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爸爸眼中的新西兰教育:孩子不一样的起跑线,给孩子不慌不乱的童年
先请问家长朋友们几个问题:
你们家学生每天晚上写作业一般得写到几点?
个人保守估计,按小学生来说,九点有吧!
你们家学生报了几个学习班,比如钢琴书法主持人跳舞之类?
依然保守一点,两个有吧!
接下来请你们算一算,学生们每天被动的上课、上学习班,写作业的时间一共得有多长,每天属于自己主动快乐玩耍的时间还剩多长?
答案我就不估计了。
新西兰vs大中华教育:孩子不一样的起跑线
我已经大约感知到大家的反应了...是的,相当正常。
因为谁家的孩子都这样,因为这样看上去才正常;
因为不这样就好像是纨绔子弟不求上进没出息;
因为现在不这样,将来就一步撵不上十步赶不上;
因为不这样就考不了好分数从而不受老师待见进不了好学校考不了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嫁娶不到好人家……
三年前我也是这样。
三年后,我机缘巧合的见识了新西兰的小学生生活,这才发现,原来并不一定要这样,原来可以不这样,原来不这样依然没耽误长大以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光发热,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应有的人生价值。
不这样可以怎么样呢?
可以这样,比如说:
新西兰的小学是没有课本的;
新西兰的小学老师是一把抓的,通管所有学科。
所有学科包括数学,英语,歌舞,游戏,玩电脑,十点半早点,十二点午餐,一点半的下午点心;
新西兰的小学教室,类似于国内的幼儿园,打扮的花花绿绿,贴着同学们的大头照;教室里没有整整齐齐的课桌这一说,上课更多的时候是围绕着老师席地而坐;
新西兰的小学生意见是可以被接受的,比如全体同学表决以后,每天的手机平板就可以随身带(只是后来又被家长们否决了,不仅仅是中国家长哦)
。
至于作业呢,对照国内的标准来说,呵呵呵,可以忽略不计。
名言曰:有图才有真相。请看下图:
有兴趣的父母朋友不妨看图猜一把:这是啥?在浏览接下来的答案之前,有些会让人大跌眼镜。
都准备好了以后,请看正确答案——
这是新西兰某小学的一份作业。
这是新西兰某小学六年级,也就是小学最后一年的一份作业。
这是新西兰某小学六年级,也就是小学最后一年的,一整个周的作业。除了这两张纸以外,这个周没有其他的任何作业了。
答案的准确性是不容置疑的。因为作业的主人,就是我们家小美女,新西兰某小学六年级的一名普通学生。与国内横向对比的话,她的年龄在国内应该上四年级下学期。
实事求是的估计,一气呵成的写这么一份作业,她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平均到每一天的话,大约分派到作业上的时间,不到十分钟。而国内小学四年级的同学每天需要多长时间写作业呢?有一个词儿可以形容:你懂得!
●作业的第一部分与语言无关,纯粹的数学题。
我看了看,最难的一道题是81除以9。而国内四年级的学生做的数学作业什么样呢?请看下图:
显然已经是超过一百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了。
至于哪个好一点哪个不好,我不去评判。拍脑袋想当然地能够想到的是:以新西兰的小学数学水平,在国内是进不了好初中的。运用中国特色的办事方式挤进去的话,也是不会被班主任喜欢的。进不了好初中,意味着离好的高中也渐渐远了。远离了好的高中,不用等别人说,自我心理暗示已经偏向于与好的大学拜拜了。
而以国内的小学数学水平,在新西兰的小学甚至初中参加个数学竞赛的话,拿个冠军挣个第一大概跟玩儿似得了。只是用牺牲了玩耍的时间通过不断地加强训练、重复练习换来的第一,真得是我们为人父母者愿意看到的吗?
●作业的第二部分是一般性知识。
问题类似于这样:
新西兰的头头脑脑们叫什么名字啊?
下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什么时间,在哪儿召开呢?
绞尽脑汁想起来,好像国内只有高三的时事政治部分,会牵扯到相似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国内老师的淳淳教诲是干脆利落的:背过。而为了节省同学们的时间,老师指定是早就把经过讨论的标准答案给出来了。
2
鼓励孩子善用辅助学习的工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新西兰的小学生们接到的任务是这样的:自己动手丰衣煮食,自己的作业自己上网查去。这好像与国内家长们一听到学生上网就要头疼的现实又相去甚远了。
除了查有用的信息,一般的游戏也是被老师鼓励的,班级中通常也都有公用的平板电脑,校园的无线网络也是开通的。如此做作业的结果是,小学生也可以善于共享利用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之一——网络了。
也是,电脑手机平板网络等等,现在互联网时代,想避是避不开的,禁是禁不了的,孩子长大以后工作当中多多少少也都是要用到的。说到这里,觉得这方面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家长是不是还应该正确的引导一下呢?迅哥儿早就教导过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忽然想起国内见过的一幕: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太太,领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进了一家打印店。那时候我刚好在店里打印一点文件。老太太让老板帮忙从网上下载几张关于某个旅游景点的照片然后打印出来。老板利索的搜索出来,然后老太太转头请示小姑娘,行还是不行?小姑娘呢,貌似不满意,可是呢,不直接对老板发言,对着老太太哼哼哼哼。完了老太太翻译一遍。来回几个回合,才算搞定。
之后,老太太解释:这是老师要求的作业。不知道是要求孙女做,还是要求奶奶做?
