,使用“超出正常惩罚范围”、并从中“获得快感”的行为和语言。


这时候的我妈就不是我妈了,是怪兽。比如4中撕碎我手作零钱罐的行为,零钱罐与我的错误行为无关,而那一刻我清楚地意识到这么做她很“爽”。那一刻的我也不是她女儿,我们不是母女的关系,是强对弱的掠夺关系。


这样的细节和感受遍布我的童年。

糟糕的童年很多人都有,受到行为明显的虐待的孩子可以获得周围人以及法律的同情和帮助。而像我们这样的孩子:父母给我们吃饱穿暖,督促我们的学习,看上去我们受到了“爱”的照顾,但作为“父母变身狼人”的孩子:“担惊受怕、皮肉之苦、自我怀疑、孤立无援”。


我不知道有多少像我这样的童年,实际情况像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庞大而沉默。


相信看完这个回答,很多会沉默,小宝也很赞同这位知友的看法。细想下来,自己的童年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事情。比如父母的恃强凌弱。很多父母觉得自己是父母,也有着孩子没有的经验和想法,所以一贯的做法是强加于孩子,甚至就没想弄清楚孩子真实的想法。父母的经验和想法在孩子的童年固然重要,但是方式方法用错了,很可能给孩子带来威胁成长的种种问题。每个人其实也是独立的个体,孩子更是弱势群体,如果真的想让孩子能快乐、健康地成长,父母们要时刻看清自己,了解孩子,并相互尊重和包容。


欢迎爸妈们点评分享...

您关注晚了吗?

2000G儿童绘本、动画、读物等电子资源免费领取!与爸妈们一起订阅,关注孩子的成长!看身边的育儿故事及小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