新西兰的教育中,帮助孩子利用现在方便的工具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这点比国内只注重学习结果式的教育方法聪明多了!
3
新西兰起跑线vs大中华起跑线:经历了不同的起跑线,若干年后,孩子们竟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再回到作业这个话题。所谓的“起跑线”,能代表的首当是“作业”了。
其实作业,可以是学校的作业,可以是家长给孩子“作业”(甚至可以说是家长给的“任务”,寄托的“梦想”),但这里统一举例学生的学校布置的作业。
新西兰小学,作业的其他部分有一些简单的数学练习,一些简单的货币运算,类似于二十三块五毛的一半是多少钱等等。当然少不了的是,英语训练,对应于国内的语文。
小女是三年级下学期脱离祖国博大精深的教育体制转投新西兰小学的,记得那个时候的语文作业,已经开始包括写作文之类的了。看看新西兰小学六年级的家庭英语作业呢?我不得不,再次笑了。
我只能笑笑。
比如,下面呈现在眼前的,赫然只是类似于语文当中的这类题:
请在下面句子中分别填上缺的词,这些词是心爱,疼爱,或者喜爱。
这个例题,来自于国内小学二年级的语文家庭作业。
通过上面关于家庭作业的这一方面对比来看,国内的教育体制真是”迫不及待“的。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有意无意的给学生套上了一个匆匆忙忙的节奏,匆匆忙忙的挤好学校,匆匆忙忙地上课,匆匆忙忙地写作业,匆匆忙忙地进学习班,等等此类。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理由。简单来说,能够尽早学的,生添硬塞赶鸭子上架也得学。
而在南半球一个不到两个山东省那么大的岛国新西兰呢?恰恰相反,小学能不学的,都不学;作业能不要求的,都不要求;能让孩子们玩耍的时候,都不安排别的任务。
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为一个时间点来看,应聘同一工作的起早贪黑匆匆忙忙一路埋头苦读走过来的中国学生,没见得比吊儿郎当自自在在一打一玩儿耍着长起来的新西兰青年,拥有更多的优势。
倒而推之,大学阶段,出现在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地区的本地学生和国际留学生,也没出现谁比谁懂得更多的情况。这个时候有幸聚在一个班里的同学们,不约而同的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而那些被中国学生匆匆忙忙亟不可待学到的知识,新西兰学生是咋学的呢?
这个问题需要总观一下新西兰的大学前教育了。这儿的小学入学年龄比国内早一年,小学六年,初中两年,而高中呢?五年。小学的生活可以用中文词的自由散漫来形容,初中开始慢慢地学一点东西,进了高中才算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看上去他们只不过是晚学,他们早就输给了中国式的“起跑线”。
不过我还是很忧伤,国内的孩子,他们努力刻苦到最后,能确定把这些知识好好善用,能确定不还给当年谆谆教诲的老师们吗?这些知识,只是丰富了国内的应试教育法则,运气好的能帮助孩子实现某一目标的跨越.....可是,他们最终还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比如高大上的清华,万人瞩目的北大,世界级的哈佛....
新西兰的孩子,童年里,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日后发展提升的学习能力,自由自在,毫无拘束。
大中华的孩子,童年里,牺牲了快乐,收获了日后发展提升的学习成绩,压力重重,困境重重。
所以,我想如果新西兰小朋友了解中国语言的话,大概可以来这么一句了:懂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有什么了不起?先放你六年,到了大学开学,还不是跟我一样?而我拥有的肆意玩耍无忧无虑的童年,你有吗?
无言以对。
走过路过虽然难免错过,世间虽然没有后悔药,然而我还是想说: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想这样安排孩子的小学时光——
●作业咱是不敢动的。胳膊拧不过大腿,个人拧不过整个教育体制形成的巨大合力。
●至于学习班我就不在乎了,杀无赦,斩立决。
●学习能力很重要,会学习,能变通,比死读书轻松地多
●会玩的孩子,学习不一定会差
●多体验生活,学习独立生活,经历生活的磨练
●教孩子如何提高成绩,不如教孩子爱上学习
......
话到此处,实在想对依然被各种各样学习班补习班缠绕着的学子们来一句当头棒喝:呔——,没事记得玩会,现在不玩,更待何时!
延伸阅读(点击可阅读):
文章|作者/莲公子,择学堂原创文章,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关注了吗?
专注于孩子的成长!您身边的教育专家!2T+儿童绘本、动画、读物等电子资源免费领取!....(回复“领取目录”即可收到